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橡胶隔振垫道床

橡胶隔振垫道床

郑州市轨道交通I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安装工程02标段橡胶隔振垫减震道床施工方案(首件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轨道交通I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安装工程02标段项目经理部2012.5目录1、编制依据、原则、范围 (3)1.1编制依据 (3)1.2编制原则 (3)1.3编制范围 (4)2、工程概述 (4)2.1 概况 (4)2.2施工范围 (4)3.主要技术标准 (4)3.1正线轨道主要技术标准 (5)4.2曲线超高 (5)4.3轨枕布置: (5)4.4橡胶隔振垫道床混凝土及钢筋: (6)4.5杂散电流设置: (6)4.6轨道结构高度: (6)4.7道床排水设置: (6)4.8道床伸缩缝设置: (7)4.9过轨管线设置: (7)4.10过渡段设置 (7)4、施工工艺 (7)4.1工艺流程图 (7)4.2施工准备 (8)4.3、基底施工 (8)4.4、隔振垫整体道床施工 (10)5、施工相关注意事项 (14)6. 资源配置 (16)6.1施工人员配置 (16)6.2机械设备配置 (17)7.安全注意事项 (18)7.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18)7.2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19)7.3地下线施工安全措施 (20)7.4铺轨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20)7.5整体道床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1)7.6施工运输及交通安全措施 (21)8、质量保证措施 (22)1、编制依据、原则、范围1.1编制依据《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302-1996)《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TB/T2098-200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普通线路轨缝的预留和检查方法》(TB/T1857-1986)《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1992)《橡胶隔振垫减振道床设计图》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及暂行规定。

施工期间如有新规范及标准出台,以新规范及标准为准。

1.2编制原则1.2.1确保施工安全的原则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施工生产永远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所有制定的技术措施、施工方案等均以确保施工安全为前提。

1.2.2确保施工质量的原则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人员、机械、材料、管理进行优化配置。

按照优质高效、科学管理的原则配置施工要素。

通过严格地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过程控制,强化标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优质高效的目标。

1.2.3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合同工期的要求,编制科学、合理、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满足业主的总体施工计划要求。

1.3编制范围轨道安装工程02标段施工范围包括:紫荆山站~体育中心站正线橡胶隔振垫道床施工,施工里程为:YDK21+085.000-YDK34+982.000 ,ZDK21+085.000—ZDK34+982.000。

2、工程概述2.1 概况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安装工程02标,起点为紫荆山站,向东经东明路站、明航路站、会展中心站、黄河东路站、农业东路站、七里河站、新郑州站站、博学路站,终点体育中心站,其中换乘站4座(紫荆山站、会展中心站、黄河东路站、新郑州站站)。

标段范围共计10站9区间,正线长13.897km。

2.2施工范围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安装工程02标铺轨起点紫荆山站,终点至体育中心站,正线施工里程范围:ZDK21+085.000~ZDK34+982.000;YDK21+085.000~YDK34+982.00,包括郑东车辆段在内的轨道安装施工、线路及信号标志、配合有关专业过轨工程。

3.主要技术标准3.1正线轨道主要技术标准正线轨道主要技术标准汇总表表24.2曲线超高曲线最大超高值h=120mm,最大欠超高61mm;曲线超高采用半超高方式,即采取外轨抬高h/2,内轨降低h/2的方式设置。

4.3轨枕布置:(1)一般地段:直线及R>400m的曲线地段,且线路纵坡i<20‰时布置为1600对/km,轨枕间距为625mm;(2)加强地段:R≤400m的曲线地段或线路纵坡i≥20‰时布置为1680对/km,轨枕间距为595mm。

4.4橡胶隔振垫道床混凝土及钢筋:圆形隧道基底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整体道床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圆形隧道基底纵横向钢筋及箍筋采用HPB300光圆钢筋,整体道床钢筋设三层钢筋,纵向钢筋采用HRB335级Ф14螺纹钢筋,上中下层横向钢筋采用HRB335级Ф12螺纹钢筋,箍筋采用HPB300级Ф10光圆钢筋;横向钢筋及箍筋采用HPB300级Ф10光圆钢筋,保护层不小于30mm。

4.5杂散电流设置:在每条线路垂直钢轨下方,分别选2根纵向贯通钢筋与所有的横向钢筋焊接;在每个道床结构块内,每隔5m选1根横向钢筋与所交叉的所有纵向钢筋焊接;每个道床块两段各采用一根80×8mm镀锌扁钢与所有纵向钢筋焊接,并在道床的两侧与埋入式杂散端子焊接引出连接端子。

4.6轨道结构高度:(1)车站矩形隧道:560mm、600mm(换成车站和重点车站);(2)区间矩形隧道:560mm、580mm(出入场线明挖地段);(3)区间圆形隧道:760mm;4.7道床排水设置:矩形隧道整体道床采用道床双侧沟式排水;圆形隧道采用中心排水沟,排水沟的排水坡与线路坡度保持一致,每隔6.25m在道床中部上设一处基底排水沟检查孔,检查孔上放置钢格栅以便行走,道床表面设置由两侧向线路中心的2%的横向排水坡,在检查孔的两侧预埋φ50的PVC排水管,将道床表面积水引入到基底排水沟中;特殊地段整体道床排水按照《隧道内道床排水设计图》进行设置。

