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立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立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立法历程

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国务院第11号文,仅供参

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第十七条条例第八条第二款第(三)项所称买价,包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在农产品收

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按规定缴纳的烟叶税。

第三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

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四)购进或者销售货物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运输费用的,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

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

我国合同制度的立法,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是,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在改

革开放以来,为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需要,我国陆续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也对合同制度作了大量规定,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后,这三部合同法的计划经

济色彩已显现出来,同时,由于三部合同法并存的弊端和冲突,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

发展,切实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于1999年颁布

和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同时,我国增值税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总分支机构所在地政府的财政利益是相互独

立的。如果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之间移送货物用于销售不作为应税行为,而是在最终销售时

才征税,就会导致税收在不同地方转移,使得货物移出地政府无法分享增值税收入,而货

物移入销售地政府多得税收,这种税收和税源相背离的现象不利于纳税人正常生产经营,

也不利于为地方政府及时足额筹集财政收入,容易降低征管效率。基于这两个原因,税法

明确了对相关机构之间移送用于销售的货物的行为视同正常的货物销售征税的规定。由于

增值税链条机制的作用,这项政策的执行并不会增加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一)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

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经国务院财政、税务主

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财政、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

机关申报纳税。

第八条记载资金的帐薄按固定资产原值和自有流动资金总额贴花后,以后年度资金

总额比已贴花资金总额增加的,增加部分应按规定贴花。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法律制定程序即立法程序,完整版

一、我国法律制定程序 即立法程序,是指有法律制定权的国家机关在制定、修改、补充或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步骤和方法。 我国的立法大致有以下几个基本程序,即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议案的审议、法律议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等阶段。 (一)法律议案的提出 法律议案的提出是指依法享有提案权的国家机关或个人向立法机关提出有关法律议案或关于制定、修改、补充、废止某项法律的建议。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30名以上联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军事委员会等有提出法律议案的权利。 (二)法律议案的审议 法律议案的审议是指立法机关对已列入立法日程的法律议案进行审查和讨论。我国对法律议案的审议分为专门委员会的审议和立法机关全体会议的审议两个阶段。 (三)法律议案的表决 法律议案的表决是指立法机关对于经过审议的法律议案进行表决,正式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活动。我国宪法规定,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的半数通过,宪法的修改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四)法律的公布 法律的公布是指立法机关将表决通过的法律依法定形式公之于社会的一个法定程序。我国《宪法》(1982年)第8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 二、我国宪法修改的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无论是启动修改宪法的程序、还是修改宪法的主体、方式都需要遵循严格的规定,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作为中国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国家组织和活动的总章程,是国家法制的自身基础和核心,所以修改宪法方式的规定必须考虑宪法的稳定性。宪法修改程序即是指进行宪法修改时的步骤与方式,从各国宪法规定看,一般将宪法修改分为五个步骤: (一)提案

新中国保险立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20天,即1949年10月20号,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标志着新中国保险事业开始起步,随后几年,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实行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合作社财产强制及旅客强制保险决定》、《船舶强制保险条例》、《公民财产自愿保险办法》等保险法规。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与1951年2月23日由政务院第73次政务会议正式通过并于同月26日公布,同年3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劳动保险制度的诞生。 1958年以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受到极“左”思潮严重干扰,错误地认为国内的任何风险都可以由国家和集体承担,保险事业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因此1958年12月,除了上海等个别以外,中国人保险公司停办了国内业务。“文化大革命”期间,除保留少量国内外保险业务外,我国事业全部停办。保险事业的停办,客观上使保险立法丧失了存在的基础,保险法制建设处于停滞状态,原有的保险法规事实上处于完全废止状态。 金融蓝皮书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保险业法制化进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经济建设全面恢复,保险事业也获得新生。1979年4月,国家决定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保险立法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该法第25条对财产保险合同做了原则性规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与保险有关的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保险法制建设的真正起步。1983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财产保险合同条例》,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专门调整保险合同法律关系的法规。该条例工五章三十二条,对保险合同的订立、变更和转让,投保方的义务,保险方的赔偿责任等作了规定,适应了当时保险业发展的需要。 1985年3月3日,国务院颁布《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专门调整保险业的立法。该条例共六张二十四章,对保险企业的设立、组织、资本金、偿付能力和保险准备金、再保险等事项作了规定。此后,当时的保险监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依据《保险企业暂行管理条例》,制定了一些保险监管规章和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992年11月7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对海上保险合同作了明确规定。该法第二十七章为海上保险合同,共分六节,内容包括对海上保险合同的一般规定、订立、解除和转让,被保险人义务,保险人责任,保险标的的损失和委付,保险赔偿的支付等,为我国海上保险事业的顺利发展及海上保险纠纷的正确处理,提供有力法律依据。 1995年6月30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步保险基本法,标志着我国保险立法趋于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借鉴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做法,放弃了我国过去保险业法与保险合同分别立法的做法,采用了保险业法与保险合同法合为一体的立法例,形成了一部较为完整、系统的保险法律。该法的颁布实施,为规范保险活动,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促进保险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全面的法律依据和有力法律保障。 2002年10月28日,为了适应我国保险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特

