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毕业季与君醉笑三千场,不诉离殇。
——题记我唯有,迎着八分钟前的灿烂朝阳,才不会,忘记你的绚丽的光芒;我唯有,顶着万米高空落下的滴滴泪雨,才不会,忘记你我风雨同舟;我唯有,记得无数欢声笑语,才不会,忘记你我一起走过的青葱岁月。
曾经以为毕业是那么遥远的一件事,而今已经发生;曾经以为读书的痛苦离开以后才知道,其实学校才是天堂;曾经以为同学之间的情感只是友谊,现在才知道有一份感叫做一别就是永世。
毕业留言很伤感,可是不写有会不会遗憾呢?我不知道,只想以后用那张纸赚点眼泪,足矣。
有位挚友兰交写着:“信不封好,就寄不出去。
是不是不给你毕业留言,我们就不用分离?”多么直击心脏的话呀!一直因为高考,六月是黑色的,可是它真的很悲伤。
因为纯真的褪去,五月最煽情,它承载了太多的回忆。
不擅长文艺的人们,毕业留言就像是回忆录,回忆着两个人的点滴。
无论是亲近的朋友还是一般的同学,只有回忆才建立联系,但我不愿过多的去回忆,因为我都记得。
人总是很善良的,尽管我与你和不来面对伤悲,总是心软的,总是愿意释放自己的爱,哪怕只有一点,但足够了,因为人对于不熟悉和不了解更容易满足。
就像从不笑的人只给你一个微笑,你会觉得自己是特别的。
我的同学并不是每个都可以进入内心,但他们一直默默陪伴,用他们的体温、欢笑还有最可贵的梦想。
一旦触及了心灵最软的地方,又有谁还会回忆痛苦呢?我想更多的是感动吧!没有高三以前看到任何关于高考的讯息时,不禁问自己如果到了自己的毕业季能否坦然面对呢?如今真的到了,却也是既来之则安之。
小时候多羡慕“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现在即将体味到也算是一种梦想成真了吧。
越长大越相信轮回。
每年的六月都是毕业季。
只是不同的人毕业而已。
这群毕业的人紧张的参加“毕业考”;考完开始呼喊释放;不知不觉学长学姐卖书成为传统;每年回来聚餐开始诉说当年的糗事……年复一年,乐此不疲。
因为这个季节我最幸福。
年少时的我们十七岁便忘了十六岁的样子,而十八岁却成了永恒,我们开始了新的旅途,尽管知道有些事如何艰难,可我自己不去感受有多苦又怎么会知道呢?越来越明白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
所以我们在同样的季节才会有同样的错误。
出发吧,只有不断出发才能获得重生。
所以,这个季节我毕业了,却不会向你诉说,更不会去回忆,因为我都可以记下那三千场中的笑与泪。
当被质疑的时候,我可以大声的说:“我不去回忆,因为我都记得。
”谨以此,纪念我们青春的重生。
22、闻吾过,心窃喜三闾大夫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天地万物皆有其不足,人生在世,也难免有过失。
就算是圣贤,也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
那么,圣贤和庸人的区别在哪里呢?其关键就在于对待过失的态度上:闻过则怒,是为庸人;闻过则喜,是为圣贤。
孔老夫子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我们且不说改正错误,单说知错,便已是不易。
对于别人提出的批评,是恼羞成怒,还是虚心接受并对别人表示由衷的感激?闻过则喜,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事业。
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罗勃初任校长之职时,流言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
这位年仅30岁的年轻人,出身低微,阅历浅薄,顿时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
面对那些如山崩落石般打在他头上的批评,他没有灰心丧气,更没有恼羞成怒,而是认真收集那些批评他的语言,反省自己,并一心扑在芝加哥大学的管理工作上,终成该校历史上最著名的校长之一。
试问,假如罗勃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退缩怯懦了,或是冲动恼怒了,那么他又如何能名垂青史,成为芝加哥大学的骄傲呢?面对批评,我们应有的不正是这样一种谦逊的低姿态吗?闻过则喜,可以带领一个集体走向胜利。
