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结果:没有引起接触致敏的迹象。
“低敏性”术语的使用
本产品经人体皮肤重复过敏实验(即Draize测试:本实验 将样品重复应用于200个健康自愿者,先经过2~3周的诱导, 然后2周的修整期,最后挑战期再粘贴测试)
临床结果:没有引起接触致敏的迹象。
临床结果证实:产品对普通人群无过敏现象, 谨使用“低敏性”描述。
4、 21天人体皮肤累积刺激实验
目的:预测材料长期使用时导致人体皮肤刺激的潜在性危险 参考文献:Draize:Appraisal of the Safety of Chemicals in Food,
Drugs and Cosmetics (1965). Published by the Editorial Committee of the Association of Food and Drug Officials of the United Stated.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编辑委员会出版。 试验对象:20人左右 试验方法:每天贴23h,移除1h后观察皮肤状况,同一部位,
皮肤反应评分
皮肤反应评分记录 红斑和焦痂形成
无红斑 极轻微红斑(勉强可见) 红斑清晰 中度红斑 水肿形成 无水肿 极轻微水肿(勉强可见) 水肿清晰(肿起,不超出区域边缘) 中度水肿(肿起约1mm)
记分
0 1 2 3
0 1 2 3
3、人体皮肤重复致敏斑贴实验 (Draize测试)
目的:评价对人体皮肤产生致敏反应的潜在性 参考文献:Draize:Appraisal of the Safety of
自锁器性能指标 灭菌性: 过敏性: 弯曲度: 拉伸断裂强度: 摆锤冲击强度:
环氧乙烷 无过敏 可沿皮肤表面弯曲
> 33.3 MPa 不破裂
立辰®无针缝合器简介
立辰®无针缝合器,是四出品 的,用于无创缝合皮肤伤口的新型手术缝合器具。
无针缝合器由固定在伤口两侧皮肤的高强度、微孔透气、 低过敏医用胶粘带和连接两侧胶粘带的自锁器组成。自锁器 由两侧基带、锁扣、棘条、棘齿等部件组成。通过调节缝合 棘条的长短,提供闭合伤口所需适宜的缝合张力,促进伤口 自然愈合。
同一测试材料,累积21天
结果:胶粘剂材料的反应稳定;
这些测试符合FDA颁布的ISO10993第一部分“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估” 所有实验室测试都符合FDA的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1978)。
物理及化学性能
1.对皮肤的粘性
目的:检测胶带对皮肤的粘着性、胶带移除的难易和粘胶残留 试验对象:6~12人 方法:贴在背部,测试粘贴不同时间后的剥离强度,观察残胶
短期: 0h,4h,24h 长期: 0h,24h,48h,72h
2.粘接力(180°剥离强度) (765 g/25毫米宽)
胶带 测试钢板
3.拉伸强度
(6.6 kg/25毫米)
测试钢板 胶带
负重
4. 湿气透过率(MVTR)
MVTR是在给定时间透过材料的湿气 量。它包括穿过孔隙的湿气和通过材 料无孔部分渗透或扩散的湿气。该湿 气量表示材料贴在皮肤上的舒适度以 及长期可贴性。这些湿气来源于诸如 汗水、湿润性伤口等。
中度
2.9~4.0
重度
>4.0
极度
2.原发性皮肤刺激
试验目的:评价材料引起皮肤刺激反应的潜在性 测试依据:ISO 10993-10:199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致敏试验 试验对象:白化兔 试验方法:动物背部脊柱两侧去毛,25mm×25mm的试样
贴敷并用纱布包扎固定至少4h,移除试样后1h、 24h、48h、72h观察皮肤反应。
产品结构图
缝合器工作原理
三级力学杠杆传递:点-线-面
胶带材料:3M胶带
一、胶粘带性能
胶带材料:美国 3M 公司特制 技术要求:高粘着力、微孔透气、低过敏 功 能:将缝合张力均匀分散至皮肤表面
胶粘带技术指标: 灭菌性: 过敏性: 皮肤接触性: 舒适性: 湿气透过率: 孔隙率:
环氧乙烷 低过敏 长期接触 高 4200 g/m2/24h 150 s/100cm3/in2
MVTR表示24小时透过已知面积试样所 损失的湿气质量,单位(g/m2/24h)。 MVTR越高意味着透过的湿气质量越大。
(4200 gms/m /24 hrs)
伤口锁合器
工作原理与性能
工作原理:棘轮工作原理(仅允许棘条单方向滑过棘齿) 材料要求:高强度、高韧性的高分子聚合物
(如:PA6、PA66、PA1010等) 性能要求:精密注塑、能轻松调节并能自动锁定缝合张力 功能作用:产生缝合张力、并向两侧3M胶粘带均匀传递
Chemicalsin Food, Drugs and Cosmetics (1965). Published by the Editorial Committee of the Association of Food and Drug Officials of the United Stated.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编辑委员会出版。 试验对象:100~200人 诱导期:胶带贴于人体背部,24h后揭除,观察刚揭除试 样时的皮肤状况以及24h后的状况,持续3周。 激发期:诱导期结束后2周,试样贴于其它不同于诱导期 时的新部位24h,胶带移除48h、96h后评价皮肤状况。
二、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测试
1.细胞毒性
试验目的:评价材料或其提取成分对细胞的影响
(生长、代谢、损伤、死亡)
测试依据:ISO10993-5:199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5部分:细胞毒性试验;体外法
测试方法:琼脂覆盖法
细胞毒性数据
定性评价
0.0
无细胞毒性
0.1~0.9
最小
1.0~1.8
轻微
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