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卷烟发展史看“中式卷烟”——朱尊权

从卷烟发展史看“中式卷烟”——朱尊权


(一)“降焦减害”的变化
(二)农业方面
(三)工业方面
(一)“降焦减害”的变化
减害降焦增益 减害降焦 降焦减害
(二)农业方面
——重视烟叶生产
栽培措施和品种选育 品质区划
(二)农业方面
——考虑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经营管理
可持续性
(二)农业方面
——适当调整烟叶分级标准及价格政策
分级标准
价格政策
(三)工业方面
配方方法 配方指导思想 卷烟生产与市场需求
(二)中国卷烟的成长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后
英式烤烟型风格已 有所改变 陈烟缺乏 人工发酵 开发滇、贵、闽烟区 烤烟具有不同香味风格 基本保持 原有风格
(三)中国卷烟的发展与成熟阶段
改革开 放以后
成熟度
中国烤烟型卷烟风格的变化
迎合 消费者
工艺降焦
加香措施
香味风格 与原英式烤烟型 已有较大差别
(三)中国卷烟的发展与成熟阶段
改革开 放以后

混合型卷烟的开发
Hale Waihona Puke 从降焦角度考虑,烤烟的焦油产生量远高于白肋烟 , 纯烤烟烟叶配方的卷烟降焦较困难

混合型卷烟对烟叶原料要求低、选择范围广,成本低
(三)中国卷烟的发展与成熟阶段
科教兴烟提出至今
——科技进步加快,烤烟型卷烟降焦减害效果良好 ——晾晒烟(特别是白肋烟)中亚硝胺含量高 ——中国烤烟的亚硝胺含量低 ——低焦油烤烟型新产品受到欢迎 发展“中式卷烟”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同时发展混合型卷烟作为对市场的补充
(二)各类型卷烟的特征
——香味特征的来源 烤烟 香料烟 燃吸时碳水化合物焦糖 香味主要来源是类赖百当 化,形成糠醛,取代呋喃 化合物的降解。 和吡喃(如麦芽酚)等, 混合型卷烟 具有焦糖香味化合物, 燃吸过程中,由于烤烟和香料 赋予卷烟烤烟特征 烟中的碳水化合物的参与,易发生 香韵。 非酶棕色化反应,形成诸如吡嗪、 吡咯和吡啶类含氮杂环化合物,从 而形成混合型卷烟的特征香韵。
(二)各类型卷烟的特征
——卷烟烟气pH
3.5-4.5 5.0-5.5
5.5-7.5
6.5-9.0
(三)各类型卷烟风格演变趋势
英式烤烟型卷烟 配方中掺入少量香气大的 香料烟或白肋烟 帮助提高香气和劲头 以适应降焦 颜色有所加深
美式混合型卷烟 重视改变配方结构 适应当地消费习惯
(三)各类型卷烟风格演变趋势
法式深色晾烟型卷烟:显示晒烟及雪茄烟等混合香 气,冲击力大、刺激性强
香料型卷烟:香料烟的香气特征较突出,支流香气 浓,入喉和顺
(二)各类型卷烟的特征
——品质及香味风格
英式烤烟型卷烟品牌代表:“555” 美式混合型卷烟品牌代表:“骆驼”、“好彩”
法式深色晾烟型卷烟品牌代表:法国产主要品牌
香料型卷烟品牌代表:“福禄加”及前苏联的卷 烟
美式混合型卷烟
(二)各类型卷烟的特征
——原料、配方特征
英式烤烟型卷烟:以烤烟作为配方的主要原料 美式混合型卷烟:烤烟、相当大比例的白肋烟和 少量香料烟与马里兰晾烟 法式深色晾烟型卷烟:以晾晒烟及雪茄烟叶为配 方主要原料
香料型卷烟:以香料烟为主要配方原料,掺配一 些晾晒烟
(二)各类型卷烟的特征
——加工技术
(二)各类型卷烟的特征
——物理特性
颜色 英式烤烟型:柠檬黄色 美式混合型:桔黄色 香 料 型:黄褐色 晒 烟 型:深褐色
外形 主体为圆形 香料型卷烟部分为椭圆形 东欧多为空心纸嘴
(二)各类型卷烟的特征
——化学特性
烤烟 碳水化合物 白肋烟、雪茄烟、马 含量较高 里兰烟 含氮化合物明显高于 烤烟 香料烟 低级脂肪酸明显高于 其它类型烟叶
不管哪种类型的卷烟 都要降焦、减害
卷烟的香味风格是长 期形成的习惯,尽管要改 变,但还要尽量保留一部 分原来的风格特点
(一)中国卷烟的萌芽阶段
(二)中国卷烟的成长阶段
(三)中国卷烟的发展与成熟阶段
(一)中国卷烟的萌芽阶段
中国卷烟类型 基本是英式烤烟型卷烟 配方特点 中高档烟原料以进口美国烤烟为主 中低档卷烟配方掺用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烤烟
世界卷烟主要类型的特征 中国卷烟香味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以“中式卷烟”为目标的科研方针
历史形成的四种类型卷烟 各类型卷烟的特征

原料配方特征 加工技术特征 品质及香味风格特征 理化特征
各类型卷烟的消长和演变趋势
(一)历史形成的四种类型卷烟
英式烤烟型卷烟 法式深色晾烟型卷烟 香料型卷烟
英式烤烟型卷烟:突显烤烟香气,不加香或少加 香料
美式混合型卷烟:大量加料加香,使用特殊的烘 焙工艺,改变香味
香料型卷烟:香料烟不抽梗,加工过程不用较高 的温度,保持其特殊香气不受损失
(二)各类型卷烟的特征
——品质及香味风格
英式烤烟型卷烟:着重香气,鼻腔有优美怡人的香 气,喉部冲击力小,讲究入喉和醇,余味舒适 美式混合型卷烟:着重香味,喉部有一定的冲击感, 要求避免对鼻腔的刺激,口感丰满,余味舒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