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一)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基本逻辑门电路进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2、通过实验,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二、实验原理
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所谓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即通过分析电路,说明电路的逻辑。
通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从电路的输入到输出,根据逻辑符号的功能逐级列出逻辑函数表达式,最好得到表示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的逻辑函数式。
然后利用卡诺图或公式化简法将得到的函数化简或变换,是逻辑关系简单明了。
为了使电路的逻辑功能更加直观,有时还可以把逻辑函数式转化为真值表的形式。
2.逻辑组合电路的设计:
根据给出的实际逻辑问题,求出实现这一逻辑功能的最简单电路,陈伟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3、 SSI设计:设计步骤如下:
①逻辑抽象;分析时间的因果关系,确定输入和输出变量。
②定义逻辑状态的含义:以二值逻辑0、1表示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
③根据给定的因果关系列出逻辑真值表;
④写出逻辑表达式,利用化简方法进行化简,根据选定器件进行适当转换。
⑤根据化简、变换后的逻辑表达式,画出逻辑电路的连接图。
⑥实验仿真,结果验证。
三、实验仪器
1、多功能电路实验箱1台
2、数字万用表1台
四、实验内容
1、联锁器电路分析:
所谓联锁器即为电子锁,电路如图2所示,其输入为S1,S2,S3开关,报警和解锁输出分别为F1,F1.其中S1,S2,S3为单刀双掷开关,根据拨动可分别置”1”或”0”.当F1=”1”,表示不报警,否则报警。
当F2=”1”,表示解锁,否则闭锁。
现要求:
(1)当连联锁器处于初始状态(S1=S2=S3=1), 则F1=1,F2=0,即闭锁不报警;
(2)试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电路,找出解锁并不报警的开关顺序。
2、用SSI设计组合电路:
(4)设计5421BCD码转换为8421BCD码(用双输入端与非门实现)。
8421BCD码5421BCD码B3 B2 B1 B0 D3 D2 D1 D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1 0 0 0 1 0
0 0 1 1 0 0 1 1
0 1 0 0 0 1 0 0
0 1 0 1 0 1 0 1
0 1 1 0 0 1 1 0
0 1 1 1 0 1 1 1
1 0 0 0 1 0 1 1
1 0 0 1 1 1 0 0 (6)、设A、B、C、D代表四位二进制变量,函数X=8A-4B+2C+D,试设计一个组合逻辑电路,判断当函数值介于4<X<15时,输出变量Y为“1”,否则为“0”。
五、实验数据处理
1.根据电路图作出如下真值表:
S1(闭合1)S2(闭合1)S3(闭合1)F1(不报警1)F2(解锁1)
0 0 0 1 1
0 0 1 1 0
0 1 0 0 0
0 1 1 1 0
1 0 0 0 0
1 0 1 0 0
1 1 0 0 0
1 1 1 1 0
根据真值表可以得出当连联锁器处于初始状态(S1=S2=S3=1)时,依次关闭开关S1、S2、S3,电路最终能够解锁,且在拨动过程中不会产生报警。
2.(4)根据逻辑关系,由卡诺图可得:
B3=D3, B2=D2D3, B1=D1D2, B0=D0D2+D2D3=D2(D0’D3’)’
作出电路设计如图:
电路搭接完成后,特别检查有变化的,输入1011得到1000,输入1100得到1001,符合要求。
(6)
A、B、C、D真值表
A B C D 函数值X Y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1 0 2 0
0 0 1 1 3 0
0 1 0 0 -4 0
0 1 0 1 -3 0
0 1 1 0 -2 0
0 1 1 1 -1 0
1 0 0 0 8 1
1 0 0 1 9 1
1 0 1 0 10 1
1 0 1 1 11 1
1 1 0 0 4 0
1 1 0 1 5 1
1 1 1 0 6 1
1 1 1 1 7 1
由真值表得到表达式Y=AB’+AC+AD=A(BC’D’)’,因此设计电路如图:
电路搭接完,检查几种情况,均满足真值表。
六、实验小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了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由于学习过真值表和卡诺图的使用方法,整个实验的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
实验一开始时电路输出端的灯并没有发光,最后发现原因是因为记错管脚导致搭接错误,重新接电路后就成功了,今后的实验一定要牢记管脚位置,不再犯这种小错误。
之后的步骤都严格按照电路图,实验结果也都符合预习报告上的真值表。
这说明了预习实验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之前的预习,才能够对实验的内容及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