纵观历史风云,哪一次战役的作战计划不是经过了一次次的修改、审议,再修改、再审议才最终制定的?如果作战计划的制定者没有闻过则喜的胸怀,何来一次次战役的胜利?如果他一意孤行,又会有多少士兵的生命白白葬送?又会有多少无谓的牺牲?面对批评,我们要学会冷静,冷静地去思考,到底是不是我们的错,有则改之,并做出改进,为多数人的利益去奋斗。
闻过则喜,可以兴盛一个王朝。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对于魏征直截了当的批评,他没有以皇帝的威严震慑他,而是欣然接受。
正是唐太宗这种闻过则喜的品质,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才有了仓廪富足、百姓安居乐业的空前盛况。
闻过则喜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胸怀。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面对“咬文嚼字”的纠错所表现出的,不正是闻过则喜的胸怀吗?闻吾过,心窃喜,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人所崇尚的道德修养。
闻过则喜,助你在人生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23、今日中国说今日,我驭共享单车而来,临窗而坐,提笔科试,任思接春秋,视通沙海。
崇山峻岭之上,峭壁深壑之间,长城旧迹,卓然坚不可摧;大漠荒原之中,惊涛骇浪之下,丝路香瓷,灿然永存于世。
欲言今日之中国,则必及古昔。
若夫炎黄之族,既立千载;唐虞之政,洪范万代。
秦扫六合,北筑长城;汉兴天下,首开丝路。
唐宋文治,若何隆盛;康乾武功,若何煊赫。
虽近代屈辱百年,族人以短刀匹马顽抗坚船利炮,以血沃疆土终成丰功伟烈。
我华夏之文明,曾照拂世界;我九州之悲往,亦奋发图强;我中国之未来,必称雄宇内。
言今日之中国,其必曰长城。
有赋云:雄踞两千年,民族之精神;蜿蜒万余里,中华之脊梁。
盖自春秋至明,皆“因地形,用险制塞”。
贾长沙以“守藩篱”“却匈奴”而论仁义,陆参以“千城绝,长城列;秦民绝,秦君灭”而论兴替,近人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而振民心,今人以“靖九州之天地,乃民族之梁脊;守中华之基业,乃民族之史碑”而铸国魂。
长城,于我中华而言,早非烽台城墙,已然立成象征矣。
众志成城,民心固而长城固;敌忾同仇,大地春而社稷春。
此为中国之精魂也!言今日之中国,其必曰一带一路。
古之丝路,有陆海之分;今之一带一路,乃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简称也。
其有同乎?连接亚非欧,交流政经文也。
其有异乎?古为交通路线。
今为国家战略,其文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何以托古而不为新名?曰:丝路文明,东西交流之滥觞也;一带一路,天下大同之瞻瞩也。
承前事而启后业,继往昔以开未来。
运筹帷幄,以兼容并蓄而促天下之合;决胜千里,以开放创新而成世界之荣。
此为中国之气度也!言今日中国,其必曰共享单车。
今日之中国,当谨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古训。
一代有一代之显学,一年又一年之新象。
北大戴威诸人首创OFO,但经三载,已“健康环保新风尚,满城尽骑小黄车”矣。
虽说汽车文明尚未成型,然则共享经济蔚然成风,生活互联网+,智能环保便捷,中国人既以中国之格式引领世界潮流文化。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此为中国之新民也!试看今日之中国,龙舞潜渊,凤鸣九天,其进步未可量也;纵观今日之国人,文明之风,谦和之礼,其幸福不能夺也。
美哉我泱泱中国,厚德载物;壮哉我浩浩中国,自强不息!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又是一年深秋至,这几日桂花开得是那样日益繁茂,又是那样的不动声色;桂花的香是清淡的,又是浓郁的。
