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摩擦起电
活动领域:科学领域
活动名称:摩擦起电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了解什么叫摩擦起电。
2、尝试做摩擦起电的小实验,观察静电现象。
3、激发幼儿对生活中静电现象的兴趣。
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
活动难点:让幼儿初步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
活动准备:塑料尺子一人一把、碎纸屑、厚卡纸、泡沫渣、碎线头、塑料棒、塑料梳子、毛线、海棉、气球等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播放刘谦变魔术的片段,引起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2、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准备了好多可以变魔术的东西(出示物
品),只要能完成老师的要求,小朋友就可以和刘谦叔叔一样
棒了,成为小魔术师。
(这个环节通过幼儿喜爱的魔术引出今
天的主题——摩擦起电)
二、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
1、提出实验要求:请小朋友想办法用手中的塑料尺子让碎纸屑站
起来,但是不能用嘴吹,不能用尺子扇,更不能用尺子打纸屑,还有就是尺子和纸屑之间要有一点点的距离,做实验时声要
轻,不要大声地喊。
(科学活动实验前,必须让幼儿清楚的了
解具体的任务及注意事项)
2、幼儿第一次实验:怎样用塑料尺子在不违背实验要求的前提下,
让纸屑站起来。
(围绕活动提出具体要求,让幼儿通过实验想办
法完成任务)
★教师根据幼儿表现小结,并示范实验。
(给幼儿说的机会,让幼儿充分讲述自己的发现;教师示范,引出静电现象)
3、幼儿第二次实验:除了在毛衣上摩擦能产生静电外,请幼儿再
实验除了跟毛衣还可以跟身体上哪个部位摩擦起电。
(让幼儿感
知摩擦起电现象)
★教师小结:摩擦起电现象。
4、幼儿第三次试验:怎样可以吸起更多的纸屑。
分组比赛,每组
摩擦不同的部位比比谁吸起的纸屑多。
(感知摩擦不同位置、摩
擦的速度快慢,所产生静电的大小也不同)
★让幼儿发现:摩擦速度慢产生的静电小,吸起的纸片就少反之相反。
在不同地方摩擦产生的静电大小也不一样。
5、幼儿第四次试验:请两名幼儿上前做实验。
(换不同的纸片,一
名幼儿是碎纸屑,一名幼儿是厚卡纸。
)
★让幼儿发现:摩擦产生的静电可以吸起小的、轻的东西,吸不起来大的、重的东西。
(让幼儿感知摩擦产生的静电能吸起
质量轻而小的物品)
三、活动小结:
静电的用途:静电对我们的生活也是有好处的,比如静电复印、静电除尘等等,就像老师现在可以用摩擦后产生的静电吸起桌子上的小灰尘一样。
静电的危害:生活中有很多摩擦起电现象,比如:脱毛衣时听见的声音、气球摩擦后会贴在柜子上等等。
可为什么摩擦身体会产生静电呢?因为空气很干燥,小朋友们又喝水少,当空气干燥雨水又少时,就特别容易产生静电。
因为静电很喜欢干燥的环境。
但是摩擦后产生的静电对我们的身体也是有害的,对于身体不好的老爷爷老奶奶还会引起心慌。
所以我们要多喝水,要尽量避免摩擦起电。
四、延伸活动:
今天小朋友们都成为了小小魔术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科学现象都可以变出小魔术,只要小朋友们愿意去观察。
老师这里还准备了好多的东西,小朋友们可以去试一试,看看还有哪些物品摩擦后可以产生静电,比如摩擦桌子,双手摩擦等等。
同时再看看产生的静电除了能吸起小纸屑还能吸起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