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卷(含答案)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1.下面是8世纪时一名中国使者到达日本后的见闻,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国家最高统治者称天皇B.农田里从事劳作的多是奴隶C.土地是国家的,不能自由买卖D.有才学的人都有机会当官2.“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材料中的措施出自A.梭伦改革B.法兰克王国土地改革C.大化改新D.明治维新3.坂本太郎编写的《日本史》记载:“公元645年,中大兄皇子联合他人诛杀了苏我入鹿,消灭了代表旧势力的苏我氏一族,孝德天皇即位,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下列有关这次改新的表述正确的是A.仿效了中国秦朝的典章制度B.建立了天皇为国家象征的民主制度C.建立的新政权基本实现了全国统一D.此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4.学完《古代日本》后,小明对武士和武士集团有了新的认识,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武士效忠的对象是主公B.天皇掌握国家实际大权C.将军成为礼仪性的摆设D.武士道逐渐没落并消失5.“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

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拜占廷帝国保存了古代希腊文献②拜占廷帝国的灭亡是因为信奉基督教③这些古代希腊文献对文艺复兴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④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开放创新促进发展A.②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③④6.《阿拉伯通史》中写道:“千余年来,朝覲圣地的制度,对于团结全世界的程斯林,起了重大的作用,对于联系各种不同的教派,发生了最有效的纽带作用。

这种制度几乎是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做一次长途旅行。

”穆斯林朝觐的“圣地( )A.麦加B.京都C.耶路撒冷D.巴格达7.“日本地方豪强崛起,他们占有大片土地,建立庄园。

为保护自己的庄园,地方豪强建立军事集团,特殊的武士阶层逐渐形成。

”以上材料体现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A.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B.庄园的形成与壮大C.幕府统治开始D.西方殖民者入侵日本8.日本孝德天皇主政时,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来后讲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讲述的内容不可能提到的是A.天皇是日本国内最高的统治者B.日本已经进入封建社会C.日本的各项制度与中国类似D.日本走上资本主义社会9.阿拉伯帝国时期,政府鼓励吸收东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进而创造出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由此可知,阿拉伯帝国奉行的文化政策是A.开放B.封闭C.扩张D.保守10.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记载:“宋时蕃商巨富,服饰皆珍珠罗绮,器用皆金银器皿。

”这里的蕃商指的是在唐宋时期,有不少波斯、大食来的商人。

宋代的大食指的是A.阿拉伯帝国B.古代巴比伦C.古代印度D.日本11.伯里克利时代,雅典通过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

”据此规定,公元前399年,由抽签产生的陪审团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的罪名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这表明()A.雅典法庭不合法审判导致了苏格拉底之死 B.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公民言论自由C.雅典陪审团成员具备专业法律知识D.雅典法庭是当时最高权力机关12.日本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A.将军B.农民C.农奴D.武士13.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

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释迦牟尼创立佛教B.封臣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C.阿拉伯人是东西方交流的桥梁D.《马可波罗行记》介绍了东方14.《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它颁布于A.罗马共和国时期B.罗马帝国时期C.东罗马帝国时期D.西罗马帝国时期15.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日本民族的发展过程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的过程,其中汉化是指A.奴隶制民主政治B.大化改新C.彼得一世改革D.种姓制度16.从646年开始,日本的孝德天皇颁布新诏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里的“新”指的是()A.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B.大和正式改称为日本国C.每六年授田一次给“田部”居民D.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17.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脍炙人口,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丰碑”的是()A.《天方夜谭》B.《医学集成》C.《医典》D.《古兰经》18.被视为世界文学瑰宝的阿拉伯文学代表作品是 ( )A.《伊利亚特》B.《奥德赛》C.《一千零一夜》D.《俄狄浦斯王》19.2018年4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对土耳其进行工作访问。

本次访问是普京再次成为俄罗斯总统后的第一次出访,也让土耳其一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围攻君士坦丁堡,灭亡了哪个帝国A.罗马帝国B.阿拉伯帝国C.拜占庭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20.根据论从史出的原则,下列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A.A B.B C.C D.D21.《欧洲史》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

”据此,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A.公民陪审法庭B.庄园法庭C.元老院D.公民大会22.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

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3.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

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

这说明西欧庄园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D.是地方经济的中心24.“日本朝野醉心于学习和模仿唐朝的制度与文化,前后历300年之久。

”下列选项与日本学习模仿唐朝有关的是A.文成公主入藏B.大化改新C.纸币D.明治维新25.某同学针对欧洲大学的兴起整理了如下资料①巴黎大学,由原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主要研习神学。

1193年教皇西勒士丁三世赐给巴黎大学许多特权。

1231年,罗马教皇以谕令肯定该大学的自决权②牛津大学以“主为我的明灯”为校训。

早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牛津就已经成为一个培养牧师、探讨学问的中心。

校园内的圣玛丽教堂已经有近千年历史。

资料反映了A.基督教会占有大量土地B.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C.教皇权力凌驾于国王之上D.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所给信息“8世纪时一名中国使者到达日本后的见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646年,日本开始了大化改新,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所以8世纪时一名中国使者到达日本看到在农田里从事劳作的多是奴隶是错误的,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B。

2.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内容“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参照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C符合题意;梭伦改革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分给公民”无关,A排除;法兰克王国土地改革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分给公民”无关,B排除;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与题干内容无关,D排除。

故此题选择C。

3.D解析: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中期以后(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D符合题意;大化改新模仿的是隋唐制度,A排除;大化改新建立了封建制度,B排除大化改新发生在日本统一之后,C排除。

故此题选择D。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

4.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日本地主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年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A项符合题意;当时日本处于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并存,将军掌握国家实际大权,天皇成为礼仪性的摆设。

排除BC两项;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排除D项;故选择A。

5.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结合课本所学,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的都城,据材料“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逃到了意大利”,可知拜占廷帝国保存了古代希腊文献;根据材料“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结合所学可知,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说教,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这些古代希腊文献对文艺复兴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①③项正确,C项符合题意;拜占廷帝国的一些学者虽然信奉基督教,但拜占廷帝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信奉基督教,而是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②项错误;AB 两项不合题意;材料中并没有拜占庭帝国闭关自守的相关信息,④项错误;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6.C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耶路撒冷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奉为“圣地”,所以每年都有大量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信奉者前往朝圣。

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选C。

7.B解析: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大化改新,日本转变成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地方豪强崛起,建立庄园,为保护自己的庄园,地方豪强建立军事集团,特殊的武士阶层逐渐形成,因此,武士集团形成源于庄园的形成与壮大,故B符合题意;武士集团形成是中央集权弱化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幕府统治的基础之一是武士集团,故C不符合题意;西方殖民者入侵日本使幕府统治面临深刻的危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解析: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