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盾构选型

盾构选型


㈠土压平衡盾构
土压平衡盾构主要适用于粉土、粉质黏土、淤泥质粉 土、粉砂层等黏稠土壤的施工,在黏性土层中掘进时,由 刀盘切削下来的土体进入土仓后由螺旋输送机输出,在螺 旋输送机内形成压力梯降,保持土仓压力稳定,使开挖面 土层处于稳定。盾构向前推进的同时,螺旋输送机排土, 使排土量等于开挖量,即可使开挖面的地层始终保持稳定。 排土量通过调节螺旋输送机的转速和出土闸门的开度予以 控制。 当含沙量超过某一限度时,泥土的流塑性明显变差, 土仓内土体因固结作用而被压密,导致渣土难以排送需向 土体内注入水、泡沫、泥浆等材料,以改善土体流塑性。 在砂性土层中施工时,由于砂性土流动性差,砂土摩擦性 大、渗透系数高、地下水丰富等原因,图仓内压力不易稳 定,须进行渣土改良。
根据以上的原理,土压平衡盾构主要分为两种:一种 是适用于含水量和粒度组成比较适中,开挖面土砂可直接 流入土仓及螺旋输送机内,从而维持开挖面稳定的土压式 盾构;另一种是对应于沙砾含量较多而不具有流动性的土 质,需通过水、泡沫、泥浆等添加材料使泥土压力可以很 好的传递到开挖面的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 土压平衡盾构根据土压力的状况进行开挖和推进,通过 检查土仓压力不但可以控制开挖面的稳定性,还可以减少 对周围地基的影响。土压平衡盾构一般不需要实施辅助方 法。
4)盾构选型时必须考虑的特殊因素
在实际实施盾构选型时,还需解决理论的合理性与实际 的可能性之间的矛盾。必须考虑环保、地质和安全因素。 ①环保因素 对泥水盾构而言,虽然经过过筛、旋流、沉淀等程序, 可以将弃土浆液中的一些粗颗粒分离出来,并通过汽车等 工具运输弃渣,但泥浆中的悬浮或半悬浮状态的细土颗粒 仍不能完全分离出来,而这些物质又不能随意处理,就形 成了使用泥水盾构的一大困难。 要将弃土泥浆处理成可以作为固体物料运输的程度也是 可以实现的,但是做到这点会出现以下问题:
盾构选型时,应根据以上原则,对盾构的形式和主要 技术参数进行研究分析,以确保盾构法施工的安全和可靠, 选择最佳的盾构施工方法和最适宜的盾构。盾构选型是盾 构法施工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盾构隧道的施工安全、施 工质量、施工工艺及施工成本,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 对盾构的选型工作应非常慎重。
(二)盾构选型的依据
盾构选型时主要遵循一下原则: ①应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有较强的适应性,首先要满足施 工安全的要求; ②安全适应性、技术先进性与经济性相统一,在安全可靠的 情况下,考虑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 ③满足隧道外径、长度、埋深、施工场地、周围环境等条件; ④满足安全、质量、工期、造价及环保要求; ⑤后配套设备的能力与主机配套,满足生产能力与主机掘进 速度相匹配,同时具有施工安全、结构简单、布置合理和 易于维护保养的特点; ⑥盾构制造商的知名度、业绩、信誉和技术服务。
(二)盾构选型的主要方法
1)根据底层的渗透系数进行选型 地层渗透系数对于盾构的选型是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通常当地层的 渗透系数小于 107 m/s时,可以选 用土压平衡盾构;当地层的渗透系 数在107 ~ 104 m/s之间时,即可以 选用土压平衡盾构也可以选用泥水 式盾构;当地层的渗水系数大于104 m/s时,宜选用泥水盾构。根据地 层渗透系数与盾构类型的关系,若 地层以各种级配富水的沙层、沙砾 层为主时,宜选用泥水盾构;其他 地层宜选用土压平衡盾构,如右图 所示。
③安全因素
