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WM电机调速实验报告

PWM电机调速实验报告

PWM电机调速
——课程实验报告
题目:PWM点机调速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班级:应用电子技术(五)班
学号:0906020129
姓名:刘*
日期:2011-10-18
指导老师:陈*
目录
1设计的目的及任务 (1)
1.1课程设计目的 (1)
1.2课程设计任务 (1)
1.3课程设计要求 (1)
2 各部分电路设计 (2)
2.1总电路图 (2)
2.2锯齿波振荡电路 (2)
2.3锯齿波转方波电路 (2)
2.4输出放大级 (3)
3 各部分电路调试结果 (4)
3.1 R5、R6均不变时各级输出波形及数据 (4)
3.2 R6(103)电阻减小时各级输出波形及数据 (5)
3.3 R6(103)电阻上升时各级输出波形及数据 (6)
3-4 R5(203)电阻下降各个输出的波形及数据 (7)
3.5 R5(203)电阻上升各个输出的波形及数据 (8)
4 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9)
4.1 安装调试步骤 (9)
4.2 安装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9)
5 实验总结 (10)
6 参考文献 (10)
附件1 (11)
附件2 (12)
1 设计的目的及任务
1.1课程设计目的
1.学会用LM339及场效管设计一个电机调速电路。

2.知道如何调整电路利用其占空比调速。

3.熟练PCB制板等。

1.2课程设计任务
设计由LM339,场效管组合而成的pwm电机调速电路,并调节电路使电路达到最佳。

1.3课程设计要求
1.掌握脉宽调制PWM控制模式
2.进一步掌握制版、电路调试等技能。

3.要求用protel按照器件标准画出原理图。

2 各部分电路设计
2.1总电路图
图2-1 pwm电机调速总电路图
2.2锯齿波振荡电路
如图2-2所示R5、C1及运放组成锯齿波产生电路,通
过调节R5可调节锯齿波产生的时间常数(t=R5*C1),锯齿
波通过1脚输出。

(图2-2)
2.3锯齿波转方波电路
如图2-3所示反相端输入由前级产生的锯齿波信号,通
过与同向输入端的直流信号进行比较,通过调节R7调节占
空比,调整输出信号大小。

(图2-3)
2.4输出放大级
如图所示前置信号经过两个互补对称三极管进
行放大以驱动场效管,最后利用场效管放大驱动电
机,同时控制前置输入信号可调节输出电压控制电机
转速。

(图2-4)
3各部分电路调试结果3.1 R5、R6均不变时各级输出波形及数据
图3-11 6脚锯齿波输出波形图
图3-12 9脚输出波形图
图3-13 14脚波形输出图
3.2 R6(103)电阻减小时各级输出波形及数据
103下降时203不变即锯齿波波形数据不变仅9、14脚电压及输出发生变化,9脚电压上升,14脚输出占空比变大,输出电压增大。

图3-21 103下降9脚波形及数据
图3.22 103下降14脚输出波形及数据
场效管输出为:10V
3.3 R6(103)电阻上升时各级输出波形及数据
103上升时同上203不变即锯齿波波形数据不变仅9、14脚电压及输出发生变化,9脚电压下降,14脚输出占空比变小,输出电压下降。

图3-31 103上升时9脚输出波形及数据
图3-32 103上升14脚输出波形及数据
场效管输出为7.6v
3-4 R5(203)电阻下降各个输出的波形及数据
203下降时,R5(103)不变即9脚输出不变,仅6,14输出及输出电压发生变化,6脚电压下降,14脚电压增大,输出电压增大。

图3-41 203下降6脚输出波形机数据
图3-42 203下降14脚输出波形及数据
场效管输出为9.5V
3.5 R5(203)电阻上升各个输出的波形及数据
203上升时,R5(103)不变即9脚输出不变,仅6,14输出及输出电压发生变化,6脚电压上升,14脚电压减小,输出电压减小。

图3-51 203上升时6脚输出波形及数据
图3-52 203上升时14脚波形及数据
场效管输出为7.7V
4 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4.1 安装调试步骤
按照已经画好的PCB板,放置焊好电路,电路焊好之后,用万用表测量电路各级看是否短路,漏焊虚焊等!保证电路安装正确之后:
1、接通芯片15V电压,测量锯齿波电路是否正常,测量6脚电压看是否产生锯齿波波
形,有即为正常,如果没有则检查锯齿波发生电路是否正常安装。

2、接通5V电源,测量9脚电压,同时调节R6看9脚电压是否在1-5V之间变化,是,
即为正常,否则为错误。

3、1、2两步为正确后即可测量14脚电压,调节R5可调节14脚波形占空比。

4、14脚有电压输出后接上24V电源,测量场效管输出即可。

4.2 安装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电路安装比较顺利,也没出现什么问题,波形正常,就是可调电阻安装错误,把203安装到
了103上面,两个相反了,调换一下就没问题了。

5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结束了,本次实验比较顺利,基本解决了以前实验出现的一些细节问题,基本上了解了如何利用锯齿波转换正弦波,然后控制占空比控制电路输出电压,也知道了如何利用电路升压降压控制电动机旋转快慢,这次做板出现的问题还是主要是自己不够认真,自以为做的听好了,所以以后要改变这种想法,认真做实验。

6 参考文献
周雪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修订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
附件1(元件清单及封装)
Part Type Designator Footprint 0.33 R17 AXIAL11
1N4148 D1 DIODE0.4
1N4148 D2 DIODE0.4
2K R4 AXIAL11
2N2222A Q1 to-18
3.9K R12 AXIAL11
3K R2 AXIAL11 4.7K R8 AXIAL11 4.7K R6 AXIAL11 4.7UF C2 RB.1/.1
10K R13 AXIAL11
10K R14 AXIAL11
10K R10 AXIAL11
10K R3 AXIAL11
10K R7 POT2
10K R5 pot2
20K R9 POT2
22K R1 AXIAL11
47k R19 AXIAL11 100NF C3 RAD0.1
150 R18 AXIAL11 500K R11 POT2
CAP 33NF RAD0.1 CON1 J5 SIP1
CON1 J6 SIP1
CON1 J8 SIP1
CON1 J7 SIP1
CON1 J2 SIP1
CON1 J3 SIP1
CON1 J4 SIP1
CON2 J1 sip2
LM339D A1 DIP14 MOSFET N Q3 to-220
附件2(PCB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