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十世纪俄罗斯苏联文学

二十世纪俄罗斯苏联文学

《母亲》,1906年发表于美国,奠定了高尔基的无产阶级 艺术最杰出代表地位,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 1、 主要故事情节:巴威尔 米哈依尔 尼洛芙娜 安德烈 娜塔莎 尼古拉 莎馨卡 雷宾 斯捷潘 2、《母亲》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母亲》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是社会主义现
实主义的奠基作,是世界文学史第一部正确描绘无产阶级 政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
传记、散文、诗歌、特写、政论、文学评论等。
1、代表作:《母亲》
2、高尔基早期创作的五部作品(1892-1899):
(1)《马卡尔·楚德拉》(2)《伊则吉尔老婆子》
(3)《鹰之歌》
(4)《切尔卡什》
(5)《福马·高尔杰耶夫》
3、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
(1)《童年》(1913)(2)《在人间》(1916)
他在喀山时遇到民粹党人卡柳日内 10岁那年母亲去世,高尔基不得不独立谋生 高尔基读书刻苦 高尔基关注社会现实 ,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他一生四次被捕: 1、第一次:1889年因参加民粹党革命被捕 2、第二次:1898年之后从事写作和革命活动被捕 3、第三次:世纪之交的1901年,高尔基积极投入革命被捕 4、第四次:1905年大革命后,高尔基写了《致俄国全体 公民和欧洲各国舆论界》的呼吁书,结果又以“叛国罪” 投入监狱。
(1)葛利高里的悲剧是传统的哥萨克的悲剧。 (2)葛利高里的悲剧是他的复杂的、 变化的性格决定的。 (3)葛利高里的悲剧爱情是他悲剧命运的 重要因素。
6、《静静的顿河》中的妙语佳句:
(1) 不管把狼喂得多么好,它还是想往树林子 里跑的。 (2)不要往井里吐痰,也许你还会来喝井里的水。 (3)女人晚来的爱情并不是紫红色的花朵, 而是疯狂的, 像道旁迷人的野花。
二、 二十世纪俄苏文学发展的概况
“苏联文学”包括1917-1991年间属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 国联盟的15个加盟共和国的文学,其中俄罗斯文学成就最高, 影响最大。 “俄罗斯文学”或称“俄语文学”:按照我们传统的理解, 俄罗斯文学指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文学。 按照传统的理解分为1917年以前的俄罗斯文学和1917年以 后的苏联文学: A、1917年以前的俄罗斯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是高尔基 (详见第二节) B、1917年以后的苏联文学:
(三)第三阶段(50年代中期~
勃列日涅夫执政60年代中期)
1、解冻文学:爱伦堡(1891~967)中篇小说《解冻》 2、反映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
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1956) 巴克兰诺夫的《一寸土》(1959) 邦达列夫的《最后的炮轰》(1959)
3、“集中营文学”:
索尔红(仁)尼琴(1918~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尼·奥斯特罗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影
(二)第二阶段(二战期间卫国战争~50年代赫 鲁晓夫执政)
这一阶段的文学又可分为两个时期: 1、第一时期:1941年~1945年卫国战争时期 (1)西蒙诺夫(1915~1980):《日日夜夜》 (2)法捷耶夫(1901~1956):《青年近卫军》 2、第二时期:1945年~50年代中期 (1)从题材上看: ①继续以卫国战争为题材: 波列伏依 小说《真正的人》(1946)和布宾诺夫 《白桦》(1947-1952) ②出现了以战后建设为题材的作品: 阿扎耶夫 《远离莫斯科的地方》(1948)柯切托夫 《茹尔宾一家》(1952) (2)从文艺批评所犯的错误看: ①当时苏共中央作出了四个决议(1946) 《关于〈星〉和〈列宁格勒〉两杂志》 《关于剧场演节目及其改进办法》 《关于影片〈灿烂的生活〉》 《关于穆拉杰里的歌剧〈伟大的友谊〉》 ②对作家左琴科和阿赫玛托娃的粗暴批判上: 左琴科发表了一篇暴露现实某些阴暗面的讽刺小说《猴子奇遇记》; 著名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发表了一些缺乏思想性的诗作。
《母亲》符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1)《母亲》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党性。 (2)在创作方法上:开创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3)《母亲》与批判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文学不同 (4)在典型形象地塑造上的贡献
§3 肖洛霍夫和《静静的顿河》
一、肖洛霍夫的生平: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 出生于顿河地区的维申斯卡亚镇附近一个哥萨克农庄。 1965年,肖洛霍夫被诺贝尔文学奖的彩球砸到了 他于1984年在维约申斯克镇病逝娅
葛利高里 阿克西妮亚 司契潘
米伦
娜塔莉亚 珂晒沃依 伊万
施克托曼 莫霍夫
达维德加 “丁钩儿”
施克托曼 彭楚克
克伦斯基 科尔尼洛夫
邓尼金
波得捷尔珂夫
布琼尼 佛明
3、《静静的顿河》留下的思考:
4、葛利高里:
5、葛利高里的悲剧根源:
6、《静静的顿河》中的妙语佳句:
5、 葛利高里的悲剧根源:
高尔基是与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 斯泰齐名的世界一流作家。列宁称之为“无产阶级艺术最 杰出的代表”。 1、对俄国无产阶级文学的贡献巨大:
2、在文学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3、他是文学的全能者:
4、他对世界各国作家的影响深远:
5、他支持各国的革命事业:
高尔基
高尔基的生平:
高尔基原名阿历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 高尔基是笔名,意即“痛苦的马克西姆”,他出生 在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镇,现在的高尔基城。
B、1917年以后的苏联文学
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十月革命后~卫国战争前1941年) 这一阶段的文学又可分为两个时期: 1、第一时期:1917年~20年代末 2、第二时期:30 年代 (二)第二阶段(二战期间卫国战争~50年代赫鲁晓夫执政) 这一阶段的文学又可分为两个时期: 1、第一时期:1941年~1945年卫国战争时期 2、第二时期:1945年~50年代中期 (三)第三阶段(50年代中期~勃列日涅夫执政60年代中期)
推荐苏联当代文学中几部好看的作品:
1、《日瓦戈医生》(1957) 帕斯捷尔纳克
2、《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1962) 索尔仁尼琴
3、《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69) 华西里耶夫
4、《方尖碑》(1970) 贝克特
5、《活着,可要记住》(1974) 拉斯普京
6、《滨河街公寓》(1976) 特里丰诺夫
2、第二时期: 30 年代
(1)反映社会主义工业化题材的: 克雷莫夫(1908~1941)《油船“德宾特号”》 (2)反映农业集体化题材的: 肖洛霍夫(1905~1984) (详见第三节) (3)反映新人成长主题的: 尼·奥斯特罗夫斯基(1904~193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法捷耶夫
《青年近卫军》书影
(四)第四阶段(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60 年代中后期)
(五)第五阶段(戈尔巴乔夫当政之后70年代以来)
(一)第一阶段(十月革命后~卫国战争前1941年)
1、第一时期:1917年~20年代末
(1)阿·托尔斯泰(1883~1945)《苦难的历程》 (2)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 《列宁》《好!》 (3)富(尔)曼诺夫(1891~1926) 《恰巴耶夫》 (4)肖洛霍夫(1905~1984)(详见第三节) (5)法捷耶夫(1901~1956)《毁灭》《青年近卫军》
小结:
苏联文学74年的历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
有五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肖洛霍夫、蒲宁、
索尔仁尼琴、布罗茨基、帕斯捷尔纳克。
在苏联文学的影响下,欧洲其他各国也出现了 一些具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倾向的作家。如: 1、捷克斯洛伐克革命家伏契克(1903~1934), 在法西斯监狱中创作了报告文学《绞刑架下的报告》; 2、法国作家巴比塞(1873~1935)的小说《光明》; 3、丹麦作家尼克索(1869~1954)的小说 《红色的莫尔顿》,他有北欧高尔基之称; 4、德国作家布莱希特(1898~1956) 创作的政治诗和“叙事剧”。
1936.6.18高尔基逝世
三、对高尔基的研究与争鸣:
1、96、97年的研究成果: 张羽《高尔基的死因说和他的再评价》
谢天明《“这一个”高尔基和“另一个”高尔基》 韦建国《高尔基再认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旗手还是 摆设?》
他们就高尔基的死因及对他的再评价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争

