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常见岩浆岩手标本的鉴定
一、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
通过对岩浆岩特征的认识加深对岩浆作用的了解。
三、实验仪器、设备
岩浆岩标本,小刀,放大镜
四、实验原理
1 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成分
暗色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浅色矿物:斜长石,正长石,石英
2 岩浆岩的结构
岩浆岩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与形态及晶粒间的相互关系,称为岩浆岩的结构。
(1)按照矿物晶粒的大小分为
显晶质结构:用肉眼均可加以识别,又细分为
粗粒(粒径>5mm)、中粒(粒径5—1mm),细粒(粒径1—0.1mm)
隐晶质结构:用肉眼难以识别
(2)按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
等粒结构:矿物颗粒大小相等
不等粒结构:在不等粒结构中又分为:
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或非晶质者
似斑状结构:基质为显晶质,且基质的成分与斑晶的成分相同
3岩浆岩的构造
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浆岩中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大小及相互关系分为
块状构造:岩石中矿物排列无一定规律,岩石为均匀的块体。
流动构造:岩石中柱状或片状矿物或捕虏体平行而定向排列。
火山熔岩中不同成分和颜色的条带,以及拉长的气孔相互平行排列,称为流纹构造。
气孔构造:岩石中呈圆球形、椭球形或不规则形态的空洞。
直径由数毫米到
数厘米。
基性熔岩中气孔较大、较圆;酸性熔岩中气孔较小、较不规则,或呈棱角状。
杏仁构造:气孔中有矿物质充填者。
层状构造:岩石具有成层性状,它是多次喷出的熔岩或火山碎屑岩逐层叠置的结果。
4岩浆岩的分类
(1)岩浆岩
(2)火山碎屑岩
火山碎屑岩既有喷出岩的特征也有沉积岩的特征,按火山碎屑的粒径大小分类:
(1)凝灰岩:粒径<2mm
(2)火山角砾岩:粒径2-50mm
(3)浮岩:粒径2-50mm多孔洞,色浅、质轻、能浮于水
(4)集块岩粒径>50mm
五、实验内容
1.常见岩浆岩手标本观察实验观察常见岩浆岩手标本的颜色、造岩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特征,描述并鉴定。
2.四大类岩浆岩对比观察鉴定实验,观察四大类岩浆岩(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的特征及区别,并对比描述、鉴定。
3.侵入岩和喷出岩对比观察鉴定实验,对比观察侵入岩和喷出岩,描述其矿物、结构构造,并定名写综合鉴定报告。
并把观察结果写在实习报告中。
六、实验步骤
1 观察岩浆岩造岩矿物的特征。
暗色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浅色矿物:斜长石,正长石,石英。
2 观察实验观察常见岩浆岩手标本的颜色、结构、构造特征。
结构: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
构造:块状构造、流动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层状构造等。
3 观察四大类岩浆岩(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的特征及区别
4 对比观察侵入岩和喷出岩
5 观察岩浆岩的常见代表
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深成岩橄榄岩辉长岩闪长岩花岗岩,斑状花岗岩
浅成岩金伯利岩辉绿岩闪长玢岩花岗斑岩
喷出岩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黑曜岩,浮
岩
岩浆期后伟晶岩
七、实验报告要求
观察描述花岗岩、玄武岩的特征对其进行综合定名,并画素描图。
八、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对照书上岩石的特征描述,结合岩石的自身特征描述,看到什么描述什么,不要照抄指导书内容。
九、思考题
思考:本次实验课中的岩浆岩有哪些典型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