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设计依据
第三节涉及范围
第四节本设计的特点及评论第二章工艺论证
第一节工艺流程的确定
第二节工艺论证
一原料清杂精选
二脱皮
三浸泡
四循环磨浆
五配料调配
六杀菌脱腥
七均质
八喷雾干燥
九流化床干燥
十储粉和宝装
第三章物料衡算
第一节产品方案及班量的确定
第二节物料衡算结果
第三节包装材料的计算
第四章物料衡算
结束语
参考资料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述
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科学膳食及合理营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高且利于人体消化吸收、食用可口而又携带方便的食品越发青睐。
豆奶粉便是其中最受瞩目的一个。
近年来,我国豆奶粉生产技术日趋完善,主要因为豆奶粉具有以下优点
大豆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约35%~40%,接近动物蛋白质;脂肪含量约15%~20%,不饱和脂肪酸占含量70%以上,其中人体唯一必须的脂肪酸——亚油酸含量50%。
大豆不含胆固醇,具有降低血液胆固醇和血脂、抑制脂肪血管壁沉积的功能。
大豆富含卵磷脂,约占豆油的1.8%~2.3%,具有健脑作用。
此外还含有大豆异黄酮,具有抗氧化、降低胆固醇、预防骨质疏松症、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能。
此外,豆奶粉是经过超微粉碎工艺加工而成的,不含豆渣,大豆子叶全部被利用,膳食纤维的含量比同类产品高,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预防直肠癌。
豆奶粉被营养学家誉为“绿色牛奶”,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已经成为消费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
第二节设计依据
本设计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选型,参考《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江南大学图书馆有关书籍,以及食品学院资料室的相关资料,在食品学院各位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些工艺改进
第三节涉及范围
本设计主要包括物料衡算、设备计算及选型、生产工艺流程图、车间平面布置图以及生产成本的简单估算等
第四节本设计特点及评价
一、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
1、采用循环磨浆法,提高磨浆后豆浆浓度,省去浓缩工艺,均质后直接喷雾干燥,可
节约用水量,节省浓缩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2、采用接近全豆乳粉工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采用空气振动流化床及细粉回塔附聚工艺,增大出粉粒度,改善速溶性。
4、为改善豆乳粉功能性,增添有机钙以及热稳定性维生素A和D等。
二、采用先进的超高温瞬时杀菌法,及蒸汽直接加热,闪蒸脱腥法,以确保成品质量
三、采用50温水泡豆,以缩短泡豆时间,采用热水
四、采用CIP清洗系统,节省人力物力,保证卫生条件
第二章工艺论证
第一节工艺流程的确定
生产的基本工艺过程是大豆经过浸泡、磨浆、调配杀菌、均质、喷雾干燥等工序制得,工艺流程的具体选择应结合实际情况,从产品品质方面进行考虑,如产品的速溶性、保质期、功能性等,选用尽量完善的工艺流程生产出高质量的豆奶粉。
结合国外以往生产豆奶粉的实践经验,在豆奶粉的生产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要纯化脂肪酶,
2、钝化脂肪酶抑制物,增加蛋白质的溶解性。
胰蛋白酶抑制素耐热性强,在100℃时
处理20分钟才能使其丧失90%以上的活性。
3、增加产品的速溶性、溶解性是热门技术,直接影响产品的感官指标。
4、增加豆奶粉的功能性质,如补钙或添加双歧杆菌等。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确定一下工艺流程:
原料大豆→精选去杂→脱皮→浸泡→磨浆→离心分离→溶糖过滤→调制→杀菌脱腥→均质→(浓缩)→喷雾干燥→流化床处理→包装
第二节工艺论证
一、原料清杂精选
该工序的目的是除去大豆中的杂质,保证产品质量。
至少洗三次,采用机械精选,可加快速度,节省劳动力
二、脱皮
在去皮工序进行的同时还除去皮和胚芽等,以保证产品质量,避免浸泡过程中污水处理问题。
为了保证脱皮效果,要严格控制大豆水分含量。
资料表明,水分达10%时,可保证脱皮率在90%以上。
因本工艺是拟不出渣的工艺,所以要严格控制水分。
当水分超标时,大豆应在干燥机中通入105~110℃的热空气干燥。