我国立法程序的不足和完善措施

我国立法程序的不足和完善措施 摘要:法律是一个国家为了维护其稳定发展而必须制定的行为准则,因此立法是极其重要的。由于我国的立法还处于初级阶段,有许多的不足,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立法程序,使我们能有法可依。 关键词:立法法律完善 第十二组 组长:王虹骄 组员:唐德财黄亮和晓梅倪立英李福艳周颖杨雁翕 法是社会意识的体现,属于上层建筑的地位,使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东西,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它的最终内容由统治阶级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我国的《立法法》是一部规定立法规则、确立立法制度的基本法律,涉及“立法权限”、“立法程序”、“法律效力等级”和“法律监督”四大问题。立法立法必须严格执行《立法法》的规定,坚决克服“立法不法”的现象。立法是法治的关键和核心,其目的在于合理配置立法权力,有效规范行政权力的运作,从而为公民权利的行使提供充分保障,实现公平、正义、自由、秩序等价值目标。实质意义上的法治不仅要求法的权威性和依法而治的法的工具价值,而且强调立法对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的追求、法的内容的合理性等法的实质理性。法治已经演进为一个综合概念,它融汇了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诸多价值观念,包含着法律至上、民主政治、权力制约、司法独立、立法等丰富的制度意蕴,其核心则是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几个世纪以来,法治理论与实践对政府权力予以高度关注,这与立法权力作用范围的广泛性、与人们生活联系的直接性密切相关。二十世纪以来,立法权在很多国家的权力结构中极度扩张的事实,不断提醒人们,对立法权力的制约是国家权力制约的重中之重。 在我国,立法尚处在初级阶段,立法程序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立法法治还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制度上都面临着挑战。因此,立法是一场深刻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变革。 (一)关于地方立法规划的编制过程 1、审批立法规划的主体不规范。立法规划的编制权是一种准立法权,因而应该由享有立法权的机关来行使。但是在地方立法实践中,立法规划往往是由主任会议研究确定,而主任会议依照法律规定并不享有立法权。这样编制出来的规划,由于没有经过常委会会议审议,民主性和科学性往往显得不够,执行过程中也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2、提出立法项目时缺乏充分的调研、论证。有关专门委员会或工作机构在决定立法项目的去留时,主要是依据人大常委会或者人大专门委员会在立法前期所作的立法调研,以及对该立法项目的基本政策、主要内容和相关措施的决断。但“立法调研的过程和结论,尤其是调研中有关公共政策的交涉、公共措施的协

立法过程

安全生产法立法过程 一般来说,一部法律的立法过程大致要经历以下阶段:首先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参加,通过调研、论证、协商,最终形成法律草案的送审稿上报国务院。接着,国务院责成其法制办对法律草案的送审稿进行研究、修改,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由总理签署提请审议的议案,报全国人大常委会。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国务院就法律草案所作的说明并进行初步审议。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召开会议,根据常委会审议意见和各地方、各方面意见,对草案提出修改意见,最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形成法律草案的修改稿。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召开会议审议,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法律文本以国家主席令的形式公布实施。 《安全生产法》经历了20多年才走完这一过程,负责牵头组织起草的单位也随历次机构改革由原国家劳动总局先后更替为原劳动人事部、原劳动部和国家经贸委。法案的名称也几经变化,由最初的《劳动保护法》、先后修改为《劳动安全卫生条例》、《劳动安全卫生法》、《安全生产法》、《职业安全法》,最后仍定名为《安全生产法》。20多年的立法过程大致如下: 198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原国家劳动总局牵头,组织起草《劳动保护法》,参加起草的单位有卫生部、有关工业部门和全国总工会。1987年5月,由原劳动人事部向国务院正式报送《劳动保护法(草案)》(送审稿)。在国务院责成原法制局进行研究、修改时,曾广泛征求意见,做了大量协调、修改工作,拟先以行政法规发布实施,遂将法案名称改为《劳动安全卫生条例》,在即将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查时,由于卫生部又提出不同意见,致使该条例被搁置起来。其后劳动部仍未放弃努力,积极配合国务院法制局(现改称国务院法制办)进行调研、修改,并根据新的形势,建议国务院法制局把《劳动安全卫生条例》改为《劳动保护法》。同时还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1994年,劳动部又组织起草了《安全生产法(草案)》报送国务院。这一期间卫生部也组织起草了《职业病防治法(草案)》(后改为《职业病防治条例(草案)》)。报送国务院。 1996年4月,国务院法制局和原劳动部领导共同商定,将正在审查过程中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例》、《职业病防治条例》和《安全生产法》三个法律、行政法规草案合并为一个《劳动安全卫生法(草案)》。由原劳动部组织新的起草班子起草,并于当年向国务院报送了新的《劳动安全卫生法(草案)》。但在国务院法制局进行审查过程中,主要由于卫生部仍对草案中劳动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职责分工有不同意见,坚持劳动卫生工作要单独立法,由卫生部门一家执法,致使这一法律草案胎死腹中。

