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分子聚合物应用于农药分散剂的研究

高分子聚合物应用于农药分散剂的研究


滴加完单体溶液,然后在20 min内滴加残余的引发剂溶液。最 后将温度升高5℃,继续反应l h,降温至40℃后,中和出料。
2作用机理
聚羧酸盐高性能分散剂是一种新型分散剂,具有许多突出 的优点,但其作用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观点。 2.1极性集团的表面活性 羧基(-C00H),羟基(一0H),胺基(一NH:),聚氧烷基(一0一R)n 等与水亲和力强的极性集团主要通过吸附、分散、湿润、润滑等 表面活性作用,使聚羧酸类物质吸附在农药分子表面,羧酸根 离子使农药分子带上负电荷,从而使农药分子之间产生静电排 斥作用并使农药分子分散。 2.2聚羧酸分子链的空间阻碍作用(即立体排斥) 聚羧酸类物质分子吸附在农药分子表面呈“梳型”,聚合物 分子吸附层相互接近交叉时,聚合物分子链之间产生物理的空 间阻碍作用,防止农药分子的凝聚,这是羧酸类分散剂具有比 其他体系更强的分散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2.3高效分散剂的分散机理 聚羧酸类高效分散剂的保持分散机理可以从农药的Zeta 电位的关系来r解。因其与农药分子的吸附模型不同,农药分 子间高分子吸附层的作用力是立体静电斥力,zeta电位变化 小。 在研究它对农药分散作用机理时发现,仅用DLV0理论解 释为离子间斥力,常与实验结果有很大出入。uchikawa和 T衄aka等人的实验结果说明,空间位阻效应可成功地解释聚羧 酸型分散剂对农药的分散作用机理,即高分子吸附于农药分子 表面,其伸展进人溶液的支链产生了空间位阻使粒子不能彼此 靠近,从而使农药分子分散并稳定。目前该机理普遍被接受。 Kjllosh妇等人在研究了分子质量相近、支链长度不同的聚合物
“西杂五号"小麦单产创陕西历史最高纪录
2009年麦收前。陕西省科技厅主持并邀请知名小麦专家组成小麦现场实收委员会.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 种专家张改生教授选育的杂交小麦新品种“西杂五号”进行现场实收,经过专家严格测产验收。O.33 hmz“西杂五号” 小麦平均单产达到633.2 kg/o.067hm2(不包括机械损失),该产量水平创下了陕西省有史以来小麦实打验收的最高记 录。表明该校在小麦品种培育领域取得了又一历史性突破。 现场实收委员会认为,在2009年我国黄淮麦区前期普遍遭受严重干旱、后期锈病、白粉和蚜虫严重、小麦普遍 减产的情况下,杂交小麦“西杂五号”以普通小麦大田管理水平获得高产令人惊叹,它为杂交小麦尽快产业化和大面 积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技术支撑,同时,也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杂交小麦的科研与生产。 据了解,“西杂五号”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改生教授采用杀雄剂途径从众多小麦良种中经过大量专一组培与 严格测评筛选培育出的一个高产、优质、多抗兼早熟的杂交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株高80一85 cm左右,0.067hm2穗数 为38—45粒,千粒质量为4247 kg。“西杂五号”目前已通过陕西省预审并完成国家区域试验,已在陕西、安徽、河南、 河北、湖北等省推广种植。 (支勇平J
展望
高分子分散剂的面市,在国外成功地推动了农药制剂、水
性化涂料、油墨、高性能水泥的工业化,具有极好的市场前景。 国内水溶性高分子分散剂刚刚起步,需要做好以下方面丁作, 以促进我国该产业的发展: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计算机技 术指导结构设计和工业生产;加强专业化和系统化研究,提高 应用技术开发水平,引人不同的功能性第三单体。促进高分子 分散剂多功能化和应用范嗣扩大;提高批次间的稳定性,改进 工艺技术,由间歇式生产向连续化生产转变.不仅可节省能耗 物耗、缩短生产周期,而且产品质量稳定。
文章编号:1673—阳7X(2009)07—0016—吧
高分子聚合物应用于农药分散剂的研究
山西汾河生化有限公司 山西省植保植检总站
摘要
张武杰 刘佑利
简要论述了高分子聚合物在农药分散剂上的应用,重点阐述了高分子分散剂聚羧酸酯钠
盐的结构、作用机理,讨论了该类分散荆的优缺点,并论述了聚羧酸分散荆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以 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高分子聚合物农药分散剂研究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9一06—17
【邮编】041609
【作者简介】张武杰(1977一),男,山西临汾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化工工作。
16耻拗IcEi摘 万方数据
2009.07B
总第170期
对农药等的温吸附后指出,具有长支链的聚合物有低的电位和 高的空间斥力,因而吸附后对农药的分散性能很好,但对农药 粒子的分散稳定性却不佳。笔者认为,支链过长可能导致已分 散粒子间表面支链的相互缠绕,反而造成粒子的凝聚。
中图分类号S48
分散剂能阻碍或防止分散体系中固体或液体粒子的聚集, 并使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均匀分散。分散剂吸附于油一水界面 或固体粒子表面,在粒子周围形成电荷或空间位阻势垒,有助 于防止农药粒子在调剂和储藏期间再度聚集。用作分散剂的一 般是具有多环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萘磺酸盐和萘磺酸 甲醛缩合物的钠盐、木质素磺酸盐等。而高分子分散剂(如聚羧 酸酯钠盐)在制备与应用时,因其具有吸附性能,使已分散的粒 子带电荷,并有较大的空间势垒等特性,显得尤为重要。 聚羧酸系有机材料目前受到广泛关注,它主要用于农药、 涂料及油墨中的颜料分散剂等领域,应用范围很广。究其原因, 与传统的分散剂相比,他们能在低掺量下赋予农药等高分散性 与稳定性。同时,工业萘价格上涨、萘系生产周期长、环境污染 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也使聚羧酸系分散剂的应用势在必行。 1

