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4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
一、过氧化值、酸价
油脂含量较高的食品,油脂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容易导致过氧化值、酸价超标。
过氧化值、酸价(游离脂肪酸)主要反映油脂是否氧化变质。
随着油脂氧化,过氧化值、酸价会逐步升高,虽一般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损害,但严重时,人体食用过氧化值、酸价超标的产品会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
过氧化值、酸价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经氧化,原料储存不当,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使得终产品油脂氧化。
二、阿期巴甜
阿斯巴甜是甜味剂,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类,长期食用超范围使用阿斯巴甜的食品不利于身体健康。
根据我国现行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肉制品中不允许使用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厂家不了解相关标准规定,也不排除个别厂家为节约生产成本,超标或超范围使用。
三、耗氧量
耗氧量是评价水体受有机物污染总量的一项综合指标,能间接反映水受有机污染物的程度。
饮用水耗氧量超标,说
—1—
明水中有机物较多,会导致微生物易于生长繁殖,饮用后可能会引起肠道疾病。
水中耗氧量超标,可能是原水受到有机物污染,或者企业过量使用消毒剂,或者长期不更换滤膜所致。
四、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属于致病力较低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过多饮用铜绿假单胞菌超标的饮料,可能会导致腹泻等症状。
不合格原因可能有:一是对原料、车间环境和个人卫生环境重视不够;二是企业对整个生产流程的消毒、包括包装材料消毒不彻底;三是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中产品的保存温度不适当而导致。
五、柠檬黄、日落黄
柠檬黄、日落黄是人工合成的食用着色剂,其在食品中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限量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的要求执行,肉制品中不得使用柠檬黄、日落黄。
合成着色剂本身没有营养价值,但长期过量食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六、氯霉素
由于氯霉素对很多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均起作用且价钱低廉,在养殖业中时有违规使用的现象,从而造成动物源性食品的残留,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农业部公告第235号中,氯霉素被列为禁止使用的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
造成氯霉素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养殖或运输过程中,为达到除虫防害、防治疾病、提高产量的目的而违规使用。
七、孔雀石绿
孔雀石绿是三苯甲烷类化学物,既是染料,也是杀菌和杀寄生虫的化学制剂,易溶于水,广泛用于水产养殖行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35号中,孔雀石绿被列为禁止使用的药物。
孔雀石绿具有较高毒性、高残留,长期大量食用孔雀石绿超标的动物性食品,有致癌的潜在风险,对人体生命健康造成影响。
八、恩诺沙星(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残留量之和)
恩诺沙星是一种低毒、低蓄积药物,在动物体内吸收快、分布广、生物利用度高、代谢快。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35号规定水产品中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残留量之和要低于每公斤100微克。
如果在水产品中检出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残留量超过国家限量要求,则可能是在养殖环节存在违规使用问题。
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都属于喹诺酮类药物,被广泛用于人和动物疾病的治疗,如果喹诺酮类药物在动物机体组织中有残留,则人食用动物组织后喹诺酮类药物会在人体内残留蓄积,
—3—
造成人体疾病对该药物的耐药性,影响人体疾病的治疗。
九、氰戊菊酯
氰戊菊酯是一种广谱高效杀虫剂,具有毒性。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中规定,不得用于茶树上。
茶叶中检出氰戊菊酯可能因茶树种植过程中违规使用农药,或由环境污染而富集到终产品。
长期饮用农残超标茶叶泡的茶汤会给人体身体健康带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