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度反思(郑维彬)

深度反思(郑维彬)

1. 教学例1,掌握把除数变成整数的方法
(1)出示主题图,根据已知条件列式12.8÷1.6=
(2)区别12.8÷1.6和前面所学习除法算式的不同(除数是小数)
(3)独立尝试完成
预设一:我把12.8元化成128角,把1.6元化成16角,用128÷16。我就会做了。
预设二:我用商不变的规律,把12.8和1.6都同时扩大10倍,变成128÷16,我就会做了。
北碚区东阳小学校小课题研究暨教学深度反思表
教师
郑维彬
时间
2014.10.21
学科
数学
题目
除数是小数Leabharlann 除法研究内容(教学中遇到的生成问题。)
除数变整数后被除数小数点该怎么办?有什么依据?这时候商的小数点位置如何?
预设
(教案中是如何设计的?)
1、复习引入2、自主探究3、小结方法4、练习应用
研究过程
(教学片段实录,当时是怎样处理的?说说理由。效果怎样?)
成果推广
(成功或失败之处在哪里?)
现代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孩子为学习的主体,但是不能忽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孩子们对新知识的建构是需要不断练习、刺激才能形成,而不是一味的放手,仅在课堂40分钟内要孩子掌握好知识点,必须是老师和学生不断的互动,主体和主导的科学的配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制表:北碚区东阳小学教科室
这个过程孩子们实现通过前置性学习,多数孩子都能理解并且完成。
2.教学例2,掌握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不同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1)出示0.988÷0.38,怎样转化呢?
(2)同桌交流,全班汇报。(体现孩子自主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特点)
预设一:0.988÷0.38=(0.988×1000)÷(0.38×1000)=988÷380
扩扩
大大
100100
倍倍
38 )98.8
(5)试一试:7.67÷0.59 8.32÷3.2
指名学生说说应该转化成几除以几。
(6)引导学生小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这个过程中老师肯定了孩子出现的两种方法,并且对两种方法进行了优化,一般只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可以了,但是没有强调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变化,以为学生已经有商不变的性质知识作为基础,被除数的小数点孩子们应该知道该怎么办。结果在练习的时候,孩子们就出现两种错误的方法:1、商的小数点位置还在原来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上;2、商都没有小数点了。老师感到了困惑,当老师再次强调的时候,孩子们纠正起来很困难了。
预设二:0.988÷0.3(0.988×100)÷(0.38×100)=98.8÷38
(3)优化算法:后一种计算简便些,因为后一种计算的除数小些。所以我们在计算小数除法时,一般使除数变成整数就行了。
(4)引导思考:这样的计算过程在竖式上怎样表示呢?教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在竖式上的转化过程。
0.38)0.988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已学知识巩固)
9.6÷836.8÷16
2、在视频展示台上出示下表。(本节课教学类容的理论依据)
被除数
15
150
1500
除数
5
50
500

要求学生先填表,再说一说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用同学们掌握的这些知识继续研究小数除法。
二、探究新知,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理论依据
(课后查阅相关理论摘录。)
本节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方法经验,并充分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大胆放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把除数是小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来进行计算,并探讨出除数是小数除法的基本方法。
改进措施
(现在你认为怎样处理会更好?)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意了以学生为课堂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会做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商不变的规律)来探究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但是忽略了孩子们在移动小数点位置时的具体探讨,过度的放开了孩子的思维,老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除数变成整数后,被除数的小数点该怎么移动?移动多少位?进行仔细的指导,并强化这方面的训练,如对口令、开火车等多种形式,那么孩子们在练习的时候就不会拿不定注意,甚至找不到方向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