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反应暗反应光合作用【学习目标】(4)分析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形成光合作用的概念,并能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
理解科学过程,领会技术(同位素示踪法)与科学的关系,学习科学家质疑、创新、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5)尝试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理解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自主学习】(三)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光合作用概念:是指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利用____能,把___________转化成储存能量的_____________,并且释放出________的过程。
2.探究历程:(1)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实验证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发现:只有在______________下,只有_____________才能更新空气。
1785年明确了:绿叶在光下吸收__________,释放_______________。
(3)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_______能转换成________能储存起来。
(4)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________。
①、饥饿处理:将绿叶置于_____数小时,耗尽其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遮光处理:绿叶一半________,一半_________________。
③、光照数小时:将绿叶放在光下,使之能进行光合作用。
④、碘蒸汽处理:遮光的一半____________,暴光的一侧边__________。
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________。
(5)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____________法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_____:①、用18O标记H2O和CO2,得到H218O和C18O2。
②、将植物分成两组,一组提供___________和CO2,另一组提供H2O和______________。
③、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检测植物释放的O2。
④、实验结果:只有提供_________时,植物释放出18O2。
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_________。
(6)卡尔文循环——卡尔文实验:小球藻提供用14C标记的14CO2,追踪光和作用过程中C的运动途径,结论: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的碳来自_______________。
(四)光合作用过程反应式:其中(2)表示的(五)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1.光合作用的强度的概念是。
2.环境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有。
(六)化能合成作用:(1).概念:能利用环境中某些_________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将______和______制造成储存能量的________的合成作用。
(2).典型生物:___________,能利用环境中______氧化生成亚硝酸(HNO2)或硝酸(HNO3)释放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
(3).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以及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都能将无机物(__________和____)合成有机物,这类生物叫______养生物。
人和动物不能直接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这类生物叫_______养生物。
【合作探究与展示】1.分析叶绿体中C3、C5、[H]、ATP的含量随环境中光照强度、CO2浓度的变化而怎样变化(升高或降低)2.光合作用的强度的含义及表示的方法(检测指标),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推测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探究:光质(不同波长的光)对水生黑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材料:黑藻,水,碳酸氢钠,大烧杯,100W聚光灯,不同颜色玻璃纸实验变量:_________________;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光照强度①原理:直接影响_____反应的速度,光反应产物[H]与ATP的数量多少会影响_____反应的速度,这是最主要的因素。
②绘制坐标曲线图,分析描述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找出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并分析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在图中标出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量并理解其与呼吸作用的关系,③生产上的应用:(2)CO2的浓度①原理:CO2是光合作用中___________反应的原料.②绘制坐标曲线图,分析描述光合作用随C02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找出补偿点、光饱和点、并分析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③生产上的应用:(3)温度原理:温度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特别是暗反应中______的催化效率,从而影响光合速率。
(4)水和矿质元素N:是合成__________必需元素。
缺N时就会影响它们的合成,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P:是合成_______的必需元素。
缺P时就会影响ATP等的合成,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Mg:是合成______的必需元素。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
水分还能影响_______的开闭,间接影响_______进入植物体,所以,水对光合作用有影响。
【限时训练】1.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2.下列关于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如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1与2均有选择透过性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均分布在3上C.光反应是在3上进行的D.暗反应是在4中进行的3.将一叶绿体研磨后,基粒和基质便释放出来,在去掉基粒后,只对叶绿体的基质照光,再通入14CO2可能出现的物质是()A.[H]和A TP B.含14C的淀粉C.含14C的三碳化合物 D.含14C的(CH2O)4.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 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D.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5.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能否进行有氧呼吸B.能否进行化能合成作用C.能否进行光合作用D.能否将外界无机物合成自身有机物6.右图表示在一定光照条件下,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量(a)与呼吸作用量(b)的影响曲线图(通过测定CO2量而获得)。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植物在25 ℃左右时,重量增加最大B.该植物在20 ℃与30 ℃时,重量增加相同C.该植物在40 ℃时重量减少D.该植物在25 ℃时,重量增加是在5 ℃时的8倍7.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B.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停止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8.下图为光反应、暗反应联系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物质;a 、b 、c 、d ;(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和[];(3)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变是:光能→→;9.光合作用暗反应中与CO2 固定有关的物质是( )A.水B.[H] B.ATP D.五碳化合物10.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B. 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 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11.关于光合作用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A.光反应需光不需酶,暗反应需酶不需光B.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C.暗反应才有(CH2O)生成D.暗反应中ATP水解释放能量,形成ADP和Pi12.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传递过程是( )A.光能→水→葡萄糖 B.光能→CO2→葡萄糖C. 光能→葡萄糖→淀粉D. 光能→ATP→葡萄糖13.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右图。
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II和I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B.光照强度为 b 时,造成曲线 I和 II光合作用强度羞异的原因是温度度不同C.光照强度为a~b,曲线 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光照强度为a~c,曲线 I、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14.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 CO2 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 CO2 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左移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右移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右移,b 点右移D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左移,b 点右移15. 下列有关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几个简单的实验,你认为哪一个的结果是不可能的 ( )A .将叶绿素的酒精提取液置于适宜光源的照射下5h ,加 碘液处理后溶液呈蓝色B .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的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并加碘液处理叶 片,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变成蓝色C .叶绿体色素的酒精提取液放于自然光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暗带)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光区域D .将经饥饿处理后的绿色正常叶片置于含有充足14CO 2的密闭透明的照光小室内,3小时后在叶内淀粉中可检验到14C 的存在16.右图示某植株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而变化的趋势。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曲线A 表示植物真正光合速率B .曲线C 表示植物有机物净积累量C .进行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酶的最适温度不同D .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产量17.下式表示细胞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过程只能发生在叶绿体中B. 乙过程只能发生在线粒体中C. 甲不可以表示化能合成作用D. 乙不可以表示无氧呼吸18.将情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 ,再光照1h (光强相同)组别一 二 三 四 温度/℃27 28 29 30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 -2 -3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3 +3 +3+1A .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B .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9℃C .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D .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1mg/h19.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光反应中被分解的物质是[ ] ,以分子状态释放到大气中的物质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