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小地区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以云南省通海县兴蒙乡,纳家营为例一.摘要:农民在“十一五”期间衣食住行上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真正实现农民生活宽裕的目标,所以,“十二五计划”中已明确提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目标。
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探索新思路,对推进农村建设是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的。
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提高农民的素质,在农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农民群众自觉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文明新风尚。
让乡村政府和当地人民更加关注和重视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这两个要求。
能意识到“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思想基础,“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环境氛围。
注重农村基础教育、加快发展当地的特色文化、探索创新思维更快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新农村建设为当地人民带来的利益显而易见。
对当地人来说,在物质生活已保障的情况下,只有加大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才能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
调查背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可以促进五个要求目标的实现,而且可以从内部将五个要求连为一体,实现从内容到形式上的统一;能够推动农村生产发展;能够丰富农民的生活;能够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以及素质。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要提高农民素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这些都成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要求。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兴蒙乡是云南省唯一的蒙古族乡,公元1253年随忽必烈大军镇守曲陀关都元帅府落籍云南的蒙古族后裔,全乡5656人,97%为蒙古族。
虽然经历了7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仍然保留了特有的民族语言、民族服饰和生活习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素有“歌舞之乡”、“建筑之乡”的美誉,有独特的蒙古族歌舞、地会、民间舞蹈等活动,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兴蒙乡有非常丰厚的旅游资源,它越来越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越来越受到学者和游客的关注。
兴蒙乡通过开发作为精神生活中旅游这一块,不仅可以宣传当地文化、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更加为农民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利益。
兴蒙乡政府计划修建文化广场、翻修三圣宫等措施开展一切关于旅游业的发展,以那达慕节、鲁班节等传统节日作为旅游开发项目,进一步发展壮大甜瓜、红提产业,和斯贝佳公司联合,培育食用玫瑰花种植等形式来发展新农乡。
政府计划科技文化活动室一幢633.36㎡,投资41.17万元;浇筑活动场520立方米,投资18.2万元;公共厨房192㎡,投资9.6万元;舞台128㎡,投资4.48万元;党员活动室一幢633.36㎡,投资38万元;办公室一幢130㎡、投资7.8万元;简易门市13间448.4㎡,投资22.42万元;道路浇筑68立方米,投资2.38万元;水电、涵道设施安装投资7万元;供排水管网改造投资28.02万元;餐饮一条街12亩小宗地规划性建设,投资20.8万元;共计投资199.87万元,在2011-2013年完成。
可见兴蒙乡对于新农乡的精神文明建设十分重视,希望通过精神文明的建设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整治村容村貌;通过对农民的进一步教育,提高乡风文明的发展,保留民族文化和当地特色。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目的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
而我觉得农民的生活水平,最能体现出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事关全面建设小看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自从国家发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以来,我国农村的现状到底有了哪些变化?现在农民的生活到底有没有从政策中得到了切实的好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云南省玉溪市兴蒙乡。
身为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我们对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当地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还是最看重的。
基于这些目的,我们在当地进行了大量的走访和调查,初步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现状。
通过对当地村民和对乡政府领导的采访中我们也体会到了当地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领导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设施所做的巨大努力。
意义如今的大学不仅是教育和科研单位,它同时也肩负着对外界输出技术和思想的重任,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更是大学和社会交流的重要途径。
中央民族大学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最高学府,我们学校所做的社会实践对各地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一定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当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部分同学对社会实践的认识是不到位的,存在游山玩水的心理。
政府组织对此的重视也不够,不能给予有力的支持和配合。
