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师德教育故事:不忘初心 立德树人

师德教育故事:不忘初心 立德树人

师德教育故事:不忘初心立德树人
我们常说: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因此,我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定期开展师德学习,并要求老师们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严格要求自己。

在自己的岗位上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教师。

在上周五,很荣幸聆听了xx学校的柴校长主题为“初心不忘——与中心小学同事们谈为师心态”的讲座。

柴校长的讲座深入浅出,紧密的与实际工作相联系,为我校全体教师上了一次生动的师德教育课。

在本次的学习中,柴校长谈到的教师教育信念的话题,我反思自己平时的工作和现状,以下几点很值得自己去提升:
一、有一定的教育信念
1.教师要有豁达的生活状态。

智者说:人生需要一种态度,需要一种智慧,需要活得有一种高的境界,才能够真正的豁达。

人生才能活得更通透,活得更自在,没有负担的人生,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一种过程。

作为教师也是如此,而就自己的性格而言,在工作中总是瞻前顾后,特别到中心以来,总担心工作做不好,思想负担太重,想得太多。

所以才自己感觉前所未有的彷徨。

而我们要明白:有的时候退一步,相当于越过了千重山。

有的时候低下头,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仰头。

等你经历的事情多了,处理的事情多了,慢慢的你也就懂得了怎么做人,懂得了什么时候应该沉默,什么时候应该张扬。

2.扎实的专业知识。

教师行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

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不及时地补充知识,怎么能够控制好自己的课堂,怎么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浅薄无知。

”是的,如果教师专业知识不扎实,教学中必然会捉襟见肘,穷于应对。

那么,对一名好老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
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

才能担负教书育人的使命,适应时代的要求。

3.稳定的职业投入。

教师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就必须要加强学习,有稳定的投入。

一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学习,勇于创新,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二是要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作为课程建设共同体中的一员,有责任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有责任对自己的行动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积极地应对教育新思想、课程新理念、新方法。

教书匠的角色。

要以教育的科学推动科学的教
二、为师的底线——“两不”
1.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远不及成人,他们通常比成人更敏感、更脆弱、更经不起打击,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反应更为极端。

其实,那些学习不够好的孩子,或是表现不太好的孩子,他们也会对批评非常敏感,若是受到的批评过多,他们可能表现出回避、不在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