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流基础》试卷(A)、判断题(每题2分,共20 分)得分评卷人1•不能将快递视为物流,快递主要针对小件物品,而物流通常是大件物品。
()2•生活中的外卖就是送餐,基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3 .生产企业实行运输外包肯定比自营运输好。
()4 .唛头(Mark)是指运输标志,一般印制在货物外包装上。
()应有的作用而得以生存。
()6. 物流系统的目标是整个物流系统的成本最低,物流系统的目标是一成不变的。
()7. 采购是供应物流与生产物流的衔接点。
()8. 供应是供应物流与社会物流的衔接点。
()9. 农业物流就是农产品物流,主要是将农产品由农村运往城市。
()10. 农产品不同于工业品的最大特点是农产品市场价值的很大一部分是在离开生产领域后得到提升,具有更大的加工增值潜力。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适用班级:考试时间:90分钟题号-一一■——二.——三四总分得分5.切断物流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的联系, 只要物流系统本身功能完备, 物流系统还是能发挥其得分评卷人1.( )一般不属于物流范畴。
A)物品物资实体的流动B)运输、储存、装卸、搬运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C)商品所有权转移后的商品实体位置转移D)非经济与社会活动的物资实体流动2. 下列()指的是现代物流。
A)logistics B)cargo C)physical distribution D)internal logistics。
3•货物运输的门到门运输通常采用公路运输方式,是因为()。
A)公路运输的灵活性大、适应性强B)公路运输的速度快C)公路运输的运量大 D )公路运输的运货种类多4. 各种运输方式之所以均有生存和发展空间,是因为()。
A )各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对象完全不一样B)各种运输方式的成本不一样C)各种运输方式的速度不一样D)各种运输方式均拥有自己固有的技术经济特征和优势,以及运输市场的多样性需求5•流体、载体和流向是物流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流体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其中自然属性是指()。
A. 流体根据政府部门的商品调拨计划形成的流动特征B. 流体具有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属性等特性C. 流体所体现的价值D.流体的价值系数6•流体的价值系数用()物资商品的价值表示。
A. 每立方米B.单位C.单件D.每单位7.()是指企业生产所需要的一切物料(原料、燃料、零部件、备品备件、辅助材料等)在供应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流动的一系列物流及其管理活动。
& ( )是采购流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它涉及了高质量物料和服务的确定和评价。
A.寻找货源B.选择和评价供应商C.供应商关系处理D.价格谈判9 •现代农业物流管理理念的首要目标是( )。
A )降低物流成本B )提升运营效率C )保障物流对象的质量D )实现顾客满意10•以下商品的物流活动,季节性与周期性特点最为显著的是( )A )大米B )洗衣机C )饼干D )家具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试简述企业第一利润源、第二利润源及第三利润源的主要含义?A.生产物流B.采购物流C.供应物流D.销售物流3.请简述包装的合理化措施。
4•为什么物流要实现信息化?5•如何正确理解第三方物流 ?2.试简述物流活动中,装卸搬运对环境有何影响?四、案例分析(共20分)日本自1956年从美国全面引进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后,下大力进行物流现代化建设,将物流运 输业改革作为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课题加以研究。
把物流行业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生命 线的日本,从一开始就没有忽视绿色物流的重要意义,除了在传统的防止交通事故、抑制道 路沿线的噪音和振动等方面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和控制外,还特别出台了一些实施绿色物流 的具体目标,如货物的托盘使用率、货物在停留场所的滞留时间等,以此来降低物流对环境日本绿色物流发展1989年,日本提出了10年内3项绿色物流推进目标,即含氮化合物排出标准降低3〜6成, 颗粒物排出降低6成以上,汽油中的硫成分降低1/10。
1992年,日本政府公布了汽车二氧化氮限制法,并规定了允许企业使用的5种货车车型,同时在大都市特定区域内强制推行排污标准较低的货车。
1993年,除了部分货车外,日本政府要求企业必须承担更新旧车辆、使用新式符合环境标准货车的义务。
另外,为解决地球的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各种问题,日本政府与物流业界在控制污染排放方面积极实施在干线运输方面推动模式转换(由汽车转向对环境负荷较小的铁路和海上运输)和干线共同运行系统的建构,在都市内的运送方面推动共同配送系统的建构以及提倡节省能源行驶等。
在2001年出台的《新综合物流实施大纲》中,其重点之一就是要减少大气污染,加强地球环境保护,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实现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建立适应环保要求的新型物流体系。
问题 1.分析日本是如何减少物流对环境的影响。
2. 结合日本绿色物流发展,谈谈你对绿色物流发展的趋势。
试造成的负荷。
订XXx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D )—般不属于物流范畴。
《物流基础》试卷(A)答案、判断题(每题2分,共20 分)1•不能将快递视为物流,快递主要针对小件物品,而物流通常是大件物品。
(x )2•生活中的外卖就是送餐,基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X )3. 生产企业实行运输外包肯定比自营运输好。
(x )4 .唛头(Mark)是指运输标志,一般印制在货物外包装上。
(V )5•切断物流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的联系,只要物流系统本身功能完备,物流系统还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得以生存。