我国新闻法立法过程回顾

新闻法立法回顾 ●1984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中国社科院新闻所新闻法研究室 ●1985《新闻法(试拟稿)》 ●1988、4《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法(草案第三稿)》 ●1988、1新闻出版署新闻法起草小组1988、6初稿 ●1988、2上海市宣传部新闻法起草小组 ●1988、7《新闻法(征求意见稿)》 ●1997新闻出版署《新闻出版业2000年及2020年发展规划》“到2010年新闻法制建设要建立《出版法》、《新 闻法》和《著作权法》为主体及其配套的新闻出版法规体系” 言论自由的内容 ●联合国人权宣言(1948) ●第十九条 ●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 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966) ●第十九条 ●一、人人有权持有主张,不受干涉。 ●二、人人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此项权利包括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而不论国 界,也不论口头的、书写的、印刷的、采取艺术形式的、或通过他所选择的任何其他媒介。 ●三…… 幻灯片21 言论自由内容 ●1持有主张 ●无内容、性质、价值之分 ●不得强迫接受某一主张 ●2表达、传播 ●信息的编写加工、传输 ●媒体自由/新闻自由 ●3接收 ●信息的收集(通过各种渠道) ●跨国界的媒体(卫星电视、互联网等) ●有权知道与公众利益有关的信息(知情权) ●(政府)信息公开 幻灯片22 言论自由 ●为什么需要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为什么重要?) 幻灯片23 言论自由理论 ●发现真理(marketplace of ideas) ●自治(self-governance) ●自我发展和完善(self-fulfillment and self-development) ●宽容(tolerance) ●当代言论自由的共识:民主 幻灯片24 言论自由宪法保障 ●国际公约 ●联合国人权宣言(1948)第19条

反垄断法立法历程

反垄断法立法历程 1994年由商务部负责起草和调研工作,被列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1998年再次被列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200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将该法列入十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 2004年国务院将该法列入立法计划。 2005年2月《反垄断法》又一次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列入立法计划。 2005年12月商务部称《反垄断法》修改审查已获较大进展。 2006年3月政协委员呼吁尽快出台《反垄断法》。 2006年6月反垄断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 2007年8月30日十届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反垄断法草案。 十三年磨一剑。昨天下午,被誉为“市场经济宪法”的《反垄断法》终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高票通过,并将从明年8月1日起施行。 《反垄断法》草案立法小组成员之一、中国社科院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张昕竹昨天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反垄断法》对于垄断行为的惩罚力度有所欠缺,而且赔偿力度也不够。 三种行为属垄断 反垄断法:下列行为属垄断行为,即: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 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 经营者集中是指以下三种情形:经营者合并;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推动经济发展有两个轮子,一个是产业政策,另一个是竞争政策。《反垄断法》的通过,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配套法规更加成熟,意味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开放。”公司法专家、严义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严义明昨天向早报记者表示。

立法程序

立法程序 第一节概述 ?一、立法程序的概念 ?立法程序:是有权的国家机关,在制定、 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法的 活动中,所须遵循的法定的步 骤和方法。 ?二、立法程序的分类、内容和范围 1、立法程序——成文法立法程序 2、内容和范围 (1)立法准备阶段: (2)在由法案到法阶段 (3)在立法完善阶段 (4)在立法过程的各个阶段 立法的一般步骤:“三读” ?“一读”,法案的提出阶段。“一读不辩论。” ?“二读”,审议和修改阶段,“二读不讨论细节”,只就法案的原则进行审议; ?委员会的审议,对法案细节的进行修改; ?报告阶段,议会大会对法案的修改稿进行修改、表决(采纳或否决修正案、是否提交三读); ?“三读”,定读,专门委员会向议会大会提出法案的表决稿,全院大会对法案的表决稿进行表决。 第二节立法议案的提出 一、立法议案和立法议案提出的概念 ?(一)立法议案的概念 ?(二)立法议案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二、立法提案权 ?(一)、立法提案的界定 ?立法提案(或法律议案、法案),是指享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组织或人员(以下简称为提案主体)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向特定的立法机关提出的关于制定、修改、废止某项法律法规的动议。

