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司考民法4—6习题与解析

司考民法4—6习题与解析

第四章民事法律行为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情形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甲将乙的手表据为己有B.乙订立遗嘱c.丙发明了一项专利D.丁家池塘的鱼因涨水流入戊家2.村民赖某与某信用社签订一份借款合同。

约定:若赖某种植棉花欠收,信用社则借给赖某一万元。

合同签订后,赖某游手好闲,疏于对棉花耕作管理。

结果棉花毫无收成。

赖某与某信用社的借款合同( )。

A.条件成就,信用社应履行义务B.条件成就,但信用社不必履行义务c.条件不成就,信用社可拒绝履行义务D.条件不成就,双方借款合同不生效力3.甲、乙订立运输合同,甲为乙运送一批货物,后甲因为车辆检修不能如期运送,甲遂委托同样为乙运货的丙,请丙告知乙需要延期运送,后丙因去外地送货,忘记告知乙该消息,致使乙因运输延期造成货物损失,则该损失应由( )A.甲承担B.丙承担c.甲和丙负连带赔偿责任D.甲和丙各承担一半责任4.甲去某浴池洗澡,洗浴后离开时被前台服务人员拦住,要求加收10元,理由是在甲洗浴时,浴池工作人员给甲擦了皮鞋,甲应交擦鞋费,甲拒绝,认为自己并未要求擦鞋,则( )A.基于无因管理,甲应付10元B.基于合同关系,甲应付10元c.基于不当得利,甲应付10元D.甲无须支付10元5.甲、乙双方约定:松花江一解冻,乙方租给甲一条渔船,甲、乙之间的租赁行为属于( )。

A.附消极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B.附积极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c.附始期的民事法律行为D.附终期的民事法律行为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6.一日凌晨,瓜农张老汉挑着一担西瓜进城出售,走到城郊一路口,被吴法、吴天两青年拦住。

吴法、吴天手持木棒,强迫张老汉以十分低廉的价格出让该担西瓜。

张老汉出于无奈,被迫同意。

为此,张老汉有权请求法院( )。

A.确认该买卖行为无效B.责令对方赔偿损失c.变更该行为,责令对方补齐差价D.变更该行为,但法院可依据案情,对该行为予以撤销7.关于附条件的民事行为中的“条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条件必须具有或然性,是将来不确定发生的事实B.条件具有未来性,是将来发生的,附有既成条件的视为不附条件C.条件具有合法性,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损害社会利益、侵害他人权利的事实,不能作为条件D.一方恶意阻止或促成条件实现的,不发生法律效力8.某机关工作人员王青峰看中了同事李小强的一套房屋,遂向李小强表示:我要购买你这套房屋,若不同意,我将检举你收受贿赂的行为。

李小强“做贼心虚”,无奈将该房屋以较低价格卖给了王青峰。

请问以下关于该买卖合同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显失公平B.乘人之危C.胁迫D.有效9.甲、乙二人是邻居,某日,甲对乙说,如果甲的儿子能考上省城的重点中学,甲的全家就要迁到省城去住。

乙听后对甲说,如果甲搬家,请求购买甲现有的住房,甲同意,二人遂达成房屋买卖协议一份,协议约定:如果甲之子考上省城的重点中学,则将其目前居住的私有房屋转让给乙,价款6万元。

后甲之子考上省城重点中学,但是甲考虑到省城花销大,且本地房价正在上涨,遂安排其子在本地中学就读。

乙得知后,遂诉至市人民法院要求甲交付房屋。

下列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与乙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B.甲与乙的合同属于附解除条件的合同c.甲的行为属于以不正当的手段阻止条件成就,因此,应当认定条件成就,合同生效D.甲的行为不属于以不正当手段阻止条件成就,故合同没有生效10.下列哪些合同不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 )A.杨某因为认为单位将分给自己一套房屋,因此就到商场购买了一些纯毛地毯,结果没有分到房屋,因此到商场以重大误解为由要求退货B.姚某与某食品公司签订一份供应牛奶的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对于是否应当送货上门产生争议。

于是姚某以重大误解为由要求撤销合同C.姚某与某汽车交易商签订一买卖汽车的合同,当时双方商定价格为10万元。

但是当第二天提货时,市场价格发生了20%的波动,姚某遂以显失公平为由,要求撤销买卖合同D.李某因为父亲生病,急需钱用,遂决定将家中祖传的字画一幅出售,于是找到文物贩子张某,对他说:“我父亲生病了,没办法,只好将这幅字画卖了,这幅字画实际价值为30万元,我10万元钱卖给你,帮个忙,怎么样?”张某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事后李某反悔,欲以乘人之危为由要求撤销合同三、不定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1.甲、乙二人均未婚,甲一直对乙颇有好感,后甲、乙二人达成一份协议:若乙与甲同居,则甲将自己的一辆标致207CC跑车送给乙。

此后不久甲、乙二人便同居,但乙向甲索要跑车时,甲却表示拒绝。

乙遂起诉到人民法院。

请问人民法院的哪些处理是合法的( )A.甲承担违约责任B.二人的协议无效c.跑车收归国有D.解除同居关系12.甲经营一副食小卖部,2006年4月,甲的朋友乙卖给甲两件“五粮液”白酒,2006年6月甲发现这批白酒均为假酒,但碍于情面,甲未找乙理论。

