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真题版2012年04月自学考试00468《德育原理》历年真题

真题版2012年04月自学考试00468《德育原理》历年真题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答案请百度搜索自考一点通论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德育原理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建构德育知识体系B.分析德育现象
C.研究德育方法与原则D.揭示德育一般规律
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作者是【】
A.马卡连柯B.苏霍姆林斯基
C.杜德海姆D.柯尔伯格
3.采用实验法,集中研究模仿学习对儿童道德发展影响的教育家是【】
A.班杜拉B.杜德海姆
C.柯尔伯格D.杜威
4.德育的实质是【】
A.传道B.施教
C.育德D.授业
5.人的品德构成中处于基础性层次的品质是【】
A.道德品质B.政治品质
C.法纪品质D.思想品质
6.最早具有阶级性的德育是【】
A.原始社会的德育B.奴隶社会的德育
C.封建社会的德育D.资本主义社会的德育
7.关于现代德育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无阶级性B.结构封闭
C.方法单一D.功能全面
8.为人的品德发展提供生物前提的因素是【】
A.教育B.环境
C.遗传D.文化
9.对个体品德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实践活动B.学校德育
C.家庭熏陶D.遗传素质
10.德育的超前性反映的是【】
A.德育的继承性B.德育的相对独立性
C.德育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D.德育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11.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称为【】
A.德育措施B.德育方式
C.德育目标D.德育手段
12.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A.受教育者品德发展规律与教育者德育要求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自身认识与社会德育要求之间的矛盾
D.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现有水平与其理想品德之间的矛盾
1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所反映的品德要素是【】
A.品德意志B.品德情感
C.品德行为D.品德认识
14.关于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德育规律是德育原则的反映
B.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是一一对应关系
C.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之间没有对应关系
D.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可能是多对一、一对多的关系
15.形象感染法的主要功能是【】
A.提高品德认识B.陶冶品德情感
C.磨砺品德意志D.培养品德习惯
16.学校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班团队活动B.品德课
C.各科教学D.课外活动
17.有效进行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形成班级的领导核心B.确定严格的班级纪律
C.提出班集体的奋斗目标D.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18.关于品德修养说法正确的是【】
A.品德修养不包括政治修养B.品德修养与德育同义
C.品德修养与自我德育同义D.品德修养不包括法律修养
19.依据德育目标和内容要求的预定标准进行相应等级评定,这种评定是【】
A.绝对评定B.相对评定
C.单项性评定D.全面性评定
20.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不知不觉地受到德育影响。

这种现象说明社会德育具有【】
A.组织性B.目的性
C.计划性D.隐形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1.政治经济制度对德育的制约作用。

22.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23.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原则。

24.德育工作者劳动的意义。

25.组织开展德育活动的基本要求。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联系实际谈谈德育与儿童品德发展年龄特征的关系。

27.联系实际谈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的涵义及其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28.请运用有关德育原理,分析下列案例中教育成功的原因。

寒假开学,某小学一(8)班转来了一位叫刘鑫的新同学。

客观地讲,刘鑫有不少不良表现,比如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善于与同学交往,对班级生活也不太关心等。

但班主任王老师没有把他当作一个包袱,而是以此为契机,把欢迎新同学的加入,变成了引导全班同学关爱他人,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教育机会。

王老师首先把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分别为刘鑫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提供帮助;其次,她非常注意发现刘鑫身上的优点,及时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出表扬;再次,还有意为刘鑫分配了一个班级责任岗,让他在班级角色承担中尽快形成主人翁意识。

在王老师带动下,全班营造出了鼓励刘鑫、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刘鑫进步明显,很快爱上了自己的新班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