?其一、立法提案主体的法定性。 我国的立法提案权属于特定的国家机关和人员。 比如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的提议; 立法法第12条、13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立法法》第24条、25条规定:委员长会议、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国务院组织法、各级人民地方政府组织法以及民族自治地方法等都相应规定了不同的立法机关立法活动中享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和人员。 其二、立法提案程序的法定性 ?我国《立法法》第14条就规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法律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先向常务委员会提出。立法提案权人向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全国人大范围内的法律案,须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根据一定的程序审议以后,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由常务委员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做出说明,或者由提案人向大会全体会议做出说明。 其三、立法提案效力与内容的法定性 ?立法提案虽然是一种立法建议,但是它与一般的立法建议不同。对于一般立法建议的提出主体、提出程序、提出方式等,法律没有任何限制。任何机关、组织或个人都可以在自己认为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提出自己有兴趣的立法建议,这些建议可能有较大的社会价值,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是决策机关编制立法规划和形成立法决策的重要材料来源与参考因素。而立法提案中的立法建议主体,一般是由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立法提案中的立法建议提出后,立法机关一般负有必须接受和处理的义务,对其采纳与不采纳做出一些必要的说明。但对一般的立法建议立法机关没有此项义务。 (二)立法提案与立法规划的关系 ?一方面,立法规划确立的立法项目必须通过立法提案的形式进入立法议程,才能保证立法规划的实施和执行。另一方面,立法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立法提案的质量,影响立法提案能否被大会提交立法议程并进行实质性的立法工作。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立法规划包括争取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任期内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49件,分别是:宪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立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立法历程 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国务院第11号文,仅供参 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第十七条条例第八条第二款第(三)项所称买价,包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在农产品收 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按规定缴纳的烟叶税。 第三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 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四)购进或者销售货物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运输费用的,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 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 我国合同制度的立法,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是,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在改 革开放以来,为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需要,我国陆续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也对合同制度作了大量规定,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后,这三部合同法的计划经 济色彩已显现出来,同时,由于三部合同法并存的弊端和冲突,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 发展,切实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于1999年颁布 和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同时,我国增值税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总分支机构所在地政府的财政利益是相互独 立的。如果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之间移送货物用于销售不作为应税行为,而是在最终销售时 才征税,就会导致税收在不同地方转移,使得货物移出地政府无法分享增值税收入,而货 物移入销售地政府多得税收,这种税收和税源相背离的现象不利于纳税人正常生产经营, 也不利于为地方政府及时足额筹集财政收入,容易降低征管效率。基于这两个原因,税法 明确了对相关机构之间移送用于销售的货物的行为视同正常的货物销售征税的规定。由于 增值税链条机制的作用,这项政策的执行并不会增加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一)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 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经国务院财政、税务主 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财政、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 机关申报纳税。 第八条记载资金的帐薄按固定资产原值和自有流动资金总额贴花后,以后年度资金 总额比已贴花资金总额增加的,增加部分应按规定贴花。

食品安全法的立法背景及过程

论建立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 ----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一、选题依据 《食品安全法》是一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律。《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对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更好的理解《食品安全法》对我们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内容 《食品安全法》明确了分工负责与统一协调相结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地方政府负总责,包括垂直部门都要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施监管。 (一)食品安全法立法过程 阐述由三鹿奶粉事件引起的《食品卫生法》的修订以及更名为《食品安全法》的过程。(二)食品安全法主要内容 1、进一步明确了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 2、确立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 3、明确了统一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原则 4、进一步强化了生产经营者保证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 5、加强了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 6、加强了对保健食品的监管 7、明确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 8、加大了对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三)食品安全法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优化 1.企业成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2.多头分段监管格局有重大突破 食品安全法的制定工作立足中国实际,积极吸收国际先进经验,经过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一审、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第五次、第七次会议共四次审议,认真研究,集思广益,充分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

食品安全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研究方法 第四部分、论文进度 第一阶段:11-12月,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12月15日前把开题报告编写完成。 第二阶段:2010年1-3月中旬,完成初稿。 第三阶段:4月底定稿。 第四阶段:5月上旬,按要求装订,交指导老师批改。 第五阶段:论文答辩。 第五部分、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北京工商内参2009年1-10期 3.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9年1-10期

刑事诉讼立法的历史沿革

上古中世纪的刑事诉讼立法 近现代的刑事诉讼立法 背景资料: 1、17、18世纪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 2、意大利贝卡利亚1764年7月16日出版《论犯罪与刑罚》,系统提出了现代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罪行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刑罚人道化原则、无罪推定原则,主张废除刑讯。

