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 4、失火罪 含义:指行为人过失引起火灾,造成致人重伤、死 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危 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特征:①客观方面,必须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 后果。 ②主观方面,行为人主观上是过失的。 《刑法》第114条规定: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 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总则部分 总则部分为1至9条,说明了《劳动法》的立法宗 旨、适用范围、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 的规章制度、国家发展劳动事业、国家的倡导、 鼓励和奖励政策,工会的组织和权利、劳动者参 与民主管理和平等协商以及劳动行政部门的设置。
(二)促进就业 提出了就业平等原则,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 16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业单位 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法行事闪保 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 5、行政处罚的种类:①警告;②罚款;③没收违 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④责令停产停业;⑤暂扣 或者吊销执照;⑥行政拘留;⑦法律、行政法规规 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 6、对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作了具体规定。限制人 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消防行政处罚的种类
• • • • • • 1、警告; 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和没收非法财物; 4、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停产停业; 5、责令停止执业(吊销相应资质、资格) 6、行政拘留。
(七)社会保险和福利 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 立社会保险基金。
(八)劳动争议 《劳动法》第十章对劳动争议发生后的解决途径、 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和诉讼以及合同争议的处 理作了明文规定。
(九)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 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 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 正。
(五)劳动安全卫生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标准,对劳动者 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用人单位负有劳动保护 的义务。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建(构)筑物消防员属于消防行业特有工种, 按照法律规定必须经过了规定时间的学习并通过 了消防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取得了职业资格 证书之后方能上岗。
(六)职业培训 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 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机构负 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鉴定。 我国将社会职业归入8个大类,66个中类,413 小类,划分出1838个细类(职业)。在册的消防 职业有:灭火员、消防抢险救援员、防火员、建 (构)筑物消防员、火灾瞭望员、其他消防员、 其他安全保卫和消防人员等7项共27个工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知识
• 一、《刑法》中与消防违法行为有关的罪责 • 有失火罪、放火罪、消防责任事故罪、危害安全 罪、危险物品肇事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等。
1、放火罪 《刑法》第114条规定:放火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处3年以上10以下有期徒刑。 第115条规定:放火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 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死 刑。
消防行政处罚的管辖
• 1、定义:是指公安消防部门之间对消防行政违法 实施消防行政处罚的权限分工。 • 2、分类:地域管辖、级别管辖、指定管辖、专属 管辖
行政处罚的程序
• 1、简易程序。主要适用于事实清楚、情节简单、后 果轻微的违法行为。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①违法 事实确凿,案情较为简单;②有法定依据;③符合法 律所规定的处罚种类和幅度。(对个人50元以下罚款 或警告、对单位处于1元以下罚款或警告。) 2、一般程序。除简易程序以外做出处罚所适用的程序。 包括立案、调查到证、说明理由和告之当事人陈述与 申辩权、做出处罚决定和送达五个步骤。
《行政处罚法》相关知识
一、《行政处罚法》主要内容
• 1、共有8章64条,由总则、行政处罚和种类和设 定、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 用、行政处罚的决定、行政处罚的执行、法律责 任和附则组成。 • 2、规定了行政处罚的三个程序。即简易程序、一 般程序和听证程序。 • 3、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 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给予的行政 处罚享有的权力。
《劳动法》相关知识
《劳动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 的独立部门。《劳动法》所研究的劳动是职业性 的、有偿的和基于特定劳动关系发生的社会劳动。 制定《劳动法》的目的在于国家通过法律来调整劳 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关系,以保护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立、维护和发展用人单位 与劳动者之间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从而促进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 2、消防责任事故罪 含义:指行为人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公安消防机 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 的行为。 《刑法》139条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 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告别 严重的,年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3、重大责任事故罪 含义:指从业人员由于不服从管理,违章操作,或 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或没有履行安全责任 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行为。 《刑法》134条规定: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 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 立劳动合同。
(四)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 劳动者有劳动的义务,也有休息的权利。确定工 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 劳动者的工资。
一、《劳动法》的渊源
1、《宪法》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 2、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有关调整劳动 关系的法律 3、国务院制定的劳动行政法规 4、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劳动规章 5、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 6、国际劳动公约 7、规范性劳动法律、法规解释
二、《劳动法》主要内容 我国现行的《劳动法》于1995年1月1日起实施。共13 章107条。包括:总则,促进就业,劳动合同与集体合 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 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 劳动争议,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
• 3、听证程序。是一般程序的特殊阶段,并不是所 有按一般程序处理的案件都必须经过听证程序, 对于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 数额罚款(对个人处2000元以下罚款,对违反边 防出入境管理人的个人处6000元以上罚款,对法 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的)以及法 律、法规和规章规定违法嫌疑人可以要求进行听 证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听证。
• 5、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 《刑法》第146条规定:生产不符合保障人身、财 产安全的国家标准的电器、压力容器、 易燃易爆 产品或者其他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 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以上不 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的产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 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下 2倍以下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