4.8道床伸缩缝设置:隧道内整体道床伸缩缝一般为12.5m设置一处,区间联络通道前后各30m范围、U型槽及进隧道洞口60m范围地段的整体道床伸缩缝为6m设置一处;当隧道主体结构有变形缝时,道床伸缩缝应与其位置设置一致。

整体道床伸缩缝采用沥青防腐木板,厚度为20mm,顶面30mm高度用沥青麻筋密封,并做防水处理。

4.9过轨管线设置: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前各专业的过轨横穿管线按照施工图标注里程位置从轨道相邻的轨枕空档之间穿过,外径Ф50~70mm的横穿管,每处轨枕空档最多穿2根,外径Ф75~100mm的横穿管,每处轨枕空档最多穿1根,横穿管最大外径不得超过Ф100mm,若同一处横穿管数量较多,则采取分散过轨的方式。

4.10过渡段设置当减振道床垫道床与普通道床连接时,设置25m过渡段,具体设置方式由厂家根据自身性能在道床垫减振过渡范围内通过改变道床垫刚度来实现。

4、施工工艺4.1工艺流程图橡胶隔振垫减震道床施工流程图4.2施工准备4.2.1熟悉设计图纸,并组织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4.2.2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了解线下土建单位施工情况;4.2.3组织测量仪器进场、施工前先进行线路复测,了解基标测设情况;4.2.4专用施工设备进场,购置小型施工机具;4.2.5组织施工人员进场;4.2.6编制材料计划,提前组织工程所需物资、料的订货、采购,确保及时进场;4.3、基底施工4.3.1底板清理施工前,对底板面进行凿毛处理,对凿除的砼渣清扫装袋外运,并对凿除完地段底板采用高压风吹扫,使用高压风清除浮碴及碎片,保证新旧混凝土有较强的粘结力,确保整体道床施工质量。

4.3.2基础钢筋绑扎钢筋网采用在钢筋加工厂集中下料、加工,现场绑扎焊接成型的作业方式,纵向钢筋按单块道床板长度配料。

经轨道车倒运入施工地点,按照要求进行散布。

人工绑扎固定,调整钢筋间距。

每个结构段内的纵向钢筋的搭接处必须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在搭接处采用双面搭接焊,焊缝高度不小于6mm。

上、下层钢筋都应满足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30mm)的要求。

4.3.3基底水沟模板安装模板安装严格以水沟宽度和设计高程进行安装。

首先测量班测设线路中桩,测出线路中桩高程,根据设计轨面中心高程减去设计道床板厚度得出基底高程,在中桩两侧植入钢筋用以固定和架立水沟模板用,将模板调整到设计高程。

然后将钢筋与模板连接处焊接。

4.3.4基础混凝土浇筑为了保证卡棱贝格减振垫的使用效果,混凝土基底严格按照整体道床抹面的相关标准进行施工与验收,表面平整,不能有异常突出块或陷坑,边角部分的斜角处理要平缓,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由卡棱贝格产品生产厂方派出工程师实行全程配合,确保基地混凝土一次完成性。

且基底混凝土满足设计高程。

施工过程中可采用横向施工线控制基底标高。

4.4、隔振垫整体道床施工4.4.1减振垫的铺设卡棱贝格减振垫优先采用横铺方式进行铺设,以取得较好的铺设效果,在施工过程中厂家会每工作面派出一名工程师来指导安装。

铺设减振垫之前,必须保证地面清扫干净,混凝土基础上没有尖角或不平整(平整度要求5mm/m)。

卡棱贝格减振垫铺设分为两步:在待铺设橡胶隔振垫地段用墨斗弹出道床边线,按道床边线一边预留5cm距离道床底部长度切割减振垫,整齐合理的铺设在基底上。

检查减振垫条之间缝隙是否满足要求(缝隙的宽度小于等于1cm,);在道垫的连接处有计划地铺设减振垫,道垫间应留有很小的距离(小于等于1cm)用重叠条连接减振垫条的缝隙。

在遇到截面改变或过渡、检查坑、隔离墙、凹槽等特殊结构铺设情况时,减振垫被切割成相应的形状。

用毛刷将减振垫边缘和搭接条部分清理干净,然后用三排铆钉固定道垫。

整体道床减振垫铺设完成后,两边用Z型封边条固定。

在整体道床现浇注前,道垫上面需加铺一层薄尼龙布,防止浇注的时候混凝土砂浆渗漏到基础上,影响减振效果。

减振垫铺设完成后,进行整体道床施工,为防止人工运送钢轨、轨枕等轨料过程中,造成减震垫损坏,减震垫整体道床推荐采用“轨排法”。

具体方法是:将标准无孔钢轨在铺轨基地拼装(人工散铺基地在站内搭建临时平台组装轨排),利用钢轨架连接,组装成轨排;采用基地龙门吊将轨排吊装至轨道平板车上,由轨道车推送平板车至现场后,采用地铁专用铺轨龙门吊铺设轨排,采用轨排支撑架架立调整轨排,使其符合轨道要求,采用导管将商品混凝土通过下料口输送到地下平板车上的混凝土料斗内,由轨道车推送平板车至作业面,利用铺轨龙门吊进行整体道床混凝土浇注。

4.4.2测设基标在基底顶面上测设基标。

基标测设前,先完成轨道线路中线、水平的贯通测量,误差调整闭合后,根据设计图设置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

整体道床施工标桩分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