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科学和技术
▪ 世纪的中国已经拥有了产生英国式工业革 命的几乎所有条件,但接下来的几百年里,中 国为什么还是沿着一条自己原有的老路,始终 不能自发地产生资本主义工业革命?
▪ 换言之,世纪已经能够七下西洋的郑和, 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他身后,一个偌大的中国会 被几条铁船打得一败涂地;
▪ 中国为什么一直固守在农业社会,不能进 化到工业社会?
《九章算术》: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 体系的形成。
东 汉 的 《 九 章 算 术 》
《 九 章 算 术 》 英 文 版
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 巧
《九章算术》是数学知识的光辉的集成。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 一千多年的实践……土地的丈量、仓谷的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 税收、兑换率——这些似乎都是重要的实际问题。“为数学而数学” 的场合极少。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计算人员对真理不感兴趣,但他们 感兴趣的不是希腊人所追求的那种抽象的、系统化的学院式真理。
古代天文台
司天监—中国古代数学家天文家的摇 篮
▪ 司天监,官名。掌管观察天文,并推算历法。
▪ 中国历代多设置司天监,但名称不同。周朝 有太史,秦汉以后有太史令。隋代设太史监, 唐代设太史局,后又改司天台,隶属秘书省。 宋、元两朝有司天监;明洪武三年(年)改 称钦天监,清代循称钦天监 。
司天监—中国古代数学家天文家的摇 篮
▪ 有资料显示,明朝以前世界上主要的发明创 造和重大科技成就大约有项,其中中国项。
▪ 他列举了公元后世纪内中国完成的一百多项 重大发明和发现,大部分在文艺复兴前后接二 连三地传入欧洲,为欧洲文艺复兴准备了重要 物质技术基础。
李约瑟说“在上古和中古 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 持着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 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 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 序的基本因素之一。”
▪
药 王 孙 思 邈
李时珍《本草纲目》
▪ () ▪ 医生世家。岁考取秀才,三次乡试
未中,放弃科举,专心研究医药学。 年开始编写《本草纲目》,完稿。 历时余年,共卷,万字。达尔文称 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
李 时 珍
三、天文
▪ 天象记录—《天文志》:保存最完整的天象 观测记录
▪ 《左传》:“秋七月,有星孛入北斗”—哈 雷彗星(回归周期年)的最早记录()
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卷,篇。主 要论述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病因、诊断 等基础理论,兼述针灸、经络、卫生保健。
《黄帝内经》
奠 定 了 中 医 学 的 理 论
医 (圣 约张 )仲
景
▪ 张仲景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 确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 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 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 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 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 临床大夫的重视。
农学
▪ 中国古代农业发达,农业技术发展全面,无论是耕作 技艺、品种改良、水肥管理,还是各种农具的发明和 改进,都达到古代世界的先进水平。在不同的历史时 期,都有一些学者和官员重视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概括 和总结,撰写了大量的农学著作。我国古代农学著作 之多,为世界各国之冠,共有多种。现存最早的农学 著作是公元前世纪后期的《吕氏春秋》一书的《上 农》、《任地》、《辨土》和《审时》篇。
徐光启与利玛窦
二、医学
▪ 中医 ▪ 特点:辨证施治:阴阳、表里、虚
实、寒热 ▪ 头痛医脚—“人是一个整体” ▪ 理论:腑脏学说,经络学说 ▪ “四诊法” 切脉、望色 闻声、问
病
《黄帝内经》
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 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 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 四大主干学科:农,医,天,算 ▪ 四大日用技术:陶瓷、冶金、纺织、
建筑 ▪ 改变世界文明进程的四大发明:造
纸、印刷、火药、指南针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脉络
▪ 奠基于秦汉 ▪ 繁荣于隋唐 ▪ 鼎盛于宋元 ▪ 停滞、落后于明清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项目
发明过程
传播
影响
造 西汉:植物纤维纸
四、算学
▪ 《九章算术》是战国、秦、汉封建社会创立 并巩固时期数学发展的总结。
▪ 就其特点来说,它形成了一个以筹算为中心、 与古希腊数学完全不同的独立体系。
▪ 《九章算术》有几个显著的特点:采用按 类分章的数学问题集的形式;算式都是从筹 算记数法发展起来的;以算术、代数为主, 很少涉及图形性质;重视应用,缺乏理论阐 述等。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宋应星
《天工开物》书影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 法国的儒莲把《天工开物》称为“技术百科 全书”,英国的达尔文称之为“权威著作”。
▪ 世纪后半叶,乾隆设四库馆修《四库全书》 时,在江西进献书籍中,发现宋应星的哥哥 宋应升的《方玉堂全集》、宋应星友人陈弘 绪等人的一些著作有反清思想,因此《四库 全书》没有收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乾 隆以后,也再没有人刊刻此书,因此《天工 开物》在清代没有进一步流通。
