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

绪论一、名词解释内环境稳态兴奋与兴奋性动作电位静息电位阈强度正反馈负反馈二、选择题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B.组织液,C.血浆,D.细胞外液。

2、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

A.收缩反应,B.分泌,C.反射活动,D.动作电位。

3、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负反馈调节,D.自身调节。

4、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A.零,B.无限大,C.大于正常,D.小于正常。

5、在运动生理学中常用衡量神经与肌肉兴奋性的指标是()。

A.基强度,B.阈强度,C.时值,D.强度-时间曲线。

6、与耐力项目运动员相比,短跑运动员的时值()。

A.较长,B.较短,C.先短后长,D.无区别。

7、负反馈调节的特点是()。

A.维持生理功能的稳定,B.使生理活动不断增强,C.可逆过程,D.不可逆过程。

8、相对不应期是指()。

A.出现在超常期之后,B.兴奋性下降到零,C.测试刺激的阈值为无限大,D.兴奋性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9、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中,K+外流增大,膜电位出现()。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 反极化。

10、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K+内流,B.Cl-内流,C.Na+内流,D.K+外流。

11、听到枪声起跑属于( )。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反馈调节。

12、下列有关反应错误的叙述是()。

A.反应与适应都是通过体内调节机制来实现的,B.反应是当内外环境改变时,机体生理功能所产生的相应的暂时性改变,C.适应是在某一环境变化的长期影响下,人体功能与形态发生相应的持久性变化,D.反应和适应都是病理过程。

三、填空题1、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_____,它由_____构成,是_____与_____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

2、静息时,膜对_____有很大的通透性,对_____的通透性很低,所以静息电位主要是_____所____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3、可兴奋细胞产生兴奋的标志是_____。

4、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可提高机体维持_____的能力和对_____的耐受力。

5、刺激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条件是_____、_____和_____。

6、当人体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反应时,既要调节_____以完成一定的动作,又要调节_____以保持稳定。

四、判断题1、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是同时进行但相互独立存在的两个生理过程。

()2、人体中所有的组织均能在受到刺激的情况下发生兴奋和应激反应。

()3、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通常其理化性质总是稳定不变的,故称为稳态。

()4、将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生物电反应的过程及其表现称为反应。

()5、组织接受刺激后,由显著活动转为相对静止,或从活动较强转为活动较弱,称为抑制。

()6、与兴奋在同一细胞内传导相比,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都具有单向性特征。

()7、只要是阈下刺激就不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

()8、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也提高。

()9、在生理范围内增加刺激强度,引起组织兴奋所需要的刺激持续时间不变。

()10. 一切活组织都具有一定的兴奋性。

( )五、问答题1、刺激引起组织兴奋须具备哪些条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2、比较兴奋在细胞内与细胞间的传递特点。

3、为什么说兴奋与兴奋性是反应与适应的前提?第二章呼吸一、名词解释肺通气与肺通气量呼吸当量肺泡通气量肺活量通气/血流比最大通气量和每分通气量二、选择题1、肺部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称为( )。

A.呼吸,B.外呼吸,C.内呼吸,D.肺通气。

2、肺通气的动力来自( )。

A.呼吸肌的舒缩,B.胸内压的变化,C.肺内压的变化,D.气体的分压差。

3、肺换气的动力是( )。

A.肺泡膜的通透性,B.气体的理特性,C.气体的分压差,D.局部器官的血流量。

4、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

A.呼吸道阻力,B.胸膜腔密闭,C.呼气收缩,D.吸气收缩5、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 )。

A.外呼吸,B.肺换气,C.内呼吸,D.肺通气。

6、下列对肺活量的错误叙述是( )。

A.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B.深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C.等于深吸气量,D.肺总容量减去余气量。

7、肺的有效通气量是指( )。

A.肺通气量,B.肺泡通气量,C.最大肺通气量,D.肺活量。

8、基本呼吸中枢位于( )。

A.延髓, B脊髓, .C脑桥, .D大脑。

9、血液中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理化因素是( )。

A.缺氧,B.PCO2的变化,C.H+浓度的变化,D.温度的变化。

.10、缺氧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主是通过刺激( )。

A.延髓呼吸中枢,B.中枢化学感受器,C.长吸中枢,D.外周化学感受器。

11、CO2对呼吸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 )。

A.延髓呼吸中枢,B.脑桥调整呼吸中枢,C.延髓化学感受器,D.长吸气中枢。

12、下列评价肺通气功能最好的指标是()。

A.功能余气量,B.肺活量,C.补吸气量,D.时间肺活量。

13、定量负荷后有训练者呼吸变化特征是()。

A.深度增加较多,频率减少,B.深度增加较多,频率增加少,C.频率增加较多,深度未增加,D.频率增加较多,深度增加多。

14、有训练者在完成动力性定量负荷时动脉血压的变化是()。

A.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脉压减少,B.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适量下降、脉压加大,C.收缩压不变、舒张压不变、脉压不变,D.收缩压降低、舒张压不变、脉压减少。

