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家乡--安徽亳州.PPT

我的家乡--安徽亳州.PPT


亳州薛阁塔
又名文峰塔,位于亳州市 薛阁路中段路南。清乾隆 37年(1772)亳州知州郑 交泰,为兴文风始建,初 为五层。嘉庆17年(1812) 州绅何天衢投资续建两层, 成为七级玲珑宝塔。因塔 建在明代吏部考功司朗中 薛惠的家庙薛家阁附近, 故当地人称此塔为薛阁塔
亳州谯东镇药用植物园

谯城区谯东镇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 国首批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这也是 亳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
亳州涡阳老子文化广场

座落在涡阳县城中心,占地 22000平方米,由原体育场改 建而成。该广场是新世纪城市 建设标志性的经典之作。它集 大型雕塑、音乐喷泉、绿地草 坪为一体,突出道家文化特色。 在下沉式广场中心心园地坪铺 有太极图图案,在其南端安装 九根龙型图腾柱。老子文化广 场是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 处。
亳州市是2000年5月经
历史沿革
亳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上古时,“亳”地属古豫州,成汤为诸侯时即居于此。 三国魏文帝(曹丕)皇初二年(221年),鉴于谯在军事、政治、经济方 面的重要地位,也由于它是皇族本籍(曹氏父子及部分重要的文臣武将是 谯郡人),谯被封为“陪都”,地位显赫。西晋,谯为豫州谯国。
交通区位
【铁路】 亳州市内现有京九铁路、徐阜铁路穿境而过,正在规 划的商杭客运专线、郑蚌铁路(淮海铁路)、禹亳铁路也将贯 穿亳州。亳州境内现有亳州站、涡阳站和正在规划建设的亳州 南站、亳州北站。 【公路】目前,311、105国道和307省道在市内交叉穿过,济 广(济南--广州)高速公路,南洛(南京—洛阳)高速公路, 许亳(许昌--亳州)高速公路,宿永亳(宿州—永城--亳州)高 速公路、济祁(济宁—祁门)高速公路纵贯全境。 【水路】亳州市内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干流河道有涡河、西 淝河、茨淮新河、北淝河、芡河等多条河流,建有亳州大寺港、 涡阳港、蒙城港、利辛港等。 【航空】2010年12月17日,合肥骆岗国际机场亳州候机楼正式 运营,亳州与合肥骆岗国际机场之间也将采取开“空港快线” 的方式,为当地旅客提供购票、班车接送、异地值机等“一站 式”服务。
地处我市东郊的谯东镇,素以无 公害中药材、蔬菜种植和省内名品铜 关粉皮而著称,境内无工业污染源, 环境优良。所辖铜关村早在10年前 即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生态平衡 示范村。近年来,谯城区重点以药用 植物园为依托,分别按木本、草本、 藤本等不同类型设立景区,配套建餐 饮、服务、休闲、娱乐等现代化旅游 服务设施。此外,还在境内涡河沿线 建成10公里高标准自然风景旅游带。 日本、美国、以色列、加拿大、韩国 等国际友人及国内各界人士考察后纷 纷给予好评,发展势头日益强劲
2
S
湿 曹 年 市 市 车 火 机 润气 片方 人 面 树 花 牌 车 场 季候 )言 口 积 : : 代 站 : 风条 : : : 泡 芍 码 : 阜 气件 中 桐 花 : 亳 阳 候: 原 树 皖州西 暖 官 万平 站关 温 话 人方 等机 带 ( 公 场 半 郑 里 ) 8374 576 (2009
民俗文化 (三)
风土民情


