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08-10-16作者简介:王玉英(1953-),女,新疆吉木萨尔人,昌吉学院外语系教授,主要从事英汉语言与文化对比研究。
汉英颜色词 黑 (Black)之国俗语义对比分析王玉英(昌吉学院,新疆昌吉831100)摘 要:汉英颜色词及其构成的词语都具有丰富的国俗语义。
这是汉英民族长期以来经过千百代人民生活实践而形成的。
在心理上有崇尚有禁忌;在语义上既相似又相异;在修辞上有褒有贬。
研究和发掘颜色词语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蕴涵的国俗语义,在跨文化交际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拟对汉语中的 黑 和英语中的 b lack 这两个对应词的国俗语义异同并存现象做一对比分析,以期对跨文化交际有所裨益。
关 键 词:颜色词;黑色(black);国俗语义;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H 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670(2008)06-0098-06一、引言颜色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无论是在大自然里或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颜色。
人们的实际生活与颜色密切相关,由此创造出许多颜色词。
这些词语经过人们长期使用,从而赋予颜色词以丰富多彩的国俗语义。
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
也就是说,语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民族文化背景,难以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
[1]黑 与 black 都具有丰富的国俗语义,有同有异,或同中有异,或一语有而另一语无。
运用颜色对事物进行具体描绘,不但使事物形象具有间接可视性,而且由于颜色词在人们心灵深处长期积淀,人们对它有一种共性感悟,以致什么颜色词一出现,便能体味出它象征什么,表达什么。
本文采取事实比较的方法,就汉语中的 黑 和英语中的 b l a ck 这两个对应词的国俗语义异同并存现象做一对比分析。
二、 黑 与 blac k 的国俗语义对比汉语中黑色是五个正色(青、赤、黄、白、黑)之一。
黑 的概念意义为 像煤或墨的颜色 。
在!说文解字∀黑部#中: 黑,北方色也。
火所熏之色也。
英民族语言中形容黑的常用语是 as b lack as coal (黑如煤), as black as i n k (黑如墨), asblack as soot (黑如煤烟/煤灰)等,其概念意义与 黑 是相同的。
一般认为,由于人类思维有同一性,且人类物质生产有其一致性,颜色词的命名和运用就有相似性。
所谓相似只是相对而言,完全的对应词语几乎是不存在的。
不同的民族由于历史文化、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心理因素、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因而对颜色的价值判断、所产生的联想意义在语言中的运用存在着差异。
(一)象征社会落后、政治腐败、没有希望黑色是煤黑火熏之色,昏暗无光,使人易联想到夜晚。
夜晚是黑暗的,白天是光明的,由此通过具体事物的特征产生了 黑暗 与 光明 的语义。
黑暗象征社会落后,政治腐败。
如魏巍!壮行集∀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一个备受凌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的中国,已经变成社会主义的光明的中国。
人们将 黑地昏天 用来比喻黑暗腐朽的社会。
如京剧!红灯记#第九场: 万丈怒火燃烧起,要把黑地昏天来烧塌! 类似的表达还有 黑暗的统治 、 揭露黑暗 。
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光明说成 黑漆一团 (亦作漆黑一团)。
如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 可是社会和家庭一样,依然到处发着腐朽霉烂的臭味,黑漆一团。
由于黑暗表示没有光亮,使人看不见,因此,黑暗又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民族文化色彩的语义 无希望 。
新浪体育报道: 奥运冠军塔伊特∀鲍曼前途黑暗 。
[2]讲述的是巴塞罗那奥运会5000米金牌第23卷第6期2008年12月平顶山学院学报Journa l o f P i ngd i ng s han U n i versityV o.l 23N o .6D ec .2008获得者塔伊特.鲍曼因涉嫌服用兴奋剂,德国田联执委会建议给鲍曼两年禁止参赛的处罚。
作为一个运动员,他的未来自然会受到很大影响,故而前途黑暗无望。
颜色的本质对每个民族是一致的。
由于对事物本质看法的一致性,易于引起相似或相同的联想,产生国俗语义的同义现象。
英语中 b l a ck (黑)与 w hite (白)相对,也象征 黑暗 与 光明 ,如I don∃t th i n k the future i s as b l a ck as that(我认为将来不会如此黑暗);You pa i n t a rather blac k p icture of the sit u ation.(你把事态描绘得漆黑一团。
)处于相似的感知,英民族也用black(黑)来表示无希望。
如 The future l o oks blac k. (前途黑暗,也译为前途暗淡。
)英语的这些表达与汉语的语义很相似,说明汉英民族观察问题的认识角度及文化心理存在相似性。
(二)象征悲哀、死亡、恐怖、灾难、痛苦与不幸L.R.帕默尔曾说: 颜色有一种很大的心理效果,黑色是悲哀和不幸的颜色,所以这个形容词用于发生悲剧事件的日子。
[3]的确如此。
黑 象征悲哀、死亡、恐怖、灾难、痛苦与不幸源来已久。