皮利尼亚克 伏龙芝 捷斯尼茨基 乌斯宾斯基
二、 肖洛霍夫的创作: 中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1924-1926) 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1932) 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1956-1957) 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1927-1940):
三、肖洛霍夫的代表作:《静静的顿河》:
三、肖洛霍夫的代表作:《静静的顿河》
1、背景: 2、主要情节:
(3)《我的大学》(1923)
4、著名的散文诗《春之旋律》:
结尾用象征、寓意手法写的部分,就是《海燕之歌》
5、描写俄国资产阶级兴亡的历史画卷的长篇小说:
《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
6、最后一篇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一部卓越的史诗:
《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母亲》
《海燕之歌》
五、高尔基的代表作:《母亲》
索尔仁尼琴
§2 高尔基和《母亲》
一、高尔基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高尔基的生平: 三、对高尔基的研究与争鸣: 四、高尔基的创作: 五、高尔基的代表作:《母亲》
一、 高尔基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高尔基(1868~1936):苏联文学的奠基人, 杰出的 无产阶级作家,他以卓越的艺术创作,把世界无产阶级 文学推向了新的高峰。
巴兰诺夫
肖洛霍夫 列昂诺夫 拉夫列尼约夫
绥拉菲莫维奇 潘菲洛夫 革拉特珂夫 尤特里丰夫
2、98年的研究成果: 林精华《作为人文主义者的高尔基》
以高尔基的最后一部长篇史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为主阐述了高尔基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以人文精神来
关照社会文化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