从保持工作面的稳定、控制地面沉降的角度来看,当隧 道断面较大时,使用泥水盾构要比使用土压平衡盾构的效 果好一些,特别是在河湖等水体下、在密集的建筑物与构 筑物下及上软下硬的地层中施工时。
四、盾构形式的选择
在选择盾构形式时,最重要的是要以保 持开挖面稳定为基点进行选择。为了选择 合适的盾构形式,除对土质条件、地下水 进行调查以外,还要对用地环境、竖井周 围环境、安全性、经济性进行充分考虑。 下面就对各种不同的盾构形式分别进行 分析说明。
三、盾构选型的主要步骤与方法
㈠盾构选型的主要步骤
①在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围环境、工期要求、经济性 等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选定盾构的类型;对敞开式、闭胸式 盾构进行比选。 ②在确定选用闭胸式盾构后,根据地层的渗透系数、颗粒级 配、地下水压、环保、辅助施工方法、施工环境、安全等 因素对土压平衡盾构和泥水盾构进行比选。 ③根据详细的地址勘探资料,对地质各主要功能部件进行选 择和设计(如刀盘驱动形式、刀盘结构形式、开口率等), 并根据地质条件等确定盾构的主要技术参数。盾构的主要 技术参数在选型时应进行详细计算,主要包括刀盘直径、 刀盘开口率、刀盘转速等。 ④根据地质条件选择与盾构掘进速度相匹配的盾构后配套设 备
盾构选型时的主要依据如下: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颗粒分析及粒度分布,单轴抗 压强度,含水率,砾石直径,液限和塑限,N值,粘聚力c, 内摩擦角φ,土粒子相对密度,孔隙率和孔隙比,地层反 力系数,压密特性,弹性波速度,孔隙水压,渗透系数, 地下水位(最高、最低、平均),地下水的流速、流向, 河床变迁情况等; ●隧道长度、隧道平纵断面及横断面形状和尺寸等设计参数; ●周围环境条件:地上及地下建构筑物分布,地下管线埋深 及分布,沿线河流、湖泊、海洋的分布,沿线交通情况、 施工场地条件,气候条件,水电供应情况等; ●隧道施工工程筹划及节点工期要求; ●宜用的辅助工法; ●技术经济比较。
(一)盾构的分类 盾构的类型是指与特定的盾构施工环境,特别是与特 定的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相匹配的盾构的 种类。 软土盾构 根据施工环境 硬岩掘进机 复合盾构 软土盾构是指用于未固结成岩的软土、某些半固结成 岩及全风化和强风化围岩条件下的一类盾构。软土盾构的 主要特点是刀盘仅安装切削软土用的切刀和刮刀,无需滚 刀。 硬岩掘进机,即通常所说的TBM,主要用于山岭隧道。 复合盾构是指既适用于软土,又适用于硬岩的一类盾 构,主要用于既有软土又有硬岩的复杂地层施工。复合盾 构的主要特点是刀盘既安装有用于软土切削的切刀和刮刀, 又安装有破碎硬岩的滚刀,或安装有破碎砂卵石和漂石的 撕裂刀。
㈡泥水盾构
泥水盾构通过施加略高于开挖面水土压力的泥浆压力 来维持开挖面的稳定。除泥浆压力外,合理的选择泥浆的 状态也可增加开挖面的稳定性。泥水盾构比较适合于河底、 江底等高水压条件下的隧道施工。 泥水盾构使用送排泥泵通过管道从地面直接向开挖面 进行送排泥,开挖面完全封闭,具有高安全性和良好的施 工环境,既不对围岩产生过大的压力也不会收到围岩压力 的反压,对周围地基影响较小,一般不需辅助施工。特别 是在开挖面较大时,抗拒地表沉降方面优于土压平衡盾构。 泥水盾构适用于冲积形成的砂砾、砂、粉砂、黏土层 以及含水率高开挖面不稳定的地层,洪积形成的砂砾、砂、 粉砂、黏土层以及含水率很高固结松散易于发生涌水破坏 的地层。但是,对于难以维持开挖面稳定性的高透水地层、 砾石地层,有时也要考虑采用辅助工法。
☆处理设备贵,增加工程投资; ☆用来安装这些处理设备需要的场地较大; ☆处理时间较长。
②工程地质因素
盾构施工段工程地质的复杂性主要反映在基础地质和 工程地质特性的多变方面,在一个盾构施工段中,会出现 某部分的施工环境适合选用土压平衡盾构,某些又适合选 用泥水盾构。盾构选型时要综合考虑并对不同选择进行风 险分析后择其优者。