三、填空题1、外呼吸包括_____和_____两个阶段。

2、尽最大努力呼气后仍留在肺内的气量称为_____。

3、通常,胸膜腔内的压力_____标准大气压,故把胸膜腔内压力称为_____。

4、正常成人男子汉肺活量约为_____,第1、2、3S末的时间肺活量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

5、体内O2和CO2的交换是在_____与_____之间和_____与_____之间进行的。

6、气体交换的动力是_____,气体交换的方式是_____。

7、正常人安静时通气/血流比值约为_____,运动强度过大,其值变大,这种变化可使气体交换效率_____。

8、剧烈运动时,由于体温升高,气体扩散的速度_____。

9、氧运输系统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四、判断题1、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2、呼吸全过程包括:外呼吸、血液对气体的运输和内呼吸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3、呼吸过程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呼吸肌通过舒缩活动来实现的。

()4、运动时,憋气时间过长,可引起胸内负压过大,从而造成静脉血回心障碍,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昏眩。

()5、潮气量是指每次吸入或呼出气体的量。

()6、肺活量是反映肺通气能力的静态指标,而时间肺活量则是反映肺通气能力的动态指标。

()7、从肺换气的的角度来讲,进入肺泡的通气量才是有效的通气量。

()8、人在从事中小强度运动时,每分通气量的增加,可分为运动开始后的快速增长期、运动中的慢速增长期和稳定期。

()9、运动强度较小时,肺通气量的增加主要是靠呼吸频率的增加。

()10、在一定范围内,每分通气量与运动强度呈线性相关。

()11、产生节律性呼吸的基本中枢是延髓和脑桥。

()12、延髓的吸气神经元与呼气神经元对脊髓中呼吸运动神经元的支配存在着交互抑制现象。

()13、平静呼气末尚存留在肺内的气体量,称余气量。

()五、问答题1、运动训练对肺通气功能和肺换气功能有何影响?2、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呼吸效果好?3、简述肺换气和组织换气过程。

第三章血液一、名词解释氧离曲线氧容量氧含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比容碱贮备血型二、选择题1、影响血液运输O2和CO2能力的主要原因有()。

A.血浆量,B.血量,C.血细胞数量,D.血红蛋白含量。

2、每个人的血量约为自身体重的()。

A.4%,B.6%,C.8%,D.10%。

3、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最主要物质是()。

A.纤维蛋白原,B.白蛋白,C.α1-球蛋白,D. α2-球蛋白。

4、对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

A.血浆与组织液的晶体渗透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C.血中细胞的数量,D.血液的酸碱度。

5、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

A.与血浆容积之比,B.与血管容积之比,C.与其他血细胞容积之比,D.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6、贫血主要是指血液中的()。

A.血细胞减少,B.白细胞减少,C.血小板减少, D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7、血小板数量减少可导致皮下出血,其主要原因是血小板()。

A.不易聚集成块,B.释放的凝血因子激活物量不足,C.使血液的粘滞性降低,D.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8、剧烈运动时和运动后,血浆成份中含量下降的物质是()。

A.血红蛋白,B.血乳酸,C.碱贮备,D.尿素。

9、剧烈运动时血浆的PH值()。

A. 保持不变,B.趋于中性,C.趋于碱性,D.趋于酸性。

10、血小板的功能错误的是()。

A.促进止血,B.加速凝血,C.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D.释放免疫物质。

11、促使HbO2释放O2的因素错误的是()。

A.PCO2升高,B.pH值降低,C.体温升高,D. PCO2降低。

三、填空题1、血液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它是实现心血管系统运输功能的________。

2、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比容约为________,女子红细胞比容约为________,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容积约占________,当剧烈运动大量排汗后,红细胞的比容会_______。

3、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数平均为________个·L-1,女子红细胞数平均为________个·L-1,这种性别差异主要与体内________水平有关。

登山运动员和居住在高原者,红细胞的数量________,主要因高原空气中________分压低之故。

4、红细胞中因含有________,而使血液成红色,其含量在100ml血液中,我国健康男子和女子的平均值分别为________g和________g,________由红细胞中逸出称为溶血,此时________携带O2和CO2的能力________。

5、氧离曲线是表示________与________结合O2或________解离________的曲线。

6、血液运输CO2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

7、血液运输O2的方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主要方式是________。

8、红细胞的功能有________和________。

9、白细胞的功能是________ 和________。

10、血小板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四、判断题1、将血浆和血细胞的总量称之为血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