一直以来,梅兰竹菊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给人一种清冷高雅的美。
可自从读了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越发觉得桂花的清淡,和不张扬的花期,细微的花朵才是更加的淡雅恬静啊!记得读书时,在寒冷的北方小城,舅舅家每年初冬,总喜欢摆一株盛开的桂花盆景。
可后来都说八月桂花香,难道是记错了吗,也许就只是深秋,但在那时还没有暖气的屋子里,分明觉得好像已经很冷了。
每次从凉飕飕的屋外进来,尽管屋内也还是冰冷,可屋子里淡淡的香味,让人感到一种别样的不敢太暖的寒。
后来,读到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就更觉得疑惑,春天——桂花?仔细查了才知道,原来是有一种四季桂的,那舅舅家的桂花应该是冬日无疑了。
王维的诗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么空灵的诗句里写的就只是桂花,因为细因为微,所以花落更加的悄无声息。
我们一想到花总是美好的,花瓣总是轻盈的,花蕊总是惹人怜爱的,花落总是纷纷的,而桂花叶密千层绿,花开只是万点黄。
因为太微小,像女人细密的心事,像凡世琐屑的生活,让人有种靡靡风还落,菲菲夜未央的怅茫。
又说桂树原来是月宫独有的一种树木,广寒宫,听着这样的名字,看着这样的字眼就觉得莫名的凄泠,更有情诗圣手李商隐的那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就更增添了这惆怅,于是李清照又说“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至此,桂花在心底里留下了这清冷,忧伤与凄清,无法自拔。
就在前几日,还只是看着附近这棵枝繁叶茂的桂树,仿佛树梢洇在淡淡的雾气里,随之像是细细密密的白点散落在这万千枝叶中,昨日踮着脚尖看了,还只是一个个比谷粒还小的紧致的花苞,今日经过,就释然开放了。
满园的香气,让多少人驻足观望,多少人寻觅着这香味的来源,在这凄冷的深秋的早上,久久回荡。
是啊桂花都开了,每个季节都有属于她自己的美,每一种花都有属于她自己的独特,每一个花期也终将过去,都会留下短暂而绚丽的美。
花都能如此,人也应该坚守自我的高尚情操,在污浊的,混杂的社会中保持自己的本真。
不改变初衷,最终赢得精彩。
24、温柔与倔强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也许每个人都是双重的性格,有活泼有感伤,有温柔有倔强。
一个人内心是需要坚硬的,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当代,风情万种的林黛玉本就难以生存,薛宝钗那样雷厉风行的人才可以独当一面。
这个发展迅猛的社会,竞争不断压力不减,你不坚强,脆弱根本没人管。
受了委屈,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工作的不顺利等等,都需要自己慢慢消化,外面不会有人宠你照顾你,这个时候不坚强,不让自己变得坚硬起来,便只有淘汰的份,即使淘汰,也不会有人给你半分怜悯半分同情,在这个社会,能依靠的也只有自己,都市里的生活与竞争,已经远远超越人们承受的极限,前段时间往上特别流行的一句话说,不管晚上经历了怎样的泣不成声,明日醒来世界依然车水马龙。
没人管你背后的辛酸与无辜,没人会管你内心的挣扎与无助。
在此种境地,你不坚强,脆弱给谁看?哭几声是不是一起哦饿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当然不可能,这个社会,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坚强的人们的存在,才日益快速发展起来。
然而,一个人坚强的久了,生活似乎慢慢就会演变成一种机械化,机械的上班,搭乘公交地铁,下班回家,吃饭,睡觉,一切索然无味,寡淡的几乎将人逼疯。
这个时候,你还会因为听到一首好歌感动的热泪盈眶吗?你还会跟着电影里主人公命运的起承转折或哭或笑吗?上班的路上看到活泼的小学生们蹦蹦跳跳的手拉着手上学,还会不自觉的露出欣慰爱怜的微笑吗?如果你还会,说明你内心还温柔着,你的生活没有被这种所谓的都市规则彻底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