中国传统文化中,汉民族在葬礼时,死者的亲属通常臂挽黑纱或黑纱白字 孝 ,挽章是黑底白字,挽联是白底黑字,以此来表达对死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
这个习惯延续至今,约定俗成,久而久之, 黑 成为悲哀、死亡、恐怖、灾难的象征。
在绘画、文学作品和电影中黑色常用来渲染死亡、恐怖、悲哀的气氛。
如鲁迅!狂人日记#(1918):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
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
黑漆漆 一般用来形容非常黑、光线很暗。
这里颜色词 黑 与重叠词连用,使原有的语义内涵转化为更加形象的色彩,逼真地描绘出狂人所处的暗无天日的恐怖环境。
同时,给人以鲜明生动的视觉感受。
又如装在飞机上的记录飞行状况的密封仪器被称为 黑匣子 ,英语对应词是black box。
其实它的外壳是鲜艳的橙色,并非黑色。
之所以被称为 黑匣子 是由于人们开启并破译 黑匣子 往往是在空难发生以后,它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是深沉而可怕的,因此 黑 在这里象征灾难与不幸。
B lack (黑)在英民族文化中也象征死亡、绝望、悲哀、灾难、不幸等,这与汉民族对 黑 的感受相似,但有时在具体用法上有些差异。
英民族在参加丧礼时,一般身穿黑色丧服或佩戴黑纱。
而汉民族习惯上穿白衣,戴白花,臂挽黑纱,借以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和尊敬。
除表面服饰外,英民族语言中由 black 构成的词语来表达悲哀、灾难、不幸等语义的词语比汉语多。
如:blac k ti d ing(黑色消息,引申为噩耗),to go i n to the b l a ck(进入黑色,引申为哀悼),black m e m ory(黑色纪念,喻指对死者深切的怀念),b l a ck letter-day(黑字日,喻指不幸的日子), black spot(黑色地点,喻指灾祸频发地区,经济萧条区等),b l a ck m a il(黑色信函,喻指敲诈、恐吓、威胁对方的信),black m ag i c(黑色的魔术,即巫术)意味着恐怖和神秘,Black Death(黑死病)。
谚语 The black ox has trod on sb∃s foo.t 意为 某人遭受不幸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理解为 某人已到暮年 。
句中black ox(黑牛)是献祭希腊神话中宴王普路托和其他阴间魔鬼的牲畜,生活中常被当作灾祸、苦难、老年的象征。
[4]与基督教有着密切关系的Black F ri day指耶酥在复活节前受难的星期五,根据这一民族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英民族用 B lack Friday 指大灾大难、凶险不详的日子。
如果星期五又逢十三号的那一天,迷信者会尽量减少外出,以免灾祸临头。
此外,B lack F ri d ay现在常与 经济恐慌 联系在一起,与几个历史事件有关。
1869年9月24日,由于金融巨头古尔德(Gould)与铁路大王菲斯克(F iske)策划垄断黄金市场,结果这一天美国金价暴跌,证券市场一片恐慌,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不幸,恰逢这一天是星期五,故此人们把这一天叫做 B lack Friday (黑色星期五,不幸的星期五)。
[5]1873年9月13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又一次暴跌,紧接着发生了1873年世界经济危机,这一天也刚好是星期五。
自从这两次金融风波后,西方人士就把经济恐慌到来的日子称作 B lack F ri d ay 。
B lack 对英民族而言有着浓厚的宗教意味,如black-letter day(不幸的日子);Black Friday(黑色星期五);blac k ox(不幸,倒霉,年老);b l a ck m ass (黑色弥撒)等,这些词语所表达的语义在汉语里是没有的。
随着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日益频繁,汉英语言在不断发展,相互渗透。
受西方文化影响, B l a ck F ri d ay (黑色星期五)表示 经济恐慌 的语义引进了汉语,在报刊新闻中频频出现。
如!青年快报# (2004-04-10): 黑色星期五 降临沪深股市;!广州日报#(2007-07-28):全球股市迎来 黑色星期∀99∀第6期王玉英:汉英颜色词 黑 (B l ack)之国俗语义对比分析五 出现罕见暴跌。
均指股市大盘出现下跌,给股民带来忧愁。
现在任何一天只要股市一暴跌,或者遇到倒霉不幸的事,英汉民族都会用 黑色星期% 来描述。
语义自然而幽默,无需解释,大家都心领神会。
(三)象征坏、狠毒、罪恶由于 黑 本身的黑暗无光给人以恐怖的感觉,引起人们对 黑 的恐惧,必然使人们在内心深处产生对 黑 的强烈反感。
俗话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黑就成了坏之象征。
自古以来,人们常把 黑 与人体或动物某部分搭配构成一定国俗词语来表示 坏、狠毒、罪恶 等语义。
如 黑下水 。
下水 原指牲畜内脏,又臭又脏。
由于人们对坏事、坏行为的厌恶,常把 黑 与 下水 连用,喻指黑心肺,坏主意。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三章: 疤虎恨得咬牙: &这坏种肚里装这么一副黑下水!∃ 又如 黑手 (亦作黑爪)指罪恶之手。
用来指暗中进行阴谋活动的人或势力。
姚雪垠!长夜#一 于是,他们每个人的心被恐怖的黑手捏得更紧了。
再如 黑心 指(心肠)阴险狠毒。
!红楼梦#第三七回: 那个主儿的一伙子人见是这里裹的东西,又该使黑心,弄坏了才罢。
如今,人们又将 黑心 与具体事物相联系,如 黑心秤 、 黑心棉 等。
表达的语义更加明确,比喻非常生动形象,直观性强。
英语中 blac k 也表示 坏、狠毒、罪恶、邪恶 。
在经典芭蕾舞剧!Sw an L ake#(天鹅湖)中的黑天鹅代表邪恶、欺诈和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