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大学生拥有着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寒暑假期间进行实践,我们有着巨大的时间优势,不与学业相冲突。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也有着很强的知识和信息优势。
在成本控制上,我们也有着巨大的优势,不会给学校和当地政府照成额外的经济负担。
大学生作为知识性群体,我们虽然不能改变制度的运行方式。
但通过与群众的交流、法律援助、信息提供以及向政府提供合理化建议等方式,我们是能推动制度往更完善、更好的方向运行的。
三.调查研究兴蒙蒙古族乡位于玉溪市通海县凤凰山脚下,是云南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乡,有其近千年的历史和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情,有供奉着蒙古族三位圣人的“三圣宫”、“三教寺”、小海塘、民族风情园等大小景点20多处,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者,而且有着“南方高原蒙古族”、“歌舞之乡”、“建筑之乡”、“甜瓜之乡”的美誉。
加之它处于滇中交通要道和滇中旅游精品线上的兴蒙乡地方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潜力日趋显现(每年到兴蒙旅游的国外游客几千人,国内游客上万人)。
乡党委政府提出了“特色兴乡”发展战略,通过发展地方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施计划:2011--2013年完成。
兴蒙乡南方高原蒙古族历史文化展馆工程预算表兴蒙乡文化站在历史文化展览馆内的期氏宗祠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文化站建筑面积扩建后将达500平方米。
项目总投资30万元。
文化站项目工程预算表民族旅游文化广场实施投资计划以项目建设为契机,不断创新举措,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加强设施农业建设,促进农作物科学化、规范化种植,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广大群众的科技意识和综合技能素质。
建设内容:(1)实施旧村改造80户;(2)举办“百名乡土人才座谈会”、“农业科技讲座”10期,参加人员1280人次,新品种示种示范区60亩,进一步发展壮大甜瓜、葡萄设施农业;(3)争取与“斯贝佳”食品工业公司联合,培育食用玫瑰花种植50亩。
投资概算:旧村改造和特色生态农业设施建设投资550万元,其中,立项补助5万元,参与旧村改造农户自筹505万元,已安排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和“一事一议”项目计30中万元,其它自筹15万元。
实施计划:2012—2013年完成。
四.总结分析与建议虽然兴蒙乡和纳家营的经济以及新农村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也发现了其很多的不足之处,下面以所查阅资料对其发展的现状进行一定的总结与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一)兴蒙乡以及纳家营新农村现状:1.新农村建设具有滞后性兴蒙乡在近几年来积极大力的发展水果业,使农民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也出现了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情况,虽然乡里有两千多户人家,但富裕家庭与贫穷家庭具有交大的差距。
其二,由于是以水果业为发展行业,经常会出现瓜农亏本的情况,对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
而且其经济结构单一,经济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滞后性,无法真正的提高农民们的生活水平。
由于产品的单一,使其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处于被动的地位。
2.地区工业污染较大纳家营是以工业为主的乡镇,以钢铁为主要产品,这样的产品相对于农业来说具有较强的竞争性,但其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破坏环境的基础之上,破坏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是河流,农田,湖泊受到了极大的污染,在经济的循环上具有一定的阻碍性。
3.对历史文化保存力度不够兴蒙蒙古族在云南的历史已有750 年的历史,但在村寨中行走是已经感觉不到那种历史的味道了,可见为了建设新农村征用的土地,以及拆毁了的古建筑不计其数。
4.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文盲人数依旧很多,这是是在兴农建设中恒大的阻碍,这将对精神文明的建设缠身很大影响。
5.村容整洁始终不理想虽然卫生情况可以但是,在很多墙上还是会看到很杂乱的景象,在卫生的检查反面也有一定的疏漏,不能够即使的改善村子里的脏乱情况,清洁人员也较少。
(二)小城镇新农村建设情况1.精神文明建设没有没有受到很好的发展人正在以快脚步追求这物质文化的进步,而没有意识到精神文明的建设的重要性,大部分人以追求利益为目的。
盲目的破坏了环境,致使没能够拥有整洁的,和清秀的生活环境。
其二对文物的保护也没有大到预期的效果,很多珍贵的历史古迹多没有很好的传承下来(下图是手工师傅在为寺庙画花纹)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仅是人们的享受更是对历史文化,以及人文发展的一种保护。
2.缺发高素质的人才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知识第一生产了和主力军,由于小城镇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在高中以下,是的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有很大阻碍,由于文化水平的不高使得很多人们之享受与眼前利益的趋势,不能够很好的懂得精神的享受和对文化和历史的保护。
当今时代是人才的时代,没有人才无论做什么都无法前行无法成功。
人力资源作为一中特殊的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基础设施匮乏,文化队伍力量薄弱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很多的新农村中的基础设施都十分的匮乏,文化建设的力度十分的薄弱,我们很少发现能够供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
4.资金薄弱很难支持大规模整改计划长远但是不能够付诸于行动,计划整改的地方太多,时间较长,需要当地居民配合程度高才能完全实现整改计划。
资金不足、到款时间较慢这些都无疑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兴蒙蒙古族乡志兴蒙蒙古族乡志编委会编当代蒙古族简史黄淳主编云南省蒙古族历史简述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编基于特色产业发展的农村城镇话研究张晓露西北大学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j].小城镇建设,李明泉个人总结报告社会实践个人总结报告------王晓璇通海县兴蒙乡,这里是我生长的地方,这次我们的社会实践选择在了我的家乡,其实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