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新促教,让学生乐学加苦学
柴山分校代剑锋
灾后重建使巴山蜀水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我校也在其中。
这给我们创造了新的起点、新的契机,我们要借这新的东风,抓好教学,乘新促教,让学生乐学加苦学,成为自觉学习的主人。
新的教学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愉快教学法已被越来越多教师所熟悉和运用,大家都叫这为“乐教育”的办学理念。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开篇的首句就谈到了对“乐学”的认识:“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历代许多大师们的谆谆言论和他们的教学实践无一不证明“乐学”教育思想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想教育境界。
近年来,我们也有很多老师在愉快教学方面做了深入探索,并取得了成功,然而推广开来后,由于一些老师认识不到位,走入了误区——片面地强调乐学,简单地认为乐学就是给学生布置尽量少的作业,尽可能降低所学知识的难度等等,而一味地排斥苦学。
“苦学”二字似乎渐渐已被人所遗弃。
其实苦学的精髓是攻克难题的勇气、持之以恒的韧劲、心如止水的境界以及专心致志的投入。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难发现,且也在常常反思,现在的孩子能吃苦耐劳的为什么少之又少呢?现在的孩子抗挫能力为什么差之又差呢?是不是当我们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下功夫的时候,却忽略了对孩子“苦学”精神和习惯,孩子们良好的意志品质从何谈起?我想,如果我们能取苦学之精华,和乐学并用,都成为美的享受,不失为好的教学方法。
从哲学的角度看,苦学和乐学也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学习必须是
要用功的,而且是下苦功;但学习也应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因为兴趣是最好的源泉和老师。
有了兴趣,才能让学生以苦为乐!我们在挖掘孩子们学习兴趣的同时,抓住各年龄段孩子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帮助他们锻炼意志品质,提高忍耐能力,并不断建立新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让学生在这种艰辛的求学过程中体会先苦后甜的成功感,不是让学生经历了一种风雨之后见彩虹的喜悦吗?而且,这样的一种喜悦感会重新反为他下一轮继续奋斗的动力。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过程,十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
就我执教的班而言,刚接手时比同年级其他班学习习惯及成绩都要差,我明确告诉孩子们:“因为我们差,所以我们要更刻苦、更努力!”我与孩子们一道,区同制定了班级分期奋斗目标及奖惩措施,激励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以古圣贤勤学苦读为榜样,改掉不爱认真书写作业和不爱阅读的坏毛病,每周评选一次“勤奋之星”,让孩子们在你追我赶的奋发向上中也其乐融融。
在语文课堂上,我面向全体学生,师生平等对话,营造了和谐宽松的氛围,从一个个形象优美的中国汉字到文质兼美的一篇篇课文,从深情并茂的美读到感受习作成功的喜悦,无一不让他们体会到语文学科蕴藏的语言美、思想美、生活美……几年来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乐学和苦学二者有机结合,实现和谐的统一,达到学习的理想境界——以苦为乐,让苦学与乐学都成为美的享受,让我们的学生苦学加乐学,身心愉悦,健康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