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报告(武术进校园)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操进校园对初中生的身心影响进行研究,同时对初中生开展武术操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理论研究,以期待武术操的健身价值在增强初中生体质方面得到重视和认可,更期待通过练习武术操给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带来良好的影响。
与选题相关的前人研究现状简述
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武术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也是当代运动内容和形式最为丰富的健身项目之一。除了对抗性的武术散打可以强身健骨武术套路便是社会人士健身的较好选择。然而,对于当代青少年来说,武术操将对其身心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价值意义。武术操是以武术套路的基本动作为基础,将基本动作和音乐配合在一起的锻炼方式,武术操简单易学,比一般的广播体操运动量大,有很好的健身效果,自从1965年创编以来,逐渐在全国开展起来,受到锻炼者的欢迎。同时武术操也是武术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初中生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后半期,该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期,是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学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体育课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也受到重视。武术操这种集趣味性和锻炼性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对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有非常大的帮助,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身体健康,还能培养他们自强不息、努力向上的品质。
3.4.3 学校领导不重视武术操课程的开展及相对应策略
3.4.4 对武术操的认知不足及相对应策略
3.4.5 对武术的民族文化意识与强国强种意识薄弱及相对应策略
4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二、基本思路
通过文献资料查找有关武术操对学生身心健康的资料,并通过问卷法及试验法等,最后将收集的资料用论文的形式完成。
广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计)选题报告学 院:体育学院 专 业:民族传统体育
学 号
201211101277
姓名
马兰
指导教师姓名
樊艺红
职称或学位
讲师
论文(设计)题目
武术操进校园对初中生身心影响及推广对策研究
题目来源
A.教师出题( ) B.学生自拟 (√)
请在选项括号内打“√”
是否科研项目
A.是 ( ) B.否 (√)
[5]郭守靖,孟召峰.论武术操教学中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性[J]体育科研,2006(07).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 主要内容
1 前言
1.1选题依据
1.2 研究综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武术操的概述
3.2 初中校园开展武术操的必要性研究
3.2.1武术操进校园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国青少年体质
3.2.2武术操进校园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促进作用
三、研究方法:
为了收集和获得较为详实的资料,本文广泛收集了与本研究题目相关的文献资料。主要通过检索中中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图书资料,以此为本研究课题提供充实而有力的理论依据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选取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与测定强迫症状、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的有关的试题对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6]。
5逻辑分析法
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综合,运用逻辑学的知识分析健身操与中学生身心健康的相关性。
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1、2015年6月—2015年7月 选题和开题:
2、2015年7月—2015年9 月 收集资料:
3、2015年9月—2015年11月 完成论文阶段:
4、2015年12月 论文定稿与答辩阶段:
3.2.3 在中学中开展武术操可以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
3.2.4武术操可以丰富学生的文体娱乐活动
3.3武术操课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3.3.1武术操教学对中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分析
3.3.2武术操教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分析
3.4影响初中学校开展武术操的因素及策略分析
3.4.1教学条件限制及相对应策略
3.4.2 武术操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及相对应策略
武术操是将音乐和武术动作结合在一起,让习练者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愉悦了身心。然而武术操在我国开展的并不是很好,也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对武术操进行了研究。
刘俊[1]在《武术操在中小学开展的实证研究》中认为,武术操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供了载体,如果武术操作为课间操的一种锻炼项目,可以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中小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还能培养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些都有利于武术操在中小学生的开展。万瑜[2]在《谈创编“武术操”》的研究中通过在武术操的动作选择,音乐编辑等方面对武术操的创编进行了研究,他指出武术操的创编要简单易学,便于广大练习者接受。陈和霖[3]在《中小学武术课间操初探》的研究中指出,武术操是集武术、广播体操和音乐于一体的运动,作为课间操深受学生的欢迎,同时还指出在武术操创编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编。梁春蕾[4]在《试论小学推广武术操的作用及意义》中论述了在小学中推广武术操对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作用,同时指出推广武术操对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有积极的意义。郭守靖等人[5]在《论武术操教学中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指出,武术操在校园中开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武术运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武术操的教学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本研究选取30名男学生,在开始实验前分别对他们进行体质测试和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调查,然后在课外活动或体育课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武术操的训练,每次45分钟,之后再进行体质测试和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调查。
体质测试的指标:选取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肺活量和50米跑四项指标作为体质测试的指标。
将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得到的数据用Excel2010和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俊.武术操在中小学开展的实证研究[J].武术•武术科学.2011(07)
[2] 万瑜.谈创编“武术操”[J].淮阴师专学报,1993(10).
[3]陈和霖.中小学武术课间操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04(05).
[4]梁春蕾.试论小学推广武术操的作用及意义[J].体育科技,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