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种抢救药品

14种抢救药品

十四种抢救药品使用说明1.肾上腺素(1mg/1ml)【药理作用】α及β受体激动剂,增加体循环阻力和动脉血压,增加心脏的自律性和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加快,心肌需氧量增加;松弛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

在CPR中可增加心肌和脑的血流,增加灌注压, 可以通过气管导管途径给药。

【适应症】1. 心脏骤停:室颤、无脉性室速、心室停顿、无脉性电活动。

2. 有症状性心动过缓:作为阿托品之后的药物选择,可与多巴胺两者选其一。

3. 严重的低血压:用于起搏器和阿托品无效、低血压伴心动过缓或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合用时。

4. 过敏性休克、严重的过敏反应、重症支气管哮喘:应与大量输液、激素和抗组胺类药物联合使用。

5. 与局麻药合用,可以延长局麻药物的作用时间,减少局部出血。

【用法用量】1. 心脏骤停的静推剂量:复苏时,首先给予1mg,必要时可每3-5min给予1mg,每次给药后需再推入20ml液体,以加快药物进入中心循环。

或用生理盐水稀释后0.05-0.5ug/kg/min微泵静脉推注(2008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2. 较高剂量法:最大可至0.2mg/kg,可用于特殊情况(如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过量)。

3. 气管内用药:2-2.5mg稀释于10ml生理盐水。

4. 严重心动过缓或低血压:2-10ug/min静脉滴注,根据患者反应调节给药速度。

5. 过敏性休克:皮下注射0.5-1mg或0.1-0.5mg以生理盐水稀释到10ml缓慢静推。

6. 与局麻药合用,加少量于局麻药(普鲁卡因)内,总量不超过0.3mg。

【注意事项】1. 本品可引起心悸、血压升高,震颤、无力、眩晕、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出现室颤);2. 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可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和心肌耗氧量的增加。

3. 用量过大可引起血压突然上升而导致脑溢血:使用高剂量并不能改善生存率和神经系统4. 需微泵静脉持续给药时,在微泵出现“注射完毕”报警之前需准备好药物;5. 高血压、甲亢、冠状动脉疾病、洋地黄中毒患者禁用。

2.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2mg/1ml,含去甲肾上腺素1mg/1ml)【药理作用】1. 兴奋α受体--血管极度收缩,血压升高,冠状动脉血流增加;2. 兴奋β1受体--心肌收缩力加强,心排出量增加。

【适应症】1. 感染性休克;2. 急性心梗、体外循环、椎管内阻滞时引的低血压及CPR后血压维持;3. 消化道出血时局部止血用。

【用法用量】1. 感染性休克,常用剂量为0.03-1.5ug/kg/min,以5%葡萄糖或葡萄糖盐水稀释后微泵静脉推注(2006感染性休克指南推荐);2. 低血压:常用剂量为2-20ug/min;3. 消化道止血:8mg去甲肾上腺素加入100ml生理盐水口服或胃管内注入。

【注意事项】1. 本品酸性,pH3.0-4.5,不可与碳酸氢钠、氨茶碱等碱性药物同一路静脉进行输注;2. 药物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如果发生外溢,用酚妥拉明5-10mg溶于10-15ml生理盐水中,局部湿敷。

3. 本品可引起重要脏器器官血流减少,肾血流量减少,组织供血不足导致缺氧、酸中毒;4. 本品停药后,药效维持时间为1-2分钟;需微泵静脉持续给药时,在微泵出现“注射完毕”报警之前需准备好药物;5. 过量可出现严重头痛、高血压、心律失常;6. 用药过程中必须使用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心率、心律、中心静脉压、尿量。

7. 遇光和空气易变质,应避光保存,发现药液呈棕色,不可使用。

3.异丙肾上腺素(1mg/2ml)【药理作用】1. 作用于β2受体——扩张外周血管及支气管;2. 作用于β1受体——加快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传导速度。

