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操作方法
软件安装方法:
1、放入数据采集软件光盘到光驱
2、拷贝整个以本单位命名的文件夹到操作电脑
3、打开文件夹,执行文件夹中 YLSJCJ.exe 的数据采集程序
4、进行相关采集信息录入
5、报盘时拷贝整个文件夹,最好不需要修改文件夹名。
采集数据时注意事项
1.特殊单位需要修改利率的,可以特殊修改,但必须经过劳动局同意以后才能修改,否则采集
的数据不真实(如:邮政等中直单位)。
2.单位基本信息--养老参保日期:指单位首次参加养老保险的时间,对87年以前成立的单
位按照87年算(包括87年)。
87年以后的单位以实际批准日期为准。
3.个人基本信息--首次参保日期:以第一次缴费日期为准。
4.个人基本信息--视同缴费月数:参工时间小于2000年7月的系统自动计算,大于2000年7月
的系统默认为空,特殊人员有视同缴费月数的可手工输入。
注意单位是"月"。
5.个人基本信息--申报工资:要求填写2009年1月份的工资.如果不明确2009年1月份工资的
填写最近的工资。
6.个人账户信息--个人账户征收信息:输入第一行时,必须先点击"增行",否则不能输入。
7.个人账户信息--个人账户征收信息:年度一般是从1995年开始的,特殊单位除外,在第13行
输入存储额,如果特殊单位的存储额需要计息的,则在第13行输入的数据为包含利息在内的数据即可。
8.个人账户信息--个人账户补收情况:'征收年度'填当年年度.'年度'填需要补收的年度,如
2008年补收2007年的,填:2008 ,2007。
9.个人账户管理--参保人员信息:查询以后注意看"账户总额","个人本息"如果为空,则表示
没有相应的个人账户信息,或者个人账户信息没保存,需要完善.如果有相应数据,则表示已经存在个人账户信息.(可多点击重算,保存.使数据准确)。
10.个人账户管理--参保人员信息:最下面的"记录数",则表示总行数,即:总人数,注意核对单
位人数。
11.补缴当年的,按正常征收处理,补缴跨年的,按补缴处理。
12.退休人员信息:拷盘时注意查看退休人员信息最下面的"记录数",记录数表示总行数,即:
该单位退休人员总人数,要求核对拷盘时的记录数与单位本身退休人员数.如两个不一直时要及时反应。
13.退休人员信息--退休人员信息修改:注意区分离退休时间来填写退休信息中的:{"退休时
个人账户总额","其中个人账户","老办法个人账户总额","其中个人部分",}和待遇信息中的:{"新办法待遇信息","老办法待遇信息"}(其中离退休时间小于2007年的,"退休时个人账户总额"是系统自动计算,计算方法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乘以120个月,大于2007年的需要自己填写,系统自动屏蔽的不需要填写)。
14.退休人员信息--退休人员信息修改:(2000年7月-2003年7月)退休时个人账户总额是系
统自动计算的,计算方法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乘以120个月。
15.退休人员信息--退休人员信息修改--待遇信息:(2000年7月-2007年)当输入完养老待遇
信息数据以后,系统自动计算出“退休时个人账户总额”,如果保存数据时提示数据不一直,处理办法是:点击+即(新增),选择新/老办法差额,填写的数据=…社保局待遇信息的月基本养老金-输入的数据总额;(大于2007年)当输入完新/老办法待遇信息以后,还需要输入退休时个人账户总额,如果保存数据时提示数据不一直,处理办法同上。
16.个人账户的采集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手工输入法,第二种是导入法,导入的方法是:账户
--个人账户引入:点击导入,选择标准格式的excel表格,进行导入,导入以后要注意点击"
校验".最后在个人账户信息填写完成导入人员的其他相应信息。
17.已上报或者上报已经批准但是没进入养老系统,没接到待遇审核的人员,默认为在职,先以
在职身份录入在职信息.以后再办理人员状态转换。
18.在全国转移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下,从区外转到区内的人员,本次只采集在区内缴费部分的
数据,以前区外部分的数据等系统建立完善以后再逐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