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脑脊液常规检查简易操作程序

3脑脊液常规检查简易操作程序

脑脊液常规检查简易操作程序
一、一般性状检查
观察颜色、透明度、有无凝块,可记录为水样透明、白雾状浑浊、微黄浑浊、绿黄浑浊、灰白浑浊等。

二、潘氏(Pandy)球蛋白定性试验
取5%苯酚溶液2—3m1,置于小试管内,用毛细滴管滴入脑脊液l一2滴,衬以黑背景,立即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
阴性:清晰透明,不显雾状。

极弱阳性(土):微呈白雾状,在黑色背景下,才能看到。

弱阳性(十):灰白色云雾状。

阳性(2十):白色浑浊。

强阳性(3十):白色浓絮状沉淀。

最强阳性(4十):白色凝块。

三、细胞计数
(一)、细胞总数
1、对澄清的脑脊液可混匀后用滴管直接滴入计数池,计数10个大方格内红、
白细胞数,其总和即为每μl的细胞数。

再换算成每升脑脊液中的细胞
数。

如细胞较多,可计数一大格内的细胞×10,即得每μl脑脊液中细胞总数。

如用升表示,则再乘以106。

2、浑浊或带血的脑脊液可用血红蛋白吸管吸取混匀的脑脊液20μl,加入含
红细胞稀释液0.38m1的小试管内,混匀后滴入计数池内,用低倍镜计数4个大方格中的细胞总数,乘以50,即为每μl脑脊液的细胞总数。

(二)、白细胞数
1、非血性标本:
小试管内放入冰乙酸1—2滴,转动试管,使内壁沾有冰乙酸后倾去之,然后滴加混匀的脑脊液3—4滴,数分钟后,混匀充入计数池,按细胞总数操作中的红、白细胞计数法计数。

2、血性标本:
将混匀的脑脊液用1%冰乙酸溶液稀释后进行计数。

为剔除因出血而来的白细胞数,用下式进行校正:
每μl脑脊液内白细胞校正数=每μl脑脊液内白细胞未校正数
每μl脑脊液内内红细胞数×每μl血液内白细胞
- ──────────────────────
每μl血液内红细胞
(三)、细胞分类
在高倍镜下根据细其胞核的形态分别计数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和多核细胞,计算出百分率。

如直接分类不易区分细胞,可将脑脊液离心沉淀,取沉淀物2滴,加正常血清l滴,推片制成均匀薄膜,置室温或37℃温箱内待干,进行瑞氏染色后用油镜分类。

四、三大染色
(一)、革兰氏染色
1、将脑脊液立即离心沉淀,取沉淀物涂片2张。

2、涂片应在室温中,或置37℃温箱中干燥,用火焰固定。

3、加结晶紫染1min,清水冲去染液,倒去玻片上水。

4、加碘液染1min,水冲。

5、加脱色液(75%乙醇),不时摇动10~30s,至无紫色脱落为止,水洗。

6、加复染液,染30s,水洗。

干后镜检。

7、报告:涂片找到“革兰氏阴(阳)性细菌”,或未见革兰氏细菌。

(二)、抗酸染色
石炭酸复红染色法:
1、涂片经火焰固定后,加石炭酸复红溶液,徐徐加热至有蒸气出现,切不可
沸腾。

染色5min,冷却后水洗。

2、加脱色剂,不时摇动玻片至无红色脱落为止,水洗。

3、加复染液,染0.5~1min,水洗。

4、干后镜检。

分枝杆菌呈红色,背景为蓝色。

金永染色法:
1、涂片固定后加第1液5~10min,不必加热。

2、弃去第1液后水洗,加第2液(脱色液)脱色至无红色脱落为止,水洗。

3、加第3液(复染液)复染30s,水洗,待干,油镜镜检。

抗酸菌染成红色,
非抗酸菌及细胞染成谈蓝色。

单张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较低,但如果检查涂片增至4张,阳性率可达80%以上。

报告:涂片发现“抗酸杆菌”或“未见抗酸杆菌”。

(三)、墨汁染色-真菌检查-新形隐球菌检查
1、取脑脊液,以2000r/min离心10min,以沉淀物作涂片,加优质经过滤的
细墨汁l滴,混合,加盖玻片检查。

2、先用低倍镜检查,如发现在黑色背景中有圆形透光小点,中间有一细胞大
小的圆形物质,即用高倍镜仔细观察结构,新形隐球菌直径5—20μm,可见明显的厚膜,并有出芽的球形孢子。

每次镜检用空白墨水滴作为对照,以防墨汁污染。

3、报告:涂片发现“新形隐球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