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快乐读书漫谈》
为什么读书
觉察——回到存在本身——真正的好书都藏有实修秘籍
大多数的无明都是所知障。 儒释道都有修行的方法,中国的经典难读的不在文字,而在于不实操,不知道那些话有什么意义。 中国学问是实操性,而非哲学化的。庄周的内在逻辑是服务于生命,不是服务于神,也不是服务于思维。 或者说,对于中国的圣人来说,生命就是最大的神。 训练心猿意马,提升生命的神性。亦即天人合一。
1、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捡,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2、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 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读书只要解心。心明白,书自然融会。若心上不通,只要书上文义通,却自生意见。
自在——成为有趣的人——在好奇与理解中会产生创造
读了让自己快乐的书,自然会成为有趣的人。 信息爆炸和知识渠道的增多带了更多的焦虑,带着恐惧与盲从去阅读是对创造力与自我的丧失。 再有学问都很无聊。以读书有没有让自己更自在为标准,来检查有没有读进去。越读越脾气大, 生活别扭,内心焦虑,建议去种种田,养养猫,谈谈恋爱,和他人以及大自然学习一下。 真自在了,读不读书都可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快乐读书漫谈
读与书
·读书这件事,除了所读到的书,培养一种“读”的态度更为重要。这 个态度可以应用于天地万物,应用于自己。
·读的态度,需要我们真诚,又需要我们警觉,需要我们带着信任又 不停止质疑。是打开心扉去追寻真相,愿意为理解付出努力的行动。
·读书让人了解世界,又与世界保持距离。融合了独立性和连结感, 对于生命是很重要的。
服务——以存在的方式服务——你是谁决定你做什么
真正的影响力是基于存在状态,而非命令和强制。 道和教育的曾老师见到陶老师之后:我感受到了,是这样的。 存在不需要解释,而解释常常制造假象。
读什么书
选书的步骤: 以问题为坐标,从一本书契入感兴趣的领域 在一个领域下相对成体系的功夫,读点有挑战的书 在下功夫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拓展新领域
到另一滴水,立刻融为一体一样。真正存留下的只有生命状态。 3、莫对知识贪心。贪食的人往往食不知味,贪图知识的人常常难得圣贤真
传。 4、文逸真人:工巧文章与辞赋,多能碍却修行路。时刻记住,抬眼望生命
的辽阔并深耕自心。
让我们聊聊天吧
祝大家读出轻快洒脱的人生境界!
·真诚的去读一个人,会发现一切人都是爱人。在平和又富有好奇心 的了解过程中,真正的理解终有一天会发生,这个发生会带来慈悲, 带来幽默感,于是有了去爱的空间。
·为什么读书 ·读什么书 ·怎么读书 ·阅读之外的功夫
为什么读书
快乐——从欢喜自得开始——求知是本性亦是娱乐
快乐是一种能力,需要有面对真实的勇气,需要有容纳不同的雅量,需要有喜欢自己的松弛。 孔颜之乐:师天地,心广大。致中和,顺自然。与天地万物同体,而自得其乐,各得其所。 君子之学,以润身为本,其治人应物皆余事也。——邵雍 常快活,便是功夫!——王阳明 高级的快乐是长效的,而非短期满足。
4、凡饮食只是要养我身,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积在肚里,便成痞了,如何长得肌肤? 后世学者博闻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之病也。
5、一友问:“读书不记得,如何?”先生曰:“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
阅读之外的功夫
1、文化是活的,书本不过是对体验的注解。(玛雅文化阅读与体验) 2、读书帮助我们贯通,长久的阅读一定会带来圆融,如荷叶上的一滴水遇
选书的标准: 选书和恋爱一样,要有乍见之欢,亦要能久处不厌,
能玩到一起,还能甘苦与共。
怎么读书
·分阶段:在儿童时先培育“读”的态度,少年时发现生命的志向与兴趣,
长大后建立思考的体系并时时破坏它,不论如何总要实践在生活中。
·坚持读:变成自己的主要休闲保健项目。成为生命的避难所、补给站
、游乐场、魔法密室、修行道场。
·花样读:听书(线上读给大家听)、画书(易经初解)、做笔记(经
典重读,有的书读薄,有的书读厚)、找同伴(每日分享好句子,好友 与伴侣)、订计划(一周只修炼一件事)。
·反复读:让经典成为武林秘籍,时时拿来练功。第一次读到,与第一
次懂得之间的时空距离。
·体系读:读一个学科的历史,读一个诗人的编年史
传习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