二、盾构选型的原则与依据
(一)盾构选型的原则 盾构选型是盾构法隧道能否安全、环保、优质、经济、 快速建成的关键工作之一,盾构选型应从安全适应性、技 术先进性、经济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所选择的盾构形式要 能尽量减少辅助施工法并确保开挖面稳定和适应围岩条件, 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一下因素: 1)可以合理使用的辅助施工法,如降水法、气压法、 冻结法和注浆法等; 2)满足本工程隧道施工长度和线形的要求; 3)后配套设备、始发设施等能与盾构的开挖能力配 套; 4)盾构的工作环境。
(三)盾构的操作模式 盾构的操作模式是指在一定型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盾 构施工环境,盾构所采用的最有效的“出渣进料”操作方 式。操作模式是盾构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一种操作方式。 如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的操作模式可分为敞开式、半敞开 式(气压式)、闭胸式(土压平衡模式)三种。 (四)盾构的形式 盾构的形式涉及盾构的型和操作模式。 不论是适用于单一软土地层的软土盾构,还是适用于复 杂地层的复合盾构,都包含有土压平衡盾构和泥水盾构两 种机型。 盾构的型是指盾构的类型与机型,是在施工前决定的; 而操作模式则是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由操作 人员实时决策的。
㈢其他盾构
除土压平衡盾构和泥水盾构外,还有手掘式盾构、半 机械式盾构、机械式盾构以及挤压式盾构等类型。这些类 型由于含有各种不同的缺陷,如半机械式盾构仅适用于开 挖面可以自稳的围岩条件,对于软弱的冲积层是不适合 的 ,目前均已基本被淘汰。
五、刀盘结构形式和驱动方式的选择
⑴刀盘的主要功能
◆开挖功能。刀盘旋转时,刀具切削隧道掌子面的土体,对 掌子面的地层进行开挖,开挖后的渣土通过刀盘的开口进 入土仓。 ◆稳定功能。支撑掌子面,具有稳定掌子面的功能。 ◆搅拌功能。对于土压平衡盾构,刀盘对土仓内的渣土进行 搅拌,使渣土具有一定的塑性,然后通过螺旋搅拌机将渣 土排出;对于泥水盾构,通过到盘的旋转搅拌作用,将切 削下来的渣土与膨润土泥浆充分混合,优化了泥水压力的 控制,改善了泥浆的均匀性,然后通过排泥管道将开挖渣 土以流体的形式泵送到设在地面上的泥水分离站。
• • • • • •
一、概述 二、盾构选型的原则与依据 三、盾构选型的主要步骤与方法 四、盾构形式的选择 五、刀盘结构形式和驱动方式的选择 六、主要技术参数的计算
• 盾构法是建造地下隧道最先进的施工方法之一,自从1825 年布鲁诺尔在英国泰晤士河下首次使用手掘敞开式矩形盾 构技术开挖出第一条隧道以来,经历了180多年的应用与 发展,目前,盾构法已能适用于任何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施 工,包括松软、坚硬、有地下水和无地下水等地下暗挖隧 道工程。 • 盾构是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貌、地面建筑物及地 下管线和构筑物等具体特征来“量身定做”的。不同于其 他设备,盾构的核心技术不仅是设备本身的机电工业设计, 还在于设备如何适用于各类工程地质。盾构施工的成功率, 主要取决于盾构的选型,决定于盾构是否适应现场的施工 环境,盾构的选型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盾构施工的成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