3聚羧酸系分散剂的优பைடு நூலகம்点
3.1
聚羧酸系分散剂的优点 同萘系、脂肪族、磺化三聚氰胺等分散剂相比,聚羧酸系分
散剂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聚羧酸盐高性能分散剂可以通过 调节分子结构,制备具有特殊性能和用途的超分散剂;合成高 分子主链的原料来源较广,单体通常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 马来酸、(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烯丙基磺酸 钠、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分子结构上的自由度大,外加剂制造技 术上可控制的参数多,高性能化的潜力大;聚合途径多样化,如 共聚、接枝、嵌段等。合成工艺比较简单,由于不使用甲醛、萘等 有害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2聚攘酸系分散剂的缺点 聚羧酸系分散剂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缺点,主要有以 下几点:产品性能的稳定性较差。在一定程度上,这一缺陷是 由于我国的农药品种太多、聚羧酸制备T艺不成熟造成的;在 复配过程中,对引气剂、消泡剂的选择性较强。通过试配实验及 使用经验可以发现,不同厂家、不同品睥的聚羧酸盐分散剂必 须通过大量的实验来选择合适的引气剂和消泡剂。这一现象主 要是由于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合成中,对聚合活性单体的选择性 很大,不同的生产厂家可能聚合时使用的单体类型及合成工艺 不尽相同,从而使得最终合成的聚羧酸分散剂在分子量、分子 量分布以及链结构等方面都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其本身 的引气性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万方数据
制备原理
聚羧酸盐高性能分散剂是由带有磺酸基、羧基、氨基以及
含有聚氧乙烯侧链等的大分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通过自由 基共聚原理合成的具有梳型结构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合成聚羧酸盐高性能分散剂所需的主要原料有:甲基丙烯 酸、丙烯酸、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羟乙酯、烯丙基磺酸钠、甲基丙 烯酸甲酯、2一丙烯酰胺基一2一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氧乙烯甲 基丙烯酸酯、乙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烯丙基醚等,在聚合过 程中可采用的引发剂为:过硫酸盐水性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 偶氮二异丁氰;链转移剂有:3一疏基丙酸、疏基乙酸、疏基乙醇 以及异丙醇等。 合成方法为:在配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滴液装置以及 回流冷凝管的圆底烧瓶中,通过水浴加热的方法缓慢滴加聚合 单体溶液和引发剂溶液,在选用聚合单体时,应充分考虑其竞 聚率的大小。反应温度可根据具体的反应单体类型来决定,一 般可以选择70℃.95℃区间内的温度作为反应温度。在l h内
目前,国外聚羧酸型分散剂有了商品化品种,相关基础理 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特别是将先进的仪器(如用对所合成聚 合物进行分子质量分级和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聚合物在 农药的吸附等),用于化学结构对性能影响和作用机理的研究, 使原先难以确定的许多化学结构信息具体化,研究结果趋于客 观和鼍化,对理想性能分散剂研制工作的指导作用也会更强。 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直到2000年以后, 人们才逐渐开始认识到聚羧酸盐分散剂的优越性,并开始了实 验室的初步研究。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及我 国农药外加剂研究者与高分子合成T作者进行跨行业的合作, 聚羧酸盐分散剂在这一领域已经全面代替了传统的萘系分散 剂.而且其制作成本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总的来说, 国内自主研发的聚羧酸盐分散剂无论是在品种的单一性方面 还是产品的稳定性方面,都还和国外,尤其是日本的一流企业 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相信通过我国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 我国与国外技术水平的差距会越来越小,不久的将来会生产出 高性能的优良分散剂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