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统计报表制度修订说明(2006——2007)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关于《软件产业2006年统计年报和2007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的修订说明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现状,我部在对上年统计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对《软件产业2006年统计年报和2007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进行了完善和修订。
一、软件业统计概念修订情况1.调整了软件产业统计范围,主要增加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以及扩大了软件服务内容。
2. 重新划分了软件行业的分类,将原来的三大类划分成五大类。
增加了“嵌入式系统软件行业”和“IC设计行业”。
3. 重新修订了嵌入式系统软件产品目录及计算方法。
二、各类统计报表变动情况1.2006年统计年报(1)企业基本情况表(电软统企1表)A、在“企业标位”中撤销“自营出口”标识位,一位代码;增加“出口基地”、“软件园区”两个标识位,均为两位代码。
出口基地(2位):是指由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和商务部联合批准的6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
凡属以下软件出口基地内的软件企业,按表中相应“代码”填写。
非上述软件出口基地的企业免填。
代码规定的依据:第一位代表按照国家统计局划分的区域码,第二位代表在该区域内的软件出口基地顺序码。
软件出口基地和代码表软件园区代码(2位):是指原国家计委和信息产业部联合下发的“计高技[2001]2836号,关于印发《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批准建立的软件园区。
凡属以下软件园区内的软件企业,按表中规定的相应“代码”填写。
非上述软件园区内的企业免填。
代码规定的依据:第一位代表按照国家统计局划分的区域码,第二位代表在该区域内的软件园区顺序码。
软件园区名称及代码B、行业代码由原来的3个行业调整为5个行业。
增加了“嵌入式系统软件行业”和“IC设计行业”,原各行业的涵盖内容也相应有所调整。
软件产业行业分类目录及代码注意:①软件产品行业(E6201)中的嵌入式软件的概念是指企业接受委托加工的嵌入式软件,其收入按照签订的合同金额计算。
②嵌入式系统软件行业(E6204)是指在嵌入式系统软件产品目录范围内企业自主研发并使用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其收入严格按照《嵌入式系统软件产品目录及权数》中各产品相应的权数进行计算。
C、撤销“企业主要业务及业务规模”表。
(2)企业主要指标表(电软统企2表)软件业及其分类指标部分:A、原“A10 软件收入合计”改为“A0 软件业务收入”其内涵比原来扩大,为软件产品、系统集成、软件技术服务、嵌入式系统软件、IC设计五项业务收入的合计数。
B、“A1 软件产品收入”的内涵有所调整。
主要包括基础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和接受委托开发的嵌入式软件。
(注:制造业企业中自主研发并使用的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不含在其中。
)C、增加“A4 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指制造业企业自主研发并使用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即仅行业代码归属为“E6204”的企业填报。
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的计算范围和计算方法严格按照《嵌入式系统软件产品目录及权数》中规定的产品范围,不属于《目录》中规定的产品,不得计算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
其收入严格按照《目录》中各产品相对应的权数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为: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产品收入×权数。
具体详见软件报表制度。
D、增加“A5 IC设计收入”IC设计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从事集成电路研发设计的收入。
计算方法:(1)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的企业,将IC设计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计作IC设计收入。
(2)集成电路设计、测试收入占主营业务60%以上的企业,其IC设计收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为:IC设计收入=芯片销售收入-制造(加工)成本-期间费用E、增加“A6 软件外包服务收入”外包根据供应商的地理分布状况划分为两种类型:境内外包和离岸外包。
境内外包是指外包商与其外包供应商来自同一个国家。
离岸外包则指外包商与其供应商来自不同国家,外包工作跨国完成。
软件外包服务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从事承担提供者(国内或国外)的分包业务,如委托开发软件、软件测试、业务流程设计、安装、维护、数据加工等。