脱皮直接用脱皮机,重量损耗8%左右。
三浸泡
为了软化大豆组织细胞,降低磨浆时的能耗与磨损,提高胶体分散程度与悬浮性,增加吸收率,以增强均质效果,提高交替分散程度与悬浮性,增加吸收率,以增强均质效果。
采用2.2倍重于大豆重量的水,在50℃下浸泡4小时,大豆吸水量约为1:1~1:2。
浸泡时要加入0.5%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加速胰蛋白酶抑制物的钝化。
四循环磨浆
循环磨浆可省去分离豆渣和浓缩工序,节省投资。
本工艺采用90℃左右热磨,可钝化产生豆腥味的脂肪氧化酶。
另外,本工序可以节省用水,磨浆后浓度可达18%左右。
为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经三道循环磨浆后采用胶体磨,使细度达2微米左右,利于均质和喷雾干燥。
其中循环磨浆前的预热,用自制的夹层锅,温度为90℃。
五配料调配
溶糖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将导致焦糖化反应。
本工艺采用在溶糖锅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加热至60~70℃后加糖搅拌,继续加热至95℃,保持5~10分钟,然后降温至70℃左右,使溶化的糖浓度为65%。
溶化后的糖采用双联过滤机进行过滤,以保证糖的纯度和质量。
本设计采用热熔法,相对于冷溶法,其优点是:能杀死糖内细菌,分离掉糖内凝固的杂质,溶解速度快,短期内能产生大量糖。
缺点:容易发生焦糖化反应。
六杀菌脱腥
本设计采用直接蒸汽加热的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并用闪蒸法进行脱腥。
其优点在于:1.热敏性原料对超高温瞬时杀菌仍可保持最高限度的稳定,杀菌效果好。
2.杀菌后闪蒸,既可除去加热蒸汽带入的水分,又可除去腥味成分(易挥发物质随水分逸出)。
3.由于料液流速较快且温度较高,可不必考虑传热效果及结垢问题。
4.闪蒸脱腥,即在高温杀菌后,将豆乳喷入真空罐,急剧降温到80℃左右,同时具体设计采用500kPa蒸汽、140℃下杀菌。
脱腥控制条件:36.6~49.9kPa真空度,
防止气泡冲出。
七均质
均质是将大豆的脂肪球打碎,使体系分布均匀。
其原理是使豆浆在高压下通过均质阀夹缝,将脂肪球粒打碎。
此工序可改善产品口感,增强体制稳定性,提高产品质量。
均质受压力、温度及均质次数的影响,一般随其增加而效果提高。
本设计将均质安排在杀菌脱腥和调制配料后进行,可使均质与喷雾工序连续作业,防止存料过多;也使喷雾前体系分布更均匀,提高喷雾产品质量。
本设计均质温度为90℃,防止料液被蒸汽过分稀释,并提高无菌操作条件,均质压力在12.7~22.5MPa,均质一次可达到要求。
八喷雾干燥
喷雾干燥是乳粉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原理是利用机械力量,通过雾化系统将乳液在干燥室内喷成绩效的武装乳滴,以增大表面积,加速水分蒸发。
雾状乳滴与瞬时鼓入的热空气接触,水分在瞬间会发除去,细小乳滴干燥成粉。
喷雾干燥雾化方法有压力喷雾和离心喷雾。
通过比较,本工艺采用离心喷雾干燥系统。
工艺参数:进料浓度21%,热风温度160℃,出粉含水量7%左右,水分蒸发量500kg水蒸气/h。
九流化床干燥
流化床处理可以使细粉颗粒增大、均匀,利于产品的溶解性。
同时起冷却作用,有利于连续化自动生产。
十储粉和包装
豆奶粉经过一定时间存放,可以提高表面密度。
由辅料器送到粉仓,粉仓用紧密阀出粉,将粉送入包装间。
采用聚乙烯塑料袋。
充氮包装,小袋装入纸箱,运到成品库存放。
第三章物料衡算
第一节产品方案及班产量的确定
年产150吨的豆奶粉车间设计,每年工作日按250天记,采用每天两班制,每班8个小时。
其中1小时为上班前准备时间,另1小时为清洗时间。
故每班实际操作时间为6小时,物料衡算以每班6小时为基准。
1、设计要求,蒸发水量以2000kg/h计算(喷雾干燥蒸发水量),由于产品最终含水
量不超过3%,所以选最终含水量2%计算。
喷雾干燥选用离心干燥,假设其进料
浓度为x,循环磨浆浓度为18%,则:
a×18%+b×65%=(a+b)x
a:原浆量 b:料糖液量
产品最终含糖以20%计算,则:
b×65%×100%/(ax+bx)=20%
联立以上两式解方程得:a=14.44b x=21.04%
可以取进料浓度为21%
取M1-进喷雾塔料液量,M2-出喷雾塔料液量,M3-出流化床产品量
各工序损失按如下计算:喷雾干燥0.2%
流化床0.1%
根据物料平衡得:
M1×21%×(1-0.2%)×(1-0.1%)=M3(1-0.2%)
M1×79%×(1-0.2%)×(1-0.1%)-200=M3×2%
M1×21%(1-0.2%)=M2×(1-7%)
解得M1=255.30kg/h
M2=57.54kg/h
M3=54.54kg/h
2、流化床出来的产品进行包装,包装损失为0.5%,则:
每小时产量M=M3(1-0.5%)=54.27kg/h
班产量:M班=54.27×6=325.63kg/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