二战后的各国的新动向 特点: 1、 改革本国的刑事诉讼法,强化人权保障成为刑事诉讼改革的主要趋向。

一、联大通过的国际人权公约:《世界人权宣言》(1948.12.10)《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 公约》(1966.12.16),确立了一系列刑事诉讼的基本国际准则,其总的精神是在国家追究犯罪者刑事责任的过程中,防止国家滥用权力,保障人权,实现司法公正 1、权利平等原则。 2、司法补救。 3、生命权的程序保障。 4、禁止酷刑或施以残忍的、不 人道的或者侮辱性的待遇或者刑罚。5、人身自由或者安全的程序保障。6、对所有被剥夺自由的人应给予人道或尊重人格的待遇。7、独立、公正的审判。8、受刑事指控的人由辩护的权利。9、对未成年人给予特别的保障。10、无罪推定。11、反对强迫自证其罪。12、刑事赔偿。 二、联大及其所属组织通过了一系列有关刑事司法的单项法律文书,规定了某一方面的准 则,将上述公约规定的内容具体化。 三、世界各地区根据《宣言》相继签订了人权公约:《欧洲人权公约》(1950.11.4)、《美洲人 权公约》(1969.11.22)、《非洲人权公约》 四、最新进展 为加强打击犯罪的国际合作,签订《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犯罪公约》(2000.11.15)、《反腐败公约》(2003.10.31)

我国的立法程序包括

我国的立法程序包括 我国的立法程序规范性法律文件全国人大提出法案享有提案权的主体: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一个代表团或者30 名以上的代表联名。 由大会主席团决定法律草案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审议法案1.听取关于法律草案的说明。 2.各代表团和有关专门委员会的审议。 3.法律委员会对法律案进行统一审议。 4. 通过审议结果的报告和法律草案修改稿。 通过法案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宪法的修改是以全国人大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公布法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法律签署公布后,及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和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登。 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全国人大各三审制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常委会组成人员10 人以上联名。 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法律草案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国务院有关部门报请国务院立项。

由国务院的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具体负责起草工作,也可以确定由国务院法制机构起草或者组织起草。 由国务院法制机构进行审查由委员长会议提请常委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法律签署公布后,及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和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登。 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 行政法规签署公布后,及时在国务院公报和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登。 行政法规采用决定制。 国务院总理根据会议组成人员在会上发表的意见,决定通过、原则通过、下次会议再审议或者暂不通过。 经部务会议或者委员会议决定。 由部门首长根据会议组成人员在会上发表的意见,决定通过、原则通过、下次会议再审议或者暂不通过。 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决定。 由省长、主席、市长根据会议组成人员在会上发表的意见,决定通过、原则通过、下次会议部门规章国务院部门内设机构或由法制机构审查者其他机构向该部门报请立项。 由国务院部门组织起草。

行政法规立法程序

★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 ★行政法规的权限:(哪些是属于行政法规的规定范围) 1、执行法律规定的事项; 2、执行宪法规定的国务院职权事项; 3、执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的事项 ★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称“条例”,也可以称“规定”、“办法”等。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制定的行政法规,称“暂行条例”或者“暂行规定”。 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行政法规的制定 一、立项 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每年年初编制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前,报送行政法规立项申请国务院法制部门把行政法规立项申请汇总研究,拟订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报国务院审批。 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在执行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二、起草 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可以确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一个或几个部门具体负责起草工作,也可以确定由国务院法制部门起草或组织起草。 起草部门向国务院报送行政法规送审稿,送审稿由起草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共同起草的,由该几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共同签署。 行政法规送审稿要同时带有说明和有关材料。说明应当对立法的必要性,确立的主要制度,各方面对送审稿主要问题的不同意见,征求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意见的情况等作出说明。有关材料主要包括国内外的有关立法资料、调研报告、考察报告等。 三、审查 负责审查的国务院法制机构。 1、国务院法制部门自己对行政法规送审稿的审查 2、国务院法制部门组织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政府、有关组织和专家意见,重要的行政法规经国务院批准,征求社会意见;实地调查研究,听取基层意见;可以组织座谈会、论证会,研究论证;举行听证会,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公民的意见。 3、对国务院有关部门对行政法规送审稿涉及的的主要制度、权限分工等有意见的负责协调,争取达成一致意见;达不成一致意见,将争议的主要问题、有关部门的意见及国务院法制办的意见,报国务院决定。 国务院法制办主要负责人对草案提出提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的建议;对调整范围单一、各方面意见一致或者依据法律制定的配套行政法规草案,可以采取传批方式,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直接提请国务院审批。 四、决定 行政法规草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或由国务院审批。审议草案的,由法制办或起草部门做说明。

