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展管理专业实践报告

会展管理专业实践报告

会展管理专业实践报告会展管理专业实践报告作为当代的一名大学生,促进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为了让自己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社会暑期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经受风雨,见识世面,增长才干。

在今年奥运会的特殊时期,我们更要完备自己,融入社会之中,与时俱进,发扬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去感受这个社会所需,要为国家的强大而去做出自己的贡献。

广阔的社会,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年轻的大学生们。

找准自己的位置,激发对生活的热情,是人生的精髓所在。

莘莘学子们将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以他们所拥有的理论知识和拼搏精神,去展示新世纪大学生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风采。

这次学校所组织的活动,要求我们专业去光大会展中心参观,正逢是有关国际影像和摄影器材的展览会。

坐落于位于徐汇区腹地,周围也是交通便利,拥有众多重要场所的地区。

附近也有饭店提供专业人员的吃住问题。

在上海是颇具知名度的展览中心。

我们所参观的是西馆。

西馆是一座三层标准展馆,25000平米展厅面积可容纳1200个标准摊位。

展厅内中央空气压、给排水、电力、现代化通讯设施、国际互联网以及配合展览期间技术交流的会议室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

第一次踏进这么大规模的展览中心,首先进入我视线的展览馆,每间展览厅都被分隔成一家家所参展的公司或组织。

每家公司都有着自己的特色,纷纷拿出自家的产品给顾客进行介绍与使用。

相应的工作人员会对不同需求的顾客进行了解,同时也分发着广告,赠送的小礼品,对自己的品牌、产品进行宣传。

在这些展品之中,我也所见到了不少我国国内的品牌,可见近几年来,我国的科技也在飞速的发展。

展会间品牌与品牌的竞争,促进了国内外的交流,对产业也是最大的帮助。

这都使我大开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知识,了解了许多在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

在他们的认真讲解之下,学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的社会经验。

而我国的会展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应该跟着西方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缩小差距。

这次去暑期的个人社会实践,去了超市,做了两周的工作。

一开始什么都是陌生的,什么都不会。

但是万事开头难,什么事都要有尝试,都要开始,都要有经过,都要有失败。

我经历了在超市的工作之后,懂得了许多道理。

很多事情看起来很容易,但实际上与自己所想像的有很大的差距。

一个小小的超市的经营也不容忽视,不但需要有细心,还要有谋划,策略,总之,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周全。

觉得自己这次在我们那边的超市实习,增加了自己的很多见识与方法。

初次尝试经商的滋味,增加了自己的阅历。

家长的平时养家赚钱都是不容易的,而自己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希望不久能为家里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口头上说学习社会经验,其实还是想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应有的回报。

初次到超市工作其实很开心,学到的知识太多了,钱赚来真的很不容易,对于社会与人生,真的有太多无奈,可是我们没办法,就得努力。

我们也必须牢记“八荣八耻”,只要自己肯踏实肯做,总会有回报的那一天。

天真的以为五彩缤纷的世界原来是那么错综复杂。

可以说自己这次实践还是挺顺利。

在实践中,放下学校里的那种轻狂,家里的那种娇宠。

不要有太大期望,要一步步去完成,要抱有一颗平常心,乐观的去面对社会里遇到的不如意与挫折,把这当作是一种经历,一种成长。

我们要学会节约,学会珍惜,珍惜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乐观的心,其实面对生活就应该这样,只要有了拼搏,就算失败了那又怎样,至少这是一种成长。

作为会展专业的学生,对这个专业还是很有信心的。

XX 年的世博会就将在上海举办,面对这个即将举行的展会,我们还有很多的东西要学。

希望学校可以针对我们会展专业去更多的展会开眼界,包括新国际博览中心,光大会展中心,世贸商城,国际展览中心等。

毕竟有了更多的参观展会的经验,才能更好的融入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氛围之中。

面对一些有利于专业的东西,可以通知我们,及时的参与到其中。

大学生寒假会展公司社会实践报告一、实践目的:对于此次近半个月的寒假实践,尽管时间不长,但从中收获颇多。

我觉得本次寒假实践的目的如下:1、通过参与寒假实践,更多的与社会接触,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和经验,为即将到来的实习做好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准备工作。

2、想通过本次寒假实践工作,了解当前会展业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为以后进入这个行业作好充分的准备。

3、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更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通过亲自动手,强化自己的实操能力。

4、培养自己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实践内容:期末考试结束后的第二天,也就是元旦那天,自己通过朋友的介绍,来到了武汉的一家会展公司,并且在工程部工作。

这家会展公司主要是与大型的房地产公司合作,策划并执行丰富多样的各种节事活动,工程部主要负责各项活动的执行,而且工程部也可以承接各种各样的宣传搭建工作。

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1、安装拱形门、氢气球、灯笼。

元旦前夕,为了营造节日的气氛,应房地产公司要求,在元月1日之前安装好节日宣传道具。

我与另外两名同事于12月31日晚上8点开始安装,共花时5个小时,在安装的过程中,也会遇到种种困难,比如:在安装氢气球的时候风力很大,并且安装的位置还要自己到处寻找。

