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示波器技术性能的测试

示波器技术性能的测试


六、实验报告:



1. 实验数据填入表格,用通频带的测量数据在 方格纸上画出频率特性曲线。 2. 将外同步测量时的几种波形画出,对此作出 分析。 3. 在实验中,你对思考题中的问题是如何解决 的。
实验二:电压表波形响应 和频率响应的研究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四、实验步骤:

表1-2 扫描速度数据表
输 入 信 号 频 率
测得扫描 测得T所占水 选择开关指示 速度 平格数 扫描速度 周 期 =T/格数
相对误差
1K
2K
四、实验步骤:

5.测试通频带: 高频信号源产生正弦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中, 用超高频毫伏表测量输出幅度。改变正弦波频 率,保持有效值始终为0.5V,记录下不同频率 时,示波器荧光屏上的幅度值。注意在频率上 升到高端,荧光屏上信号幅度下降时,应适当 多读一些数据。将读得数据记入表1-3中,并 在方格纸上画出频率特性曲线。

2. 峰值电压表 峰值电压主要由峰值检波器、步进分压器、直流放大器组成。 目前,为了解决直流放大器的增益与零点漂移之间的矛盾,普遍 采用了斩波式直流放大器。利用斩波器把直流电压变换成交流电 压,并用交流放大器放大。到最后再把放大的交流电压恢复成直 流电压。斩波式直流放大器的增益可以做的很高,而且噪声和零 点漂移都很小。所以用它做成检波-放大式电压表,灵敏度可以 达到几十uV。 峰值电压表的一个优点是,可以把检波二极管及其电路从仪 器引出放置在探头内。这对高频电压测量特别有利,因为可以把 探头的探针直接接触到被测点。 峰值电压表是按正弦有效值来刻度的,即: a-电压表读数 Vp Vp-正弦电压的有效值 a V~ Kp-正弦波的波峰因素
四、实验步骤:
VDD PE EN Cr CP CD14526 QC A CF QA QB
„„ QH
74LS164
五、思考题:

1. 如何用示波器测量直流电源的电压? 2. 实验中所用的计数器是CMOS电路,对于输 入信号电压有什么要求?如何用示波器测量信 号源输出信号的大小,从而知道它是否符合 CMOS电路的输入要求?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5. 实验中用C185(CC14526)集成电路作分 频器。C185(CC14526)为可预置数的4位二 进制1/N计数器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6. 74LS164是8位移位寄存器,它的逻辑图,功能表 如下图:
输 清零 L H H H H 时钟 × L ↑ ↑ ↑ 入 A B × × × × H H L × × L QA L QAO H L L 输带宽度 频带宽度以3dB带宽定义;即输入信号幅度不 变,频率变化时,荧光屏上显示的幅度相对于 基准频率(中频段)幅度下降到 时对应的频率 范围。 4. 示波器面板上有“电平/触发极性(LEVEL/ SLOPE)”旋钮.转动该旋钮可改变触发信号的 电平,旋钮处于推入状态时为正向触发,拉出 时为负向触发。
四、实验步骤:

表2-2 DA22-A频率响应数据表
频率(KHz) 电压读数(V)
频率(KHz)
电压读数(V)
五、思考题:


1. 为什么当测量信号频率发生变化时,电压表 的测量值会发生变化? 2. 三种电压表各有什么样的优缺点。
六、实验报告:


1. 实验报告中应将电压表判别方法和判别结果 写明。对于DA22—A表,应用方格纸将其频率 响应曲线画出,找出频带下限。 2. 在实验中,你对思考题中问题的分析。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1. 电压表的波形响应 电子电压表有多种型号,按它们检波器的 不同,可分为均值电压表,有效值电压表和峰 值电压表三种类型。一般电压表都是按正弦波 有效值进行刻度的,因此,当被测电压为非正 弦波时,随着波形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此现象称为电压表的波形响应。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实验一:示波器技术性能 的测试
实验学时:3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示波器主要技术性能和功能。 2. 掌握示波器主要技术性能的测试方法。 3. 建立校正测量仪器的概念。
二、实验内容:


测试示波器的偏转灵敏度、扫描速度、频带宽 度和探头衰减比,体会示波器中同步和触发的 作用,学会用外同步观察波形。 涉及到偏转灵敏度、扫描速度、频带宽度、外 同步、内同步、移位寄存器、分频器等知识点。
T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4. 有效值电压表
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是指在一个周期内,通过某纯电阻负载所产生 的热量与一个直流电压在同一个负载上产生的热量相等时,该直流电 压的数值就是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在现代有效值电压表中,常采用热电变换和模拟计算电路两种方 法来实现有效值的测量。热电变换是通过一个热电偶实现的,当加入 电压后,热电偶两端由于存在温差而产生热电动势,于是热电偶中将 产生一个电流使得电流表偏转而产生读数。模拟计算电路是使用模拟 电路直接实现有效值电压表的计算公式来得到电路的有效电压。
四、实验步骤:

表1-1 偏转因数测量数据
输入正弦信号 有效值 测得偏转因数 显示幅度 选择开关指 = (格数) V p p 示偏转因数 /格数
V p p
相对误差
0.5V
0.1V
四、实验步骤:
4.测试扫描速度: 示波器的扫描速度开关置于0.2ms,扫描 微调置于校正(CAL),输入函数发生器的1KHz 方波。测出一个信号周期T所占的水平格数, 则可算出扫描速度=T/格数,与扫描速度选择 开关指示值(0.2ms)相比较,计算出相对误差。 记录在表1-2中。 将输入信号改为2KHz,扫描速度选择开 关置于0.1ms,重复上面的测量。
L C
QL Q U c / Em
反之, RL可忽略时QC=Q。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Q表组成与原理 Q表原理简图如图3-2:
如图中,左边的振荡器即是 高频信号发生器,它的输出 经分压电阻耦合到测量回路。 耦合电阻Ri 很小(约0.04Ω), 在Q 值测量中可以忽略。可 变电容器C 的损耗极小,所 以RC 亦可以忽略不计。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1. 偏转灵敏度的定义:在单位信号电压作用下,光点 在荧光屏上偏转的距离。它的倒数被称为偏转因数; 单位为v/cm、mv/cm或v/div、mv/div。 2. 扫描速度或时基因数 扫描速度的定义:在扫描电压作用下,单位时间 内电子射线沿荧光屏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单位为 cm/t、div/t,它的倒数是时基因数,表示光点在x方向 移动1cm或1div所需的时间,单位为t/cm,t/div,时 间t可以是s,ms或s。 示波器面板上扫描速度旋钮上有微调旋钮,当微 调置于校准位置时,扫描速度旋钮所指示的数值才是 实际的时基因数。
四、实验步骤:

表2-1 电压表波形响应数据表
信号源输出 波形 正弦 峰—峰值 5.66V XS2172 电压表读数 DA30 DA22-A
三角 方波
5.66V 5.66V
电压表型判断
四、实验步骤:

5. 测量电压表DA22—A的幅频特性(只测量低 频段)。调节函数发生器,使输出200KHz有效 值为2V的正弦波,用DA22—A测量其输出值。 然后逐步降低正弦信号的频率,幅度不变(可 用示波器监测),观察电压表指示对频率变化 的响应,并逐点记下电压表读数。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1. 谐振法原理 如图3-1中回路调谐在 谐振状态,则:
Em R 1 L c E Em U c m L R R c I
Q
L
R

1 R c
图3-1
U c Em Q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R R R ,其 式中 R是整个回路的电阻, 中包括了电感的损耗和电容的损耗。所以Q值 是谐振回路的 Q值。当 RC小到可以忽略时, 上面的Q 值就等于电感的 Q值,即


1. 研究不同检波方式的电子电压表在测量各种 波形交流电压时的响应。 2. 研究交流电压表的频率响应。
二、实验内容:


分别用平均值、峰值,有效值检波的电压表测 量函数发生器输出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电 压,判断各表的检波类型。测量一只电压表响 应于正弦波时的幅频特性。 涉及检波器、步进分压器、桥式直流放大器、 斩波放大器、电压峰值、有效值、均值、热电 偶、A/D D/A变换电路等知识点。
实验三:Q表的应用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1. 加深对谐振法测量阻抗原理的了解。 2. 学习Q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使用Q表测量二只电感器的Q、L、 值以及一 只 <460PF电容器的容量和一只 >460PF电 容器的容量,理解谐振法的原理。
四、实验步骤:

表1-3 通频带测量数据表
频率 f
显示幅度 V p p
四、实验步骤:




6. 用外同步方式和内同步方式观察移位寄存器的输出波形 (选做)。 CD14526接成十六分频状态,0c端输出;74LS164是 移位寄存器。用函数发生器400KHz信号作为时钟输入 (电路框图如下图),用示波器观察如下信号波形: ① 以0c(进位端)信号为外同步信号,观察C164的QA、 QB、QC、QD……的波形(分正触发和负触发二种情 况)。 ② 在内同步方式下,观察以上四个点和0c点的波形(正 负触发),比较分析二种观察方法。 ③ 用双线显示来比较0c点和其他各Q点的波形,观察不同 触发信号时波形的同步情况。
图3-2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