中国立法过程中的非正式规则(1)重点

中国立法过程中的非正式规则(1) 一。引言 在西方的政治传统中,立法始终是政治剧场中最尖刻、最有分量和挑战性的角色。而此种意义上的立法理念于中国社会几乎完全是异质的东西,近代以来、更确切地说,自清末新政以来的立法实践尤添了诸多混乱。1949年国民党法制体系彻底崩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立法理念和实践遭到拒斥,剩下的只能依靠政党的政治影响力和意识形态重建新的立法制度。从一开始,当代中国的立法就不得不依赖中国共产党的看护,服从党的权威是不争的事实。“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也领导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首先表征了党作为法律乃至法制体系的缔造者身份。 伍德罗·威尔逊的《国会政体》对此问题的理解有相当参照意义。此书着重勘察了美国政体如何在实践中背离了宪法所确立的精致的平衡结构,最终演变为一个国会至上的政府,甚至于脆就是“国会常设委员会主席的政 府”(威尔逊,1986,p。58)。威尔逊强调,在检视任何政府制度时,主要问题在于查清那些真正掌握权力的人和基本的权力结构,仅仅依据权威性的宪法指南是无法令人满意的(威尔逊,1986,p。11)。正是在这样的研究中,产生了“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区分。前者意指政治组织的法定制度或法定结构,后者则表示政治组织在实际操作中的真实行为者及其遵循的“游戏规则”。长期以来,非正式因素在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始终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尽管对其确切涵义看法不一,“正式”一词确在很大程度上概括了中国政治的风骨。中国的政治体系距离制度化的要求还很远,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的约束。即使改革开放以来的正式化、制度化进程也只是局限在中下层官僚体制,而上层决策,尤其是高层决策,仍是高度非正式的(Dittmer,1995,p。19)。 立法不仅地处整个政治生活的关键环节,也是发生于上层乃至最高层的决策。就此而言,立法过程中的非正式规则对真实政治的折射是颇具典型性的。因此非正式规则为探究中国立法、进而中国政治本身提供了实质性的切入点。 本文所指的立法过程是广义的,不仅包括正式的立法机关(议会或人大)内部署的立法程序,而且力图真实地描述立法机关各种决策过程中内外诸努力之间的正式与非正式的相互作用(岩井奉信,1990,前言)。在此过程中,正如威尔逊对中国政体的考察所指示的,背离宪法性观定的法定权力的实际转移很可能不仅发生于正式的立法主体内部,如全国人大的立法权为重心向其常委会

中国立法五十年——1949-1999年中国立法检视(一)

上篇变故与转折:中国立法的历程 回顾中国立法五十年历程,可以瞥见:中国立法走过一条屡经变故,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的否定的道路。其间忽兴忽废,大起大落,直到近二十年才迎来转折走向稳定发展的新时期。而在这一新时期,它在稳定且较快发展的同时,亦几乎环环处处包含着有待改革完善的动因和必要性。 一矛盾的开端 如果把五十年中国立法分作几个大的阶段,1949-1956年可算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社会处于由极为落后的旧状况向当时人们所期望所追求的新社会转变的时期,亦即处于人们通常所说的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渡的状态。立法在当时那种异常复杂而变动剧烈的历史条件下,仍然获得较大发展和许多成就。但由于这一阶段中国立法的历史背景过于特殊,它的历史局限也尤其大。这是一个矛盾的开端。而就其主要倾向和主要状况说,是好的。 (一)新中国和新立法的诞生 宣告新中国和新立法诞生的盛会新中国立法的产生过程,是同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过程一致的。1949年9月在共和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现代中国立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首先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和新政权得以存在和运作的直接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接着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庄严宣布:废除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从立法的角度看,这次会议最辉煌的成就正在于,它以立法的形式同时宣告了新中国和新立法的诞生。 当时的执政党与立法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阶段挟民主革命的胜利之风,精神百倍地领导人民在广泛的领域取得伟大成就,对于法制,党当时也给予一定重视。1949年以来的五十年中,党专门就法制问题发布的为数不多的文件中,有两个是在1949年发布的,1949年1月1日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接管平津司法机关之建议》,同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与确立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另外,1949年1月14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主席名义发表的《关于时局的声明》也谈到法制问题。这几个文献虽然表明党当时在法制领域更多地注意司法问题,但都包含了党对立法的基本态度和方针:废除旧法律,代之以人民的新法律。这一基本态度和方针,对新中国立法的产生和发展显示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之后,党对普选的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给予相当重视。毛泽东主席出任宪法起草委员会主席,亲自领导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工作。1954年6月14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发表题为《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著名讲话。1956年党的八大还作出决议:“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巩固社会主义建设秩序。国家必须根据需要,逐步地系统地制定完备的法律。”[1] 新中国和新立法的两大盛举这一阶段,共和国历史和共和国立法史上有两大盛举:一为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一为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获得通过。早在1949年产生的共同纲领中,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国家最高政权机关