【适应症】1. 症状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2. 对硫酸镁无效的顽固性尖端扭转型室速;3. β-受体阻滞剂中毒。

【用法用量】0.5-1mg用5%葡萄糖稀释后,以1-10ug/min微泵静脉推注,根据心率调节剂量。

【注意事项】1. 不用于心脏骤停的治疗及中毒或药物过量所致休克的病人(β受体阻滞剂除外);2. 可引起心律失常、心动过速,用药过程中必须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心律;3. 可增加心肌对氧的需求,从而可加重心肌的缺血,心绞痛、心梗、甲亢及嗜铬细胞瘤患者禁用;4. 本品静注后,半衰期为1至数分钟,需微泵静脉持续给药时,在微泵出现“注射完毕”报警之前需准备好药物;5. 不良反应有:口咽发干、心悸不安、头晕目眩、面色潮红、恶心。

4、阿托品(0.5mg/1ml,5mg/1ml)【药理作用】M受体阻断剂:1.抑制腺体分泌,缓解平滑肌痉挛;2.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可增加窦房结的自律性,改善房室传导,有利于停搏的心脏复跳。

3.散瞳。

4.兴奋中枢神经。

【适应症】1.是症状性窦性心动过缓病人的首选药物;2.对房室阻滞或室性停搏的病人可能有效,但对结下阻滞无效(如二度II型)3.对停搏、频率慢的无脉性电活动,可在肾上腺素素或加压素后考虑使用(2010年CPR指南中不建议常规使用)。

4.麻醉前给药;5.缓解内脏绞痛;6.有机磷农药中毒;7.抗感染性休克;【用法用量】1.停搏或无脉性电活动:1mg静脉推注。

如果停搏持续存在,可每3-5min重复一次,直至总剂量3mg。

2.心动过缓:每3-5min重复用0.5mg,总量不超过0.04 mg/kg(3 mg)。

某些特殊的临床情况,可缩短用药间隔(每3min一次)和使用高剂量。

3.急性冠脉综合征:美国心脏协会对STEMI(ST段抬高的心梗)的指南中推荐,对于ACS病人可每5min重复用0.6-1mgIV(总量0.04mg/ kg)。

4.气管内给药:2-3 mg用10 ml,注射用水稀释。

5.有机磷农药中毒:可能需要非常大的用量(2-4mg或更高的剂量)。

【注意事项】1.有心肌缺血、缺氧时应慎用,因其可增加心肌的需氧量。

2.避免用于地温的心动过缓者。

3.对于结下阻滞(莫氏II型)和新出现的三度传导阻滞伴有宽QRS波者无效。

此类病人可导致反向的心率减慢。

应准备起搏或使用儿茶酚胺类药物。

4.使用〈0.5 mg的剂量可能会导致反向的心率减慢。

5.本品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干、视力模糊、心悸、皮肤干燥、潮红、中枢兴奋症状、排尿困难、眼压升高;6.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高热者禁用本品;7.与甲氧氯普胺并用时,阿托品的促进肠胃运动作用可被拮抗。

8.非有机磷农药中毒用量超过5 mg时,即产生中毒。

急救口服阿托品中毒者可洗胃、导泻,以清除未吸收的阿托品。

兴奋过于强烈时可用短效巴比妥类或水合氯醛。

呼吸抑制时用尼可刹米。

另外可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5-1mg,每15分种一次,直至瞳孔缩小、症状缓解为止。

5、间羟胺(10mg/1ml)【药理作用】本品主要作用于α受体,收缩血管,持续地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也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正常人心输出量变化不大。

【适应症】1.防治椎管内阻滞麻醉时发生的急性低血压;2.由于出血、药物过敏、手术并发症及脑外伤或脑肿瘤合并休克而发生的低血压;3.也可用于心源性休克或败血症所致的低血压。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或微泵维持,将间羟胺20-100mg以5%葡萄糖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根据血压调整给药速度。