1.武术 亳州历史上武 人辈出,"五禽戏"、"晰扬掌"产生于亳州,"六合八 法拳"由亳州人所创,全国一些主要拳术套路都在亳州这一武术之乡 生根开花。亳州武功在当代武坛上大展英姿,为世瞩目。 2.剪纸 亳州一些人家的室内和 许多单位的会议室,都饰以民间特色的 剪纸,古朴、明朗、典雅、大方。它还作为礼品馈赠国外宾朋,并作 为工艺品出口美国、澳洲、欧洲。 3.高跷 在中国民间广有市场,亳州高跷是人踩在木棍上表演,通常是 训练有素的团体,场面一般很大,而且非常喜庆,里面人物各式各样, 让人忍俊不禁,是最受欢迎的表演之一。 4.鬼会 也叫大班会,是一种鬼戏,它十分精彩奇特。每逢正月十五乡 间大班会 演出,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判官、小鬼,纷纷登场。真 是牛鬼蛇神,群魔 乱舞
亳州华佗庵

华祖庵始建于唐宋年间,由庙祠、故居、古药园三 个院落组成,占地面积8600平方米,庙祠内外双狮雄 踞,古木虬枝盘空,殿宇辉煌,肃穆庄严。神医塑像, 热诚慈祥倔降飘逸,神采奕奕。这里陈列着大量的医 史文献和文物展品。西偏殿内,数组彩塑腊像,配以 灯光布景,引人入胜。东院修竹间,华佗自怡亭翘首 昂然,亭悬楹联曰:“自是闲云野鹤,怡然流水瑶 琴”,这对华佗一生写照是多么确切!穿过庙祠就是 他的故居。元化草堂立于高台之上,东厢名“益寿 轩”,西厢“存珍斋”为其当年的药房和看病的地方, 分别悬挂着中国历代名医画像和其乡土别传以及国内 外专家学者的题词和绘画。整个院落回廊相接,松苍 柏老,竹翠梅寒,绿荫沉沉与庙祠相映生辉。绕过画 廊,进入古药园,被垂柳吊槐覆盖下的药池,晶莹绿 泛,至善善水榭与曲桥玉立其间,碧影波光晃然水晶 宫里。一片竹篱柴扉间,满植芍药、牡丹、白菊、曼 陀萝、玫瑰、棕榀等名贵中药草及花卉,可谓药圃流 香,四季繁花争艳。神医阁、五禽戏坛、课徒馆、云 路桥和诗壁诸景,掩映在碧水绿树间,古香古色,令 人静谧而神荡,悠思千古。这里也是华佗纪念馆的所 在地。自开放之日蟾仰胜迹,缅怀先哲的国内外各界 人士络绎不绝,华祖庵已成为世界研究华佗学术的中 心,历史文化名城亳州的一处闪耀着无限风光的景点
亳州汤王陵
汤王墓的记载,最早见于三 国时期曹丕著的《皇览》: “涡北凤头村,有成汤故 垒”。郦道元在《水经注》 中记载“商成汤葬于涡河之 阳”。据《亳州志》记载: “汤陵西有桑林,是成汤王 祈雨处”,东北有桐宫,是 伊尹囚禁太甲之处,今具无 存。民国25年(1936)辟 为 “汤陵公园”,园内广 植花木,松柏古城,在社会市井生活中有许多消遣娱乐 活动,如斗鸡、斗蟋蟀、斗鹌鹑、踢毽子、听书、听戏、养鸟、养花、 下棋、搓麻将等。 最有特色的是前三种,被称为"民间三乐"。 6.肘搁 肘搁是亳州民间舞蹈的一种,已有数百年历史。肘搁分"座子"和"架 子"两 部分。"座子"由体格强壮者担任,回族尚武,故多由回民担任。 7.地方戏 二夹弦剧种起源于河北,发展于山东菏泽,流传于苏、鲁、豫、皖 四省边界地区,解放后在亳县受到重视,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自 己的特点,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梆剧,是亳州的特色剧种。近 似豫剧,是亳州最受欢迎的一剧种。解放前,主要由涡河固定书棚和地 方一些不正规徽戏班子演出。另外杨金贵和鲍志安的相声也是亳州的历 史传奇。 8.特产和小吃 亳州牛肉(安徽省十大土特产之一)、古井贡酒、高炉家酒、药材、 义门苔干等驰名中外! 亳州牛肉馍,亳州玛糊,蒙城油酥烧饼,蒙城撒汤,亳州辣汤、利 辛贡馍等很著名
民俗文化 (二)
文物古迹:
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人,灿烂的文化,给古都亳州留下 了许多珍贵的名胜古迹。目前亳州现存国家、省、市级文物 保护单位200余处;其中省以上保护单位22家,占全省的三分 之一。这些古迹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处处蕴含着 丰厚的文化底蕴。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戏楼,曹操地下运兵道,曹氏 宗族墓群,万佛塔,尉迟寺遗址、千年北魏古井。 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二夹弦、五禽戏、老子传说、九酝酒 法。 其他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祖庵,天静宫,道德中宫,江 宁会馆,庄子祠,南京钱庄,汤王陵,陈抟庙,薛阁塔等
亳州白衣律院
又名白衣庵,因供奉白衣大士观世音 而得名,位于亳州市交通路西端,是 安徽省重点开放寺院和省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清顺治6年(1649),白衣 律院由僧人尽休创建,后经华山僧人 妙湛、五台山盲僧德升、山西药商董 继文先后扩建,规模宏大,建筑巍峨。 为纪念盲僧德升和药商董继文,白衣 律院山门一反习俗面向西北,对着山 西方向。山门石扁上 “白衣律院” 四字为乾隆时期著名书法家邓石如先 生手书。 现在的白衣律院是由居居港亳人唐德 荫先生捐资兴建的。山门三开间,重 檐歇顶,琉璃瓦屋面,门内两侧有四 大金刚塑像。大雄宝殿为主体建筑, 殿宽5间,殿内供奉白衣大士观世音 的木雕相,后殿位于院北侧,5开间, 另有配房50余间和完备的宗教设 施。
制作:陈丹