我国民事立法的历史发展与最新成就

我国民事立法的历史发展与最新成就 万一 一、绪言 近代以来,民法就是国家(或地区)的基本法律之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法对于保障公民和法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自清朝末年的法制改革肇始,我国已有三次大规模的民法典编纂活动,分别是在清末、民国和新中国。当然,仅就新中国的民法典制定情况来看,也已经历了三次,而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第四次。 1911年底,民法典起草工作完成,形成《大清民律草案》。该草案包括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共五编1569条。其中,前三编由日本学者松冈义正、志田钾太郎参与起草,后两编由中国人高种、朱献文等起草。这一法典大体上仿效德日民法,但未及正式颁行,清王朝就被推翻。尽管如此,这个草案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一方面,它在民国政府的民法典颁行之前实际上得到了施行;另一方面,它也对我国民事立法和民法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为后来我国民法典的制定打下了不错的基础,而且为我国学习借鉴国外法律知识开启了一扇大门,成为“睁眼看世界”的一部分。

民国政府以《大清民律草案》为基础,于1925年完成民法典草案的起草工作,形成《中华民国民法草案》(又称《第二次民法草案》),但最终未能成为正式法典。1929年,国民政府立法院设立民法起草委员会,1931年正式颁行《中华民国民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民法典。该民法典分为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五编,共29章1225条。同时,还颁布了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海商法等4部商事特别法。 1949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和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明确提出:“在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下,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应该废除,人民的司法工作不能再以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作依据,而应该以人民的新的法律作依据。在人民的新的法律还没有系统地发布以前,则应该以共产党的政策以及人民政府和人民解放军所已发布的各种纲领、法律、条例、决议作依据。在目前人民的法律还不完备的情况下,司法机关的办事原则应该是:有纲领、法律、命令、条例、决议规定者,从纲领、法律、命令、条例、决议之规定;无纲领、法律、命令、条例、决议规定者,从新民主主义的政策。”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十七条规定:“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这样,包括民法典在内的旧中国的六法全书都被废除了,《中华民国民法》就仅在我国台湾地区继续有效。

卫生立法历程

30年卫生立法历程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对卫生事业来说,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此启程。卫生立法始终伴随着卫生改革发展的脚步。它既是卫生改革实践的见证者,也是卫生发展成果的结晶。 卫生部卫生政策法规司汪建荣 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卫生立法是幸运的。因为,在整个国家法制建设中,它一直被摆在一个突出位置,是以改善民生为使命的社会领域立法的重点。卫生立法的作用也是明显的。每到卫生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总有新的法律法规应运而生,对卫生改革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保障作用。 30年立法经历了三个阶段 新时期的卫生立法从1978年起步,是以国务院的药政管理条例为标志,拉开了30 年卫生法制快速发展的序幕。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国的卫生立法经历了恢复重建、充实提高、完善发展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恢复重建卫生法框架为主 时间:1978年到1990年12年时间 重点:公共卫生、药品领域 意义:卫生立法起步快,起点高。《食品卫生法(试行)》等四部法律初步构建起了卫生法框架,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发挥了对法律的执行性、补充性作用,有的填补了法律空白。 这一阶段的卫生立法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为后来的卫生立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基础。 公共卫生立法主要涉及五大卫生,即传染病防治和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和放射卫生。药品立法主要涉及一般药品、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使用管理等。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国家曾出台了一批包括公共卫生和药品使用管理在内的卫生法律和行政法规,但在“文革”期间遭到了严重破坏。所以,这一阶段卫生立法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重建法律秩序。 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的卫生立法重在修订原有的行政法规并重新颁布实施。1978年,国务院颁布和批准颁布了《药政管理条例》、《麻醉药品管理条例》、《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1979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食品卫生管理条例》等,重新开始有序规范相应的管理及服务行为。

立法程序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立法程序概述 第二节提出法律案 第三节审议法律案 第四节表决法律案 第五节公布法律 第六节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程序 第七节制定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程序 立法程序是在立法过程中的立法确立阶段,立法活动所经历的先后次序和步骤,是一国立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的立法程序是享有法的创制权(或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行使制定法律、预算审查、质询、同意权等所有职权的程序。 中义的立法程序是指享有法的创制权(或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个人在制定、认可、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文件过程中的工作方法、步骤和次序。 狭义的立法程序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议会)制定、认可、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文件过程中的工作方法、步骤和次序。 立法程序的特点: 1、立法程序是法定的。 2、立法程序的主体是依法享有相应职权的国家机关或个人。 3、立法程序是立法过程中的步骤、次序。在严格意义上,立法准备阶段的程序不是立法程 序。 立法程序是依法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个人在立法时必须严格遵循的。 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 (二)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立法程序的种类: 1、依规范性文件是否法典化为标准可划分为成文立法程序与判例立法程序。在我国,立法 程序仅指成文法立法程序。 2、宪法立法程序与普通法立法程序。 3、一般立法程序与特别立法程序。 4、自主立法的立法程序与授权立法的立法程序。 5、立法机关立法的立法程序与行政机关立法的立法程序。 在我国,还有自主性立法的立法程序与实施性立法的立法程序之分。 立法程序的阶段: 提出法案、审议法案、表决通过法案、公布法