2、调试音响。

由于房地产公司要举办一次交谊舞会,于是我和另外一名同事被派到现场调试音响,刚开始以为调试音响很难,但在同事的指点之下,我便很熟练的掌握了调试音响的技巧。

并且通过一天的学习,我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调试音响的方法。

3、搭建舞台背景。

就搭建舞台背景而言,在学校里面也曾实践过,但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共搭建并拆卸舞台背景多次,并且,面积都比较大,而且搭建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但用的原理基本一样。

4、安装玻璃走秀台。

应一家婚庆公司的要求,让本公司安装玻璃走秀台,走秀台共由13块玻璃组成,每块玻璃重40kg。

安装走秀台很简单,主要是搬运玻璃要爬两层的楼梯,这是很费力的一件事。

但最终还是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

三、实践结果:本次寒假实践共历时13天,虽然时间不长,但对会展行业要用到的基本工具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通过自己亲身参与本专业的社会实践工作,对会展行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我觉得会展行业的确是一个“新兴产业”,同时也是一个“撒钱产业”,其中暗藏着很多的商机,它和一般的行业的很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按步就搬,而是随时都在变,因此,它对从事这个行业的人群来说就要求有很高的行业素质。

这次本专业的社会实践让我对会展行业充满了憧憬,也对会展行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通过参与本次寒假实践,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学问,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很多自己的专业知识。

我想从如下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总结和体会。

1、实践操作能力太差;说实话,我的两位同事都是没读多少书的,他们做事的方法和技巧都比我强很多,虽然说自己是一名大学生,但我觉得自己的实操能力的确是比较差,因此,我认为我们在学校就应该举办与会展专业有关的活动,只有自己亲手去尝试了才知道怎么做,所以说实践出真理嘛!2、商机遍地都是,但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可少。

我在这10几天的实践过程中主要是从事搭建以及拆卸方面,因此,我觉得这个行业有很大的商机,但工作也是比较辛苦的,就拿我做的事情来说吧,一般的做事的时间都不固定,如果说工程量大的话,有的时候会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也可能更长。

3、会展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再不仅仅是满足物质上的需求,而更加注重精神上的追求,因此就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

在实践的十几天的时间里,我看到了许多的会议、展览相关的活动,并且自己也亲自参与其中的策划与执行,本次实践,让我对会展行业的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

会展管理专业实践报告上个星期,我随班级参加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一次活动。

其实就是人才招聘会。

随着这次参观,我收获了很多知识,也获得了很多心得体会。

与其说是参加,还不如说是参观。

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招聘会,所以从总体上来说我本人是带着一份好奇之心的。

那天早上9点,所有同学基本到齐,一起去感受招聘会的氛围。

由于提前到达,我们在门外等了一会儿,这时也有一些应该寻求岗位的人也到等待进入。

一进入到会展中心里面,就可以看到到处都是摊位。

本以为人才招聘是一场竞争激烈的战场。

但本次招聘会却让我有另一番见解。

对于这次招聘会,我的看法如下:本次招聘会几乎不需要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人才,很多公司都只是招聘文秘技工、营销人员,90%以上的学历要求是大中专以上。

有部分岗位虽对身高、年龄、工作经验提出要求,但总的来说,对学历的要求低,岗位偏向于简单的操作、销售。

经过在里面一个近小时的观察,我发现,这里面没有适合我的公司或者岗位,也没有我所需要的。

关于本专业所涉及的旅行社与酒店招聘较少。

招聘会上人流虽然不少,但多数是大专及以下的,此外,除我校人员外,应聘者并不多。

总体而言,应聘者的专业水平不足。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虽然很对企事业单位招聘岗位很多,学历要求也在本科以上,但仔细看,所招的几乎都是经济类专业的人才(尤其是销售,几乎每个单位都招),极少涉及旅管专业。

虽然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招聘会,但也总结出不少问题。

同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出当今就业的一些问题。

第一,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变成一个结构性的困难而长期无法解决,以后会表现得越来越严重,而且还将因此降低大学生的谈判地位,引发其他严重问题。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特别是文科教育质量极为低下。

根本原因是教学内容的“全盘西化”,几乎不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现实,学生经过大学数年的学习之后,对于现实社会的状况仍然是十分隔膜,这也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就业。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与整个社会环境的变换有关。

今天的分配上完全短期化,福利安排的个人化和市场化,缺乏保障个人基本福利的整体利益安排和长期激励,严重不利于大学生就业早期的稳定性,使得就业单位和大学生个人之间的选择顺序无法吻合,造成严重的矛盾。

虽然有众多的原因存在,但我个人认为,大学生认为工作难找,竞争太激烈,自己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我们有更多的实践经验,能最快的将自己所学的理论与工作需要向结合,那么实践经验就不可能成为我们的绊脚石;如果,我们的学历不是停留在大专,而是由进一步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会被限制在竞争人数最庞大的范围,而可以脱颖而出;如果,我们能有长远的眼光,不奢望一步登天,我们就可以在合适的城市找到一份相对有保障的工作;如果,我们愿意在工作中从零开始,踏踏实实,我相信我们的人生不会停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