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剪纸教材校本课程
指教:
王佩香教材说明剪纸是一门传统的民间艺术,是对儿童进行美育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启迪儿童智力,开发儿童思维活动能力,即发儿童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有趣的是,孩子们对此非常感兴趣。
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
还子们喜欢以剪刀代替笔,把自己所见的、所想的剪出来。
寥寥数剪,团花、花边、蝴蝶、蜜蜂、花卉、鸟兽、人物等跃然纸上,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如醉如痴。
这本<<儿童剪纸>>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兴趣而研制开发的一门校本课程。
它吸取了我国民间剪纸的传统方法,从儿童思维的发展规律出发,从简、从易,将剪纸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运用到孩子们的游戏和学习中。
教材中较完整地归纳了剪纸的历史发展、技法的介绍、符号的识别以及余种纹样的折剪方法,以儿童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形象为主,造型概括、幽默、稚拙,特别适合家长辅导以及教师教学之用。
<<儿童剪纸>>意在通过动脑动手,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实现学习与游戏、想象与表现、实践与认识的结合,起到科学地开发儿童智力,创造性地深化儿童的知识结构,有效地开发儿童智力的作用。
教学实践证明,孩子在成人的指导下,不仅能
正确地使用剪刀,剪出生动有趣的形象,而且,还可以通过手部肌肉的锻炼,增强协调性、灵敏性,使孩子变得心灵手巧。
目录
1、剪纸欣赏-----------------------------(4--5)
2、剪纸的工具及技法介绍-----------------(6--7)
3、剪纸符号的识别-----------------------(8--8)
4、对称折叠剪纸-------------------------(9-10)
5、团花折叠剪纸-----------------------(1119)
8、剪纸热带鱼-----------------------—外形美、花纹美。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学会剪纸制作方法。
3、通过审美评价和集体创作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师创作的剪纸作品范画及示范用具。
学具准备:各种彩纸、剪刀、胶水等。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挂图)出示红“双喜”字。
师:这个字,大家熟悉吗?(熟悉)太熟悉了!这个“喜”字,也是老师带给你们的祝福:愿你们每一天都喜笑颜开!这个字谁会剪?(总结学生的方法)现在请用大家用最短的时间,最巧的手,把这双喜剪下来,好吗?(学生剪,老师巡视指导)(创设剪“双喜"这样一个情境,激起学生活动兴趣,让他们对课堂感兴趣,都跃跃欲试,渴望自己动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师:剪好的同学,请把双喜举起、(看一下)很多同学都已剪好,而且很漂亮!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剪的?老师归纳步骤:对!可以先把纸对折,画上线,再剪、 (折叠、画线、剪裁)。
因为喜也是轴对称图形,对折一次,画上一个喜再剪
下;对折两次只要剪喜的一半就可以了。
(生答师演示折叠双喜,以及喜字的其它形式。
)师板书课题:创意剪纸
二、动手尝试,探究体验。
1、教师出示剪纸的图片牛、蝴蝶、鸡,让学生认识它们的表现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欣赏,进一步理解它。
2、启发学生谈一谈这三个剪纸的外形特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它们的造型。
3、教师示范蝴蝶剪纸的剪法:①、把方形或长方形的彩纸对折,用铅笔画出蝴蝶形状(注意:这里只是画出半个蝴蝶的形状);②沿蝴蝶的轮廓线剪出外形;③把剪纸展开,对称的蝴蝶就成形了。
三、自主创作,大胆表现。
①让学生讨论,谈一谈自己的创作想法。
②教师讲述剪纸要求:利用你手中的纸,剪出一个美丽的剪纸图案。
③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制作,及时表扬好的创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作品展示,评述总结。
①教师将黑板布置成一个展览面,让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贴在上面展示。
②教师总结,归纳。
③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