第二章 立法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立法的历史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立法产生的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和文化条件、从认可习惯法到制定成文法、封建制国家立法的本质特征和指导思想、资本主义国家立法的本质特征和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国家立法的本质特征和指导思想、从古代立法到近现代立法发展的若干规律教学重点与难点:立法产生的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和文化条件。各种不同历史类型国家立法的本质特征及立法制度。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节立法的产生 一、对立法产生的不同理解和解释 我国法学界对立法产生主要有两种不同理解: (一)有法就有立法,立法的产生就是法的产生,亦既法的起源;其中既包括人类社会最初认可习惯法的活动,也包括后来才有的指定成文法的活动 (二)立法产生于制定成文法。但其中又有不同认识: 1、立法始于古代成文法的产生 2、立法产生于近代 我们认为第二种理解中的前一种认识更为合理,即立法始于对成文法的制定。法的最初形式是习惯法,所谓的习惯法实质不是法,而是习惯,或者说就是社会中通行的具有普遍性、权威性的习惯做法;习惯法其实就是习惯规范,就是具有普遍性、权威性的习惯做法。习惯与法律是不同的,习惯法本身是不成文的、非正式的。而成文法是国家制定的,也就是说,国家产生以后,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权利制定并强制执行的社会规范称之为成文法。尽管成文法是为统治阶级实现统治意志而制定的,与习惯法有很大的区别,甚至违背习惯法保护公众平等利益的初衷,但是由于成文法有国家暴力作为特殊的强制保证手段,使它有恃无恐地逐步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和每一个领域。 第二种理解中的后一种认识认为立法是近代才产生的,认为中国立法的发生是由于接受西方民权潮流的影响,自秦汉以来的法令都出于君主一人之手,除君主的诏令外,别无法律,所以就没有“立法”可言。这种否认中国在近代社会之前存在立法,把立法仅看作晚近社会现象的说法,在方法论上的错误在于:它是以近代立法为模式,然后在先前社会寻找这种模式的影子,寻找不到,便得出先前社会没有立法的结论。按这种说法,也可以说近代之前不存在法,因为近代之前的法,一般也不是由近代社会所产生的议会或其他立法机关制定的,不合乎近代法的模式,也不能称为法。这种说法显然是非常片面的,我们应当看到,立法的

中国行政程序立法模式选择

中国行政程序立法模式选择 民主政治要求政府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必须有规范政府行为的行政程序法。我国目前行政程序法的状况怎样?如何加强、完善我国行政程序立法?我国行政程序立法应选择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法体模式以及建立哪些基本制度?本文作者就这些问题阐述了有关看法和主张。一、中国行政程序立法的现状 我国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行政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条例》、《行政监察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一系列规范政府行为、控制滥用权力、保护公民权益的行政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使我国向法治国家的道路迈出了一大步。 我国行政法的立法虽然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但相对于我国经济、民事和刑事立法来说,仍落后不少,相对于世界法制发达国家的行政法立法来说,更是存在着差距。这种落后和差距的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我国行政程序立法很不发展,不仅缺少全国的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而且很少单行的专门行政程序法律文件,行政程序的规定仅散见于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之中。这些规定很不集中,很不统一。而且有的法律、法规有相应的行政程序规范,有的法律、法规则仅有行政实体规范而完全没有任何行政程序规范。在现行几百上千件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文件中,较集中规定了行政程序的法律文件仅有下述几件:(1)198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2)1987年4月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3)1988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条例》;(4)1990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法规、规章备案规定》;(5)1990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行政监察条例》;(6)1992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7)1994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修订);(8)1994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行政复议条例》(修订)。分析我国整个现行行政立法和上述载有有关行政程序规范的各项法律文件,可以发现,目前我国行政立法,特别是行政程序立法,存在着下述问题: (一)重实体,轻程序。 现行行政立法多只注重解决行政管理的实体问题如行政机关的权限、职责,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行政行为的条件、标准等;而忽视对相应管理行为的程序予以规范,如对行政行为的方式、步骤、时限,行政机关的程序义务,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利等,有关行政立法中很少规定。 (二)重事后程序,轻事前、事中程序。 在现有行政法律文件中,行政程序规范多只涉及事后监督和救济,如行政监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而很少规定事前、事中的程序,如行政情报公开、事前听取相对人意见、制定行政决定,作出行政行为过程中举行听证,向相对人说明理由等。 (三)重保障效率的程序,轻权力制约和权利保护程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