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脱硫吸收塔除雾器性能特性参数分析

脱硫吸收塔除雾器性能特性参数分析

脱硫吸收塔除雾器性能特性参数分析
(2)除雾器临界烟气流速
在随一烟脱定气硫烟流速速吸范增收围大塔内而除,提雾除高器雾,器但的对当性液烟能滴气特分流性离速参能超力过数分析
一定流速后除雾能力下降,这一临界烟气流 速称为除雾器临界烟气流速。临界点的出现, 是由于产生了雾沫的二次夹带所致,即分离 下来的雾沫,再次被气流带走,其原因大致 是:①撞在叶片上的液滴由于自身动量过大 而破裂、飞溅;②气流冲刷叶片表面上的液 膜,将其卷起、带走。因此,为达到一定的 除高雾速效度果不,能。必超须过控临制界流气速速在;一最合低适速范度围要:确最保 能达到所要求的最低除雾效率。
脱硫吸收塔除雾器性能特性参数分析
脱硫吸收塔除雾器的性能特性参数分析
通常,除雾器多设在吸收塔的顶部。若吸收塔 出口不设置除雾器,这不仅造成SO2的二次污 染,同时对烟囱的腐蚀也相当严重。所以在脱 硫塔顶部净化后烟气的出口应设有除雾器,通 常为二级除雾器,安装在塔的圆筒顶部或塔出 口的弯道后的平直烟道上。后者允许烟气流速 高于前者。对于除雾器应设置冲洗水,间歇冲 洗除雾器。净化除雾后烟气中残余的水分一般 不得超过100mg/m3,更不允许超过 200mg/m3,否则含沾污和腐蚀GGH、烟道
脱硫吸收塔除雾器性能特性参数分析
对的于参脱脱数硫硫主吸来要收说是塔,除除目雾雾前后器用烟的于气性衡中能量的特除雾性雾滴参性含数能量分。析 一般要求,通过除雾器后雾滴含量一个 冲洗周期内的平均值小于75mg/Nm3。 该处的雾滴是指雾滴粒径大于15μm的 雾滴,烟气为标准干烟气。其取样距离 为离除雾器距离1-2m的范围内。 目前国内尚。 无脱硫系统除雾器性能测试 标准,连州电厂根据美国AE公司提供的 资料采用以下方法:
脱硫吸收塔除雾器的性能特性参数分析
湿法吸收塔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粒径为10~60um的 “雾”。“雾”不仅含有水分,它还溶有硫酸、硫酸 盐、SO2等,如不妥善解决,任何进入烟囱的“雾”, 实际就是把SO2排放到大气中,同时也造成风机的严重 腐蚀。因此,工艺上对吸收设备提出除雾的要求。被 净化的气体在离开吸收塔之前要进行除雾。
脱硫吸收塔除雾器性能特性参数分析
I在除雾器出口烟道上用烟气采样仪采 集烟脱气硫,记吸录收采塔样除时雾间器,的同性步能测特量性烟参气数流分析 速、标准干烟气量、烟温、烟气含湿量、 烟气含氧量等。 II在除雾器出口,用带加热采样管和尘分 离器的标准除尘设备对气体进行等速采 样。采样体积为5m3,采样后用超纯水 对采样管和采样设备进行反复冲洗,洗 液倒入25。0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后用 EDTA法测定Mg2 含量。
脱硫吸收塔除雾器性能特性参数分析
3除雾器的主要设计参数
(通1)过烟脱除气硫雾流器吸速断收面塔的除烟雾气器流速的过性高能或特过性低参都不数分析
利于除雾器的正常运行,烟气流速过高易造 成烟气二次带水,从而降低除雾效率,同时 流速高系统阻力大,能耗高。通过除雾器断 面的流速过低,不利于气液分离,同样不利 于提高除雾效率。此外设计的流速低,吸收 塔断面尺寸就会加大,投资也随之增加。设 计烟气流速应接近于临界流速。根据不同除 雾器叶片结。构及布置形式,设计流速一般选 定在3.5~5.5m/s之间。
脱硫吸收塔除雾器性能特性参数分析
脱硫吸收塔除雾器的性能特性参数分析
III用稀释的高氯酸和超纯水对采样后的微纤维过滤器进 行反复冲洗,洗液用慢速厚型定性层析滤纸过滤到 250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后用EDTA法测定Mg2 含量。 另取1个新的微纤维过滤器作空白样。 IV用烟尘采样仪测定吸收塔进口烟尘浓度,然后计算除 雾器出口液滴质量浓度。

脱硫吸收塔除雾器性能特性参数分析
(2)压力降
压力脱降硫指烟吸气收通塔过除除雾雾器器通的道性时能所特产性生参的压数分析
力损失,系统压力降越大,能耗就越高。除 雾系统压降的大小主要与烟气流速、叶片结 构、叶片间距及烟气带水负荷等因素有关。 当除雾器叶片上结垢严重时系统压力降会明 显提高,所以通过监测压力降的变化有助把 握系统的状行状态,及பைடு நூலகம்发现问题,并进行 处理。 湿法脱硫系。统除雾器的压力降一般要求小于 200Pa。
脱硫吸收塔除雾器性能特性参数分析
脱硫吸收塔除雾器的性能特性参数分析
(2)除雾器叶片间距 叶片间距的大小,对除雾器除雾效率有很大影响。随着 叶片间距的增大除雾效率降低。板间距离的增大,使得 颗粒在通道中的流通面积变大,同时气流的速度方向变 化趋于平缓,而使得颗粒对气流的跟随性更好,易于随 着气流流出叶片通道而不被捕集,因此除雾效率降低。 除稳雾定器运叶行片至。间关距重的要选。取叶对片保间证距除大雾,效除率雾,效维率持低除,雾烟系气统带 水严重,易造成风机故障,导致整个系统非正常停运。 叶片间距选取过小,除加大能耗外,冲洗的效果也有所 下降,叶片上易结垢、堵塞,最终也会造成系统停运。 叶片间距根据系统烟气特征(流速、SO2含量、带水负荷、 粉尘浓度等)、吸收剂利用率、叶片结构等综合因素进行 选取。叶片间距一般设计在20~95mm。目前脱硫系统中 最常用的除雾器叶片间距大多在30~50mm。
脱硫吸收塔除雾器性能特性参数分析
2除雾器的特性参数
(1)除脱雾硫器吸临界收分塔离除粒雾径器dc的r 性能特性参数分析
波形板除雾器利用液滴的惯性力进行分离, 在一定的气流流速下,粒径大的液滴惯性力 大,易于分离,当液滴粒径小到一定程度时, 除雾器对液滴失去了分离能力。除雾器临界 分离粒径是指除雾器在一定气流流速下能被 完全分离的最小液滴粒径。除雾器临界分离 粒径越小,表示除雾器除雾能力越强。 应用于湿法。脱硫系统屋脊式除雾器,其除雾 器临界分离粒径在20-30μm。
和风机。 脱硫吸收塔除雾器性能特性参数分析
1(1主)除脱要雾硫性性吸能能收参塔数除雾器的性能特性参数分析 除雾性能可用除雾效率来表示。除雾效 率指除雾器在单位时间内捕集到的液滴 质量与进入除雾器液滴质量的比值。除 雾效率是考核除雾器性能的关键指标。 影响除雾效率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 烟气流速、通过除雾器断面气流分布的 均匀性、叶片结构、叶片之间的距离及 除雾器布置。 形式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