2008年7月,甲、乙因琐事争吵,甲遂旧事重提,到法院起诉,要求乙返还货款。

请问本案应如何处理( ) A.欺诈,但撤销权已过除斥期间B.重大误解,但撤销权的诉讼时效已经届满C.买卖行为有效D.买卖行为无效13.在下列民事行为中,不属于附积极延缓条件的是( )A.甲与乙约定:天下雨乙就租给甲一件雨衣B.甲与乙约定:甲的儿子考上大学,就将一间房屋租给乙c.甲与乙约定:若甲未调回本地,就将老家一间房屋卖给乙D.甲与乙约定:若乙将丙杀害,则甲将房屋一栋赠送给乙14.甲(9岁)向乙订购了一辆儿童自行车。

甲回家后将该事告诉父亲丙,丙对此表示同意。

第二天丙前去付款,但乙与丙素来不合,不愿意将车卖给丙。

请问如今甲、乙之间的买卖合同( )A.有效B.无效C.效力未定D.可撤销第五章代理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 )行为,构成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A.甲委托乙整理其书稿B.甲委托乙去银行为他结算C.甲委托乙电脑公司计算一项数据D.甲经理因公出差,指定乙为代理经理2.农民某甲去外地经商,将其青骡一头留给岳父某乙使用。

甲在经商地事业得意,已无返乡务农之意。

乙年事已高,青骡派不上用场,且需照料,乙既无力负担,又以为养而无用,颇不经济,于是将骡牵至集市出卖,由某丙以公道价格买得。

甲卖骡行为属于( ) A.无权代理行为B.无权处分行为c.表见代理行为D.超越代理权行为3.王教授因公去美国讲学三个月,临行前邻居李大爷托其在美国购买正宗丽声助听器。

三个月后,王教授带着替李大爷买好的助听器回国,得知一个月前李大爷去世,遂要求其子支付价款并取走助听器,其子以父亲已去世,助听器派不上用场而拒绝。

王教授的行为( ) A.经李大爷之子追认始有效B.属有权代理c.属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D.属无权代理,因被代理人死亡,代理终止4.甲公司经常派业务员乙与丙公司订立合同。

乙调离后,又持盖有甲公司公章的合同书与尚不知其已调离的丙公司订立一份合同,并按照通常做法提走货款,后逃匿。

对此甲公司并不知情。

丙公司要求甲公司履行合同,甲公司认为该合同与己无关,予以拒绝。

下列选项哪一个正确( )A.甲公司不承担责任B.甲公司应与丙公司分担损失c.甲公司应负主要责任D.甲公司应当承担签约后果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5.甲委托乙购买一部二手“三星”手机,恰好丙委托乙出售一部二手“三星”手机。

请问乙的下列行为属于滥用代理权的是( )A.乙代理甲购买了自己的二手“三星”手机B.乙代理甲购买了丙的手机C.乙代理甲从丁处购得一部“摩托罗拉”手机D.乙代理甲从戊处购得一部质次价高的二手“三星”手机,乙从中收取回扣6.甲委托乙采购茶叶,并给了乙一份无期限限制的授权委托书。

10月份,甲通知乙取消委托,并要求乙交回授权委托书,乙因故未交。

11月,乙以甲的代理人的名义与丙订立了一份价值10万元的茶叶订购合同。

请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丙能提供甲的授权委托书,乙的代理行为构成表见代理,甲应履行与丙的合同B.如果丙不能提供甲的授权委托书,乙的代理行为属于无权代理行为,若经甲追认可发生效力C.如果丙不能提供甲的授权委托书,丙可以催告甲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若甲在此期限内未作表示,视为拒绝追认D.若丙明知乙的代理权已终止而仍与之订立该合同,由此给甲造成损失,则只能由丙对甲承担责任7.甲是某家具店老板,某日顾客乙来甲店中购买家具,甲出价1万,乙觉得太贵,二人正在争执中,恰好有人找甲,甲去隔壁接电话,甲嘱咐前来看望他的朋友丙说,“请帮我看管一下店,我马上回来。

”甲出去以后,丙和乙砍价,最终以8000元的价格将家具卖给了乙。

甲回来以后,得知家具已经以8000元的价格被出售,觉得卖亏了,立即找到乙要求退款并取回家具。

下列说法正确是( )A.丙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乙可以拒绝返还B.丙的行为构成无权代理,甲可以要求乙返还c.丙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但买卖合同的效力未定D.丙的行为构成无权代理,买卖合同的效力未定,甲可以不予追认8.在下列行为中,( )不属于代理。

A.代订演出合同B.代书遗嘱c.代交电费D.代为收养第六章诉讼时效与期限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2001年4月1日,范某从曹某处借款2万元,双方没有约定还款期。

2003年3月22日,曹某通知范某还款,并留给其10天准备时间。

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A.曹某于2003年4月2日或其之后的任何时间起诉,法院均应予受理B.若曹某于2005年3月22日或其之后起诉,法院应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c.若曹某于2005年4月2日或其之后起诉,法院应裁定驳回其起诉D.若曹某于2005年4月2日或其之后起诉,法院应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2.甲于5月10日同乙签订保管合同。

5月12日甲将货物交于乙保管。

5月14日,该货物被盗。

5月25日,甲提货时得知货物被盗。

甲请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应于次年( )届满。

A.5月10日B.5月12日C.5月14日D.5月25日3.1996年7月10日,甲因过失致乙人身伤害,造成乙损失500元。

因甲生活困难,一直未予赔偿,乙也未请求甲赔偿,1998年元月10日,甲出外打工回家过年,赚了一些钱,主动向乙支付了500元作为赔偿金。

春节期间,村一政法大学生向村民进行普法教育,甲才明白该笔赔偿已过诉讼时效,此时( )。

A.甲有权要求乙返还500元的赔偿金B.乙接收500元属于不当得利c.乙有权接收该500元,甲无权请求返还D.乙无权接收,该500元应收归国家或集体所有二、多项选择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