芍药花
芍花王
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交通区位 民俗文化 特产及特色小吃
旅游资源
地理位置
亳州市是安徽省 省辖市
位于皖西北边陲 黄淮平原南端 西北与河南省接壤 西南与阜阳市毗连 东与淮北、蚌埠市相倚 东南与淮南市为邻
行政区划

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辖市, 辖涡阳、蒙城、利辛和 谯城三县一区 其中谯城区为市委、市政府 机关所在地,亳州市中心城, 承担着全市政治稳定、社会 进步、经济发展等领导和行 政管理职能,也是市域范围 内的经济、文化、信息中心, 肩负着带动和辐射皖西北地 区特别是市域“三县一区” 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 市委、市人民政府驻亳州市 谯城区希夷大道
亳州利辛县烈士陵园

原名路集烈士纪念碑,位于利辛县 路集。这里埋葬着抗日战争和解放 战争时期为国捐躯的祝聚民等七位 烈士的遗骨。1984年县人民政府出 资兴建,2003年12月县人民政府出 资重修扩建并命名为利辛县烈士陵 园。整个陵园长110米,宽90米,纪 念碑高10米,气势恢宏,古朴庄重, 依“山”傍水,松柏掩翠,满园馨 香。既有陵园之凝重肃穆,又有园 林之秀丽清新新,集瞻仰、游览两 种功能于一体。原安徽省委副书记、 省人大主任王光宇为纪念碑题词: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原省人大副主任 郑锐为陵园题写了园名。是利辛县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86年3月撤亳县建亳州市,隶阜阳行政公署,其辖区不变。同年成为国 家历史文化名城。 1995年,江泽民总书记欣然为亳州题词:“华佗故里,药材之乡”。
1998年2月,收归安徽省直接管辖。同年被评为"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
2000年5月,设地级亳州市,管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谯城一区。市 政府驻谯城区。 亳州的历史人文景观,与黄山的自然景观遥相呼应,素有"南黄山,北亳 州"之说。
丹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