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PPT课件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PPT课件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
王仲珏 教授
2007年6月
1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
一、总论 二、制模工艺 三、浇注系统设计 四、涂料 五、填砂与浇注
2
一、总论
▪ 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目的:获得表面和内 部质量较好的优质铸件。
▪ 消失模铸造工艺特点:消失模的型腔是实 型的,且有泡沫塑料模样,高温浇注时, 模样气化消失。
3)气化模表面刷、喷特制耐火涂料并烘干;
4)将特制隔层砂箱置于振动工作台上;
5)填入底砂(干砂)振实,刮平;
6)将烘干的气化模放于底砂上,填满干砂,微振适当
时间刮平箱口;
7)用塑料薄膜覆盖,放上浇口杯,接真空系统抽真空,
干砂紧固成型后,进行浇注,气化模气化消失,金属液
取代其位置;
8)释放真空,待铸件冷凝后翻箱,从松散的砂中取出
埋型操作时,需考虑气化模在砂箱中的
合理位置,使它与箱壁之间有合理的距离,
即吃砂量。只要具备一定厚度的吃砂量,
在抽真空后才能产生足够的强度,形成坚
固的铸型,使其能承受住金属液静压力的
作用。
11
确定浇注位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重要的加工平面要朝下或垂直放置; ▪ 模样的大平面应垂直或倾斜放置; ▪ 尽量将气化模上具有开口部分(如空穴及
7
三、浇注系统的设计
→铸件典型浇注系统由浇口杯(外浇口)、直浇道、 直浇道道窝、橫浇道和内浇道等部分组成。能否 获得健全的铸件,与浇注系统结构和形式有很大 的关系。如果设计不合理,就可能使铸件产生气 孔、缩孔和冷隔等缺陷。消失模铸造还会出现特 有的皱皮、冷隔状夹杂和铸钢件的渗碳等瑕疵。
→浇注系统的设计应该有利于金属液顺利平稳地充 满整个型腔,而且具有良好的浮渣和排气能力, 以获得无缺陷的优质铸件。消失模浇注系统的位 置安放自由,不受起模、合箱、抽芯的限制。因 此可以放在最理想的位置上。对各种大、中、小 型,各种材质、形状复杂的铸件都适用。
凹槽等)朝上安放,便于填砂紧实; ▪ 便于开设浇、冒系统和除渣排气通道; ▪ 利于造型材料的填充,避免形成死角区; ▪ 尽量满足凝固原则,就是使截面的横截面
积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 模样在砂箱中的位置应有利于干砂充填,
尽量避免水平面和水平向下的盲孔 。
12
→浇注系统形式的选择
按金属液注入铸型(或内浇道)位置的不同, 浇注系统可分为以下几种(如图2.所示):顶注; 上(侧)注;下1/3处浇注;阶梯浇注;底注;下 雨淋浇注。其中,下1/3浇注较为常用。
6
(3)熟化:予发泡后的珠粒在使用前需在空气中 进行十几小时的熟化处理,让空气渗透到珠粒的 泡孔内,使其状态稳定,恢复弹性和再膨胀能力。
(4)制模:制模在制模机上进行,将熟化后的聚苯 乙烯珠粒用压缩空气发送到模具内,通入蒸汽使 其软化膨胀,珠粒间受热融合,黏结成型,模具 冷却后开模,取出模样。
(5)组模:将制成的模样与切割的浇道、浇口等粘 接在一起,形成浇注模。
阶梯式浇注系统兼有顶注和底注两种浇注方式的 优点,有利于铸件的顺序凝固和排气浮渣。但浇注系 统的模样制作复杂,塑料模样成品率低,浇注时易引 起冷隔缺陷,一般用在高大的铸件上。
9
液态金属 注入
气 金
▪ 图1.浇注过程各种压力平衡 ▪ Ph—砂型对涂料的压力; ▪ P气—泡沫塑料分解物气体压力; ▪ P金—液态金属对涂料及砂型的压力
抽真空
10
→浇注位置的设计
确定浇注位置在很大程度上着眼于控制 铸 件的凝固。实现顺序凝固的铸件,可以
消除缩孔、缩松,保证获得致密铸件,在 这种条件下,浇注位置的确定应有利于安 放冒口。
5
→无论采用哪一种珠粒制模,其制模工艺过程都是相 同的。其工艺过程如下: 原料 → 预发泡 → 珠粒熟化处理 → 制模 → 模 样的熟化 →模样组合 (1)原料(EPS、EPMMA、STMMA等)采用聚苯乙 烯珠粒,聚苯乙烯塑料具有发气量 低,残留物量少, 密度小、气化迅速、价格适中等优点。 (2)予发泡:聚苯乙烯在制模之前,必须经过予发 泡处理,来调整并获得所需的粒度和密度。
铸件。
4
二、制模工艺
▪ 目前,消失模模样所用的原材料主要有可发泡聚 苯乙烯(EPS)、可发泡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EPMMA)、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醋的共聚物 (STMMA)等。EPS模样发气量 低,残留物量 少,密度小、气化迅速、价格适中等优点,但 EPS模样容易引起铸铁件表面产生光亮碳缺陷和 使铸钢件表面增碳,而采用EPMMA模样对解决 增碳、皱皮、黑渣等缺陷非常有效,但是, EPMMA的发气量大,约是EPS的1.5倍。 STMMA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醋的共聚物,兼 有前两者的优点。
▪ 消失模铸造优点:精度高、污染小、低成 本 ,可以铸造各种材质定于:“白区”、“黑区”
生产线的方案设计和设备配套水平;消失模铸造工艺及
浇注系统设计;消失模涂料的品质和浸涂、烘干工艺。
消失模铸造工艺流程为:
1)制作泡塑气化模;
2)组合浇注系统;
8
→浇注系统设计的原则: ▪ 保证金属液能充满型腔。(如图1) ▪ 浇注系统的安排要考虑到模样束在砂箱中的
位置,便于填砂紧实。 ▪ 浇注系统的设计要保证模样束的整体强度。 ▪ 内浇道的个数、位置对金属液充型方向的影
响。 ▪ 浇注系统多采用简单的形式。 ▪ 金属液压头应超过金属前沿的界面气体压力,
以防呛火(反喷)。
13
)
)
)
)
)
)
图2.浇注系统的形式 a)顶注 b)上注 c)下1/3处浇注d)阶梯浇注 e)底注 f)下雨淋浇注
14
底注式浇注系统充型时内浇道处于被淹没状态,金 属液流平稳,不易氧化,也没有激溅;可以抑制气化 模的发气量,同时金属液上升的方向与泡沫分解气化 的方向一致,有利于浮渣。缺点是当铸件高度较高时, 越往上升金属液的温度越低,不利于顶部冒口的补缩; 金属液上升速度慢,铸件表面易出现碳缺陷,尤其是 厚大铸件。
顶注式浇注系统的优点是,充型时间最短、 浇速快,防止塌箱;满足顺序凝固要求,补缩作 用好,而且有利于防止浇不足和冷隔缺陷。缺点 是难以控制流速,容易使残留物卷入,对型腔的 冲击大,飞溅大。
侧注式浇注系统的优点,液体从模样中间引 入,可缩短内浇道的距离。侧柱金属液一进入型 腔就可以在360°角范围内向四周扩散,充型速 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