中国的丝织、制瓷、冶金、造船技术很早就达到了世 界先进水平;明代朱载堉首创十二均律,后来被认定 为世界通行标准音调;中国医药学独树一帜…… 特 别是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曾 经改变了世界。直到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 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
▪ 甚至到清朝的乾隆末年,中国的经济总量 仍然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 《宋会要》:“至和元年()五月,晨出东 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 白,凡见二十三日”。—年(北宋)“超新 星”的记录—恒星演化的重要证据。
天文学
▪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天文观测 和历法。中国古代天文观测的连续性、资料 保存的完整性是世界绝无仅有的。
美国科学院弗里德曼 博士赞叹:“中国古代科 学的伟大成就,我们美 国人很难想象。拿天文 科学来说吧,中国有全 世界最古老、最丰富、 最完整的日月食、慧星、 太阳黑子、新星等详细 而精确的记录。三四千 年前,我们这里还是未 开化的原始森林,中国 大陆上已经出现精美的 天文仪器和完备的历法”
农学
▪ 农学著作 ▪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 ▪ 《陈旉农书》(南宋) ▪ 《农政全书》(明·徐光启) ▪ ——作物栽培,选种育种,耕作技
术,畜牧兽医,食品加工 。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
▪ —北魏·贾思勰全书卷,篇,万字。 ▪ 中国北魏综合性农书,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
专著之一。 《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秦汉以来我国黄
▪ 旉(ū )
元代《农桑辑要》: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农政全书》(明·徐光启)
《农政全书》(明·徐光启)
▪ 全书卷,多万字,分农本、田制、水利、农器、树 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门,除总结 自己种植粮食作物和棉花的成功经验外,还对水利 和荒政以较大篇幅进行了研究。他研究了中国历代 的荒年,甚至仔细研究了次蝗灾的具体情况。他认 为要彻底消灭荒年就要大兴水利,比如在大西北, 与其耗费运力从东南运送粮食,不如开垦西北荒地, 大兴水利,把大西北建成产粮基地。书中辑录了大 量前代和当时的文献,也提出作者的心得和见解, 是明代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译本书影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进行研究后发现,世
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 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后来被学术界命名为 “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 李约瑟认为,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 上最文明最发达的国家。
▪ 中国古代许多著名的天文学家、数 学家都在司天监这类天文观测机构 工作过。
▪ 如张衡、李淳风、僧一行、沈括、 苏颂、仪
浑象仪,也叫“浑象”、“浑天仪”,表示天象运转的仪器,类似现代的“天球 仪”。水运浑象仪,为东汉张衡发明,用漏壶滴水发动齿轮,带动浑象绕轴旋转, 并使浑象的转动与地球的周日运动相等,将天象准确地表示出来。
河流域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其取材布局, 为后世的农学著作提供了可以遵循的依据。 该书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和最完善的农学名 著,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对 后世的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
《齐民要术》
▪ [贾思勰像]
《陈旉农书》(南宋)
▪ 全书卷,篇,万余字。上卷论述农田经营 管理和水稻栽培,是全书重点所在。中卷叙 说养牛和牛医。下卷阐述栽桑和养蚕。陈旉 以前的农书,多为北方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业 经验总结,本书则为第一部反映南方水田农 事的专著;同时亲自务农而具有理论和实践 上的特色。
▪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 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 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 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药王孙思邈
▪ 孙思邈(或~)为唐代著名道士, 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
▪ 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他自 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宇, 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算筹
算筹的摆法
算筹计数
算筹的运算
算盘
算盘
▪ 《射雕英雄传》第 二十九回 黑沼隐女
▪ 只见长桌上七盏油 灯排成天罡北斗之 形,地下蹲着一个 头发花白的女子, 凝目瞧着地下一根 根的无数竹片,显 然正自潜心思索, 虽听得见有人进来, 却不抬头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 他说:“在公元三世纪到十三世纪之间(中 国)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 平。……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 代的欧洲,特别是在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关于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 由此,李约瑟博士提出了一个著名 的“李约瑟问题”,即为什么人类的近 现代科学首先产生于西方,而不是首 先产生于具有伟大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的东方,其中尤其是伟大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