(x )6•物流系统的目标是整个物流系统的成本最低,物流系统的目标是一成不变的。
(X)7•采购是供应物流与生产物流的衔接点。
(X )8•供应是供应物流与社会物流的衔接点。
(x )9•农业物流就是农产品物流,主要是将农产品由农村运往城市。
(x )10•农产品不同于工业品的最大特点是农产品市场价值的很大一部分是在离开生产领域后得到提升,具有更大的加工增值潜力。
(V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适用班级:报关与国际货运考试时间:90分钟XXx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D )—般不属于物流范畴。
A )物品物资实体的流动B)运输、储存、装卸、搬运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C)商品所有权转移后的商品实体位置转移D)非经济与社会活动的物资实体流动2. 下列(A )指的是现代物流。
A)logistics B)cargo C)physical distributi on D)intern al logistics 。
3. 货物运输的门到门运输通常采用公路运输方式,是因为( A )。
A)公路运输的灵活性大、适应性强B)公路运输的速度快C)公路运输的运量大D)公路运输的运货种类多4. 各种运输方式之所以均有生存和发展空间,是因为( D )。
A )各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对象完全不一样B)各种运输方式的成本不一样C)各种运输方式的速度不一样D)各种运输方式均拥有自己固有的技术经济特征和优势,以及运输市场的多样性需求5. 流体、载体和流向是物流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流体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其中自然属性是指(B )。
A. 流体根据政府部门的商品调拨计划形成的流动特征B. 流体具有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属性等特性C. 流体所体现的价值D.流体的价值系数6. 流体的价值系数用(A )物资商品的价值表示。
A.每立方米 B.单位 C.单件 D.每单位7. (A )是指企业生产所需要的一切物料(原料、燃料、零部件、备品备件、辅助材料等)在供应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流动的一系列物流及其管理活动。
A.生产物流B.采购物流C.供应物流D.销售物流8. (B )是采购流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它涉及了高质量物料和服务的确定和评价。
A.寻找货源B.选择和评价供应商C.供应商关系处理D.价格谈判9 •现代农业物流管理理念的首要目标是( D )。
A)降低物流成本B)提升运营效率C)保障物流对象的质量D)实现顾客满意10. 以下商品的物流活动,季节性与周期性特点最为显著的是( A )A ) 大米B)洗衣机C)饼干D)家具/、1•试简述企业第一利润源、第二利润源及第三利润源的主要含义?答:三个利润源侧重于生产力的不同要素。
第一利润源的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劳动对象(资源、原材料);第二利润源的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劳动者,(人力消耗,降低劳动耗费);在前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空间越来越有限的情况下,物流领域的创利潜力被人们所重视,按时间顺序称为第三利润源。
2.试简述物流活动中,装卸搬运对环境有何影响?答:装卸搬运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 )装卸搬运工具在作业过程中产生噪声污染;(2 )如果由燃料驱动,装卸搬运机械的运转将产生一定的尾气污染;(3)搬运工具行驶中由路面或搬运物产生的扬尘;(4)装卸搬运不当,商品体的损坏,造成资源浪费和废弃;废弃物还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化学液体商品的破漏,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
3. 请简述包装的合理化措施。
答:包装的合理化措施有:包装尺寸标准化、包装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包装单位轻薄化、包装成本低廉化、注意与其他环节的配合、有利于环保。
4. 为什么物流要实现信息化?答:实现物流信息化有以下好处:促使物流成本的减少、促使物流流程的重组、促使物流的标准化、促使物流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5. 如何正确理解第三方物流?答:第三方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第三方物流是合同导向的一系列服务第三方物流是个性化物流服务企业之间是联盟关系四、案例分析(共20分)得分评卷人日本绿色物流发展日本自1956年从美国全面引进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后,下大力进行物流现代化建设,将物流运输业改革作为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课题加以研究。
把物流行业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生命线的日本,从一开始就没有忽视绿色物流的重要意义,除了在传统的防止交通事故、抑制道路沿线的噪音和振动等方面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和控制外,还特别出台了一些实施绿色物流的具体目标,如货物的托盘使用率、货物在停留场所的滞留时间等,以此来降低物流对环境造成的负荷。
1989年,日本提出了10年内3项绿色物流推进目标,即含氮化合物排出标准降低3〜6成,颗粒物排出降低6成以上,汽油中的硫成分降低1/10。
1992年,日本政府公布了汽车二氧化氮限制法,并规定了允许企业使用的5种货车车型,同时在大都市特定区域内强制推行排污标准较低的货车。
1993年,除了部分货车外,日本政府要求企业必须承担更新旧车辆、使用新式符合环境标准货车的义务。
另外,为解决地球的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各种问题,日本政府与物流业界在控制污染排放方面积极实施在干线运输方面推动模式转换(由汽车转向对环境负荷较小的铁路和海上运输)和干线共同运行系统的建构,在都市内的运送方面推动共同配送系统的建构以及提倡节省能源行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