【注意事项】1.本品升压反应过快过猛可致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心跳停顿,过量的表现为抽搐、严重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2.静脉给药时药液外溢,可引起局部血管严重收缩,导致组织坏死糜烂或红肿硬结形成脓肿,应选粗大静脉给药;3.不宜与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肝素钠、氨茶碱等共同滴注,因可引起本品分解;4.需微泵静脉持续给药时,在微泵出现“注射完毕”报警之前需准备好药物。

6、多巴胺(20mg/2ml)【药理作用】可以激动交感神经系统的肾上腺素受体和位于肾、肠系膜、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的多巴胺受体而发挥作用,其临床效应与剂量相关:1. 小剂量(﹤5ug/kg/min)多巴胺主要作用于多巴胺受体(DA),具有轻度的血管扩张作用;2. 中等剂量(5-10ug/kg/min)以β1受体兴奋为主,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及心率,从而增加心肌的做功与耗氧;3. 大剂量多巴胺(10-20ug/kg/min)则以α1受体兴奋为主,出现显著的血管收缩。

注:既往认为小剂量(﹤5ug/kg/min)多巴胺还可以通过兴奋多巴胺受体而扩张肾和其它内脏血管,增加肾小球滤过率,起到肾脏保护效应。

但近年来国际合作研究提示,小剂量多巴胺并未显示出肾脏保护作用。

【适应症】1. 用于低血压(收缩压≤70-100mmHg)伴有休克症状和体征时;2. 作为症状性心动过缓的二线用药(首选阿托品)。

3. 作为洋地黄和利尿剂无效的心功能不全的二线用药(首选多巴酚丁胺)。

【用法用量】以5%葡萄糖稀释后,根据血压逐步调整剂量,最大速度不超过500ug/min。

【注意事项】1. 使用多巴胺前,需对低血容量患者进行充分的容量复苏;2. 根据患者反应逐步调整剂量,减量过程要缓慢;3. 对于心源性休克伴充血性心衰者,使用时要非常小心;4. 可引起胸痛、呼吸困难,大剂量时出现心悸、心律失常。

用药过程中必须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尿量,如出现心率增快、心律失常、尿量减少,应停药或减量;5.长期大剂量应用,可致外周血管过度的收缩,引起局部组织坏死;6.本品显酸性,不可与碳酸氢钠同一路静脉进行输注;7.静脉给药5分钟起效,维持5-10分钟,半衰期为2分钟左右,需微泵静脉持续给药时,在微泵出现“注射完毕”报警之前需准备好药物;8.嗜铬细胞瘤、血管闭塞性疾病、频繁室性心率患者慎用。

7、西地兰(0.4mg/2ml)【药理作用】1.正性肌力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2.负性频率作用,减慢心率。

【适应症】1.心力衰竭;2.快室率房颤、房扑;3.室上性心动过速。

【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0.2-0.4mg,以5%葡萄糖稀释到20ml缓慢静推,2-4小时后可重复使用,24小时总量1-1.6mg。

【注意事项】1.洋地黄中毒时,可发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视、绿视,以及心律失常如室早、房室传导阻滞、窦缓等;2.本品可引起低钾血症,用药期间密切观察钾离子浓度;3.洋地黄中毒、室速、室颤、心动过缓,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若伴收缩功能不全或心房颤动仍可考虑)、预激综合症伴房颤或房扑患者禁用;4.因可诱发心律失常,心梗患者24-48h内禁用西地兰(2008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与西地兰合用时,有发生心动过缓的风险,使用时密切关注心率的变化。

8、呋塞米(速尿,20mg/2ml)【药理作用】主要是抑制髓袢升支粗段对钠、氯离子的重吸收、导致水、Na+、CL-排泄增多。

【适应症】1.用于收缩压大于90mmHg(没有休克的临床表现和体征)的急性肺水肿的辅助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