用外汇结算的外包收入,应换算成人民币价值计算。
F、增加“A7 软件业务出口”为软件产品、系统集成、软件技术服务、嵌入式系统软件、IC设计五项出口额的合计数。
(“万美元”计算)。
G、增加“A71 软件外包服务出口”指在软件外包服务收入中出口到国际市场(即离岸外包)或在我国境内但由于外包商与其外包供应商来自不同的国家的企业间以外汇结算的收入(以“万美元”计算)。
H、增加“A72 嵌入式系统软件出口”指报告期出口到国外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含嵌入在硬件中,随硬件产品一起出口和承担国外硬件厂商需求而研发的独立嵌入式系统软件产品(以“万美元”计算)。
I、撤销“A14 软件产品出口额”J、撤销“A15 系统集成出口额”K、撤销“A16 软件服务出口额”L、注意企业主要指标(电软统企2表)与软件业务分类(电软统企3表)之间的对应关系。
即在填报“A1软件产品收入、A2 系统集成收入、A3软件技术服务收入、A4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A5 IC设计收入”指标数据后,务必依照《软件分类目录及代码》填报“软件业务收入分类表”,要求逐一填列明细软件的代码、名称、本年收入、出口收入和1-2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否则,软件收入小计不予确认。
财务指标部分:(1)为方便统计人员从财务部门索取相应的财务数据,使统计数字的计算方法与财务指标口径一致,我部今年的财务指标同国家统计局新的统计制度进行了统一。
一律按照国家统计局新的报表制度和国家财政部《工业企业财务制度》进行修订。
原“A2 营业税及附加”调整为“C03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为了能够对企业核算综合效益指数,增加了相应的财务指标。
具体增加的财务指标有:“C02 主营业务成本”、“C04其他业务利润”、“C05 营业费用”、“C06 管理费用”、“C07 财务费用”、“C071 利息支出”、“C08 营业利润”、“C11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C12 资产合计”、“C13 负债合计”、“C14 年末所有者权益”、“C15 年初所有者权益”。
注意:利润总额与营业利润的区别与联系。
A、利润总额包含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B、营业利润与其他财务指标间的逻辑关系。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它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3)增加“C10 嵌入式系统软件利润”该指标仅由行业代码归属为“E6204”的企业填报。
(4)撤销“A31 软件利润”(5)撤销“A41已交所得税”、“A51 已交增值税”、“A7 享受优惠政策应退税额”、“A71 享受优惠政策已退税额”。
(6)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汇率由去年的8.1改为7.95,各单位在审核时,应加以注意。
人员指标部分:(1)在从业人员按学历分组中,将原来的“大专”调整为“大专业下”,相应指标间审核关系发生变化。
即:从业人数年末数=硕士以上+大本+大专以下特别强调:(1)本表填报单位为:统计范围内的软件企业及有自主研发并使用的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制造业企业。
(2)凡带“*”号的指标,行业代码归属为“E6204”的企业免填,其他指标均按涉及到嵌入式系统软件业务情况的范围填报。
(3)“A4 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A72 嵌入式系统软件出口”、“C10 嵌入式系统软件利润”这三个指标仅由行业代码归属为“E6204”的企业填报。
(3)软件业务收入分类表(电软统企3表)将原“软件销售收入及出口情况表”改为“软件业务收入分类表”(电软统3表)。
今年软件分类目录有较大调整,各单位请严格按照软件分类目录进行填报,并与企业主要指标表(电软统企2表)的有关数据相对应。
2. 2007年定期统计报表(1)软件产业主要指标月报(电软统综1表)2007年定期统计报表(电软统综1表)其统计范围、软件业务划分以及指标解释参照2006年统计年报中企业主要指标(电软统企2表)。
A、撤销“1020 主营业务收入合计”B、增加“1024 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C、增加“1025 IC 设计收入”D、增加“1030 软件外包服务收入”E、增加“1042 嵌入式系统软件出口”F、原“1030 软件出口额(含集成及服务)”改为“1040 软件业务出口”,其内涵有所改变。
G、原“1031 软件外包出口额”改为“1041 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其内涵有所改变。
(2)增加《软件进口统计》月报(电软统企4表)A、本表的实施范围是在我国境内注册,并有软件研发、销售业务的外资企业及办事机构(名单参见软件统计报表制度),统计内容是在我国境内销售或通过我国海关直接进口的软件产品金额。
B、本表由相关企业直接上报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
各省市电子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要负责落实、督促所在地区企业的报送工作。
C、本表的统计结果只作为政府管理部门内部使用,不对外公布。
D、本表的指标解释及其指标间关系请具体参见软件报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