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标准化名词解释基础知识

安全标准化名词解释基础知识

安全标准化名词解释基础知识公司安全生产理念:安全发展、绿色发展、黄金有价、生命无价、不要带血的矿石、不要带血的效益。

一、安全名词解释1、“三违”: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2、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被处理不放过。

3、三同时: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新工人的三级教育: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岗位(班组)教育。

5、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6、安全标志:禁止标志(红色)、警告标志(黄色)、指示标志(蓝色)7、车辆保养制度的“三检”:出车前检查、行车中检查、回场后检查。

8、十大不安全心理因素:侥幸、麻痹、偷懒、逞能、莽撞、心急、烦躁、赌气、自满、骄傲。

9、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0、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别人不受伤害。

11、我国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2、三品:易燃品、易爆品、化学危险品13、八懂:懂规章制度和责任;懂岗位技术的规定;懂安全生产的方针和政策;懂设备构造和性能;懂工艺流程和原理;懂防火常识和规定;懂尘毒危害和治理;懂伤亡事故报告的规定。

14、四会:会操作维护和保养;会排除故障和预防;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会防火救火和报警。

15、事故构成要素:人、物、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6、民用爆炸物品:爆破器材,包括各类炸药、雷管、导火索、导爆索、非电导爆系统、起爆药和爆破剂等;黑火药、烟火剂、民用信号弹和烟花爆竹。

17、职业禁忌症:是指不宜从事某种作业的疾病或解剖、生理状态。

在该状态下接触某些职业性危害因素时可导致下列情况:①使原有疾病病情加重。

②诱发潜在疾病。

③影响子代健康。

④对某种职业危害因素易感、较易发生该种职业病者。

18、可引起职业病的有害因素:主要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另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和人机工效学因素。

19、危险:是指可以导致意外事故发生的现存的或潜在的状态20、危险源:在一切生产活动和服务工作中,客观存在着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职业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因素,又叫危害因素21、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位(包括场所和设施)22、环境保护的四项原则: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23、污染环境的“四害”:废水、废气、废渣和噪音。

24、灭火器的使用方法:(1)拔去保险销。

(2)手握灭火器橡胶喷嘴,对向火焰根部。

(3)将灭火器上部手柄压下,灭火剂喷出。

(4)灭火时,灭火器要保持直立,不宜水平或颠倒使用25、职业病:职业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导致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的相应的临床症状,这类疾病称为职业病。

26、.生产要害部位:一旦发生事故后,造成的人员伤亡大,经济损失大,社会政治影响大的生产、生活和人员集中的活动场所。

27、事故隐患:就是与安全法规、安全制度、安全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相违背,相抵触的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

简单地说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28、特种作业: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54.事故:是由于物体、物质、人或环境的作用或反作用,使人员受到伤害或可能受到伤害的、出乎意料之外的、失去控制的事件。

29、安全工作三个100%:100%遵守各项管理规定,100%遵守法律法规,100%的时间内遵守前两个100%。

30、安全工作“五落实”:整改内容、标准、措施、进度和责任人落实。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国家规定的安全色]红、蓝、黄、绿[安全生产十大禁令]1、严禁穿木屐,拖鞋、高跟鞋及不戴安全帽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作业。

2、严禁一切人员在提升架、吊机的吊篮下或吊物下作业、站立、行走。

3、严禁非专业人员私自开动任何施工机械及驳接、拆除电线、电器。

4、严禁在操作现场(包括车间、工地)玩耍、吵闹和从高处抛掷材料、工具、砖石、砂浆等一切物件。

5、严禁土方工程的偷岩取土及不按规定放坡或不加支撑的深基坑开挖施工。

6、严禁在不设栏杆或无其他安全措施的高空作业。

7、严禁在未设安全措施的同一部位上同时进行上下交叉作业。

8、严禁带小孩子进入施工现场(包括车间、工地)作业。

9、严禁在靠近高压电源的危险区域进行冒险作业及不穿绝缘鞋进行机动水磨石等作业,严禁用手直接提拿灯头。

10、严禁在有危险品、易燃易爆品的场所和木工棚、仓库内吸烟、生火。

[安全生产六大纪律]1、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2、2m以上的高处、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系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3、高处作业时,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4、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方能开动使用。

5、不懂电气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

6、吊装区域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吊装机械必须完好,吊臂垂直下方不准站人。

二、安全标准化知识及相关要求1、什么是安全标准化?答:安全标准化是指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企业具有健全、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不断提高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

2、实行安全标准化的依据是什么?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监总管一〔2009〕80号)《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进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促使各类矿山企业逐步建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的动态安全管理体系。

3、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目的是什么?答: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目的是:规范好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

通过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制定评价标准和工作目标,促使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从而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4、推行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意义是什么?答: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是安全生产工作中带有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根本性的工作;是提高企业安全素质的一项基础建设工程;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对企业和全社会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有什么作用?答: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可以实现对矿山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辨识、预控,最大限度地消除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事故隐患,有效降低事故总量,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同时,也是促进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逐步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有效途径。

6、实施原则是什么?答:(1)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建设,应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立足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充分体现风险管理和事故预防的思想,并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有机结合。

(2)安全标准化的创建,应确保全员参与,通过有效方式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反映企业自身生产特点及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7、创建安全标准化需要哪些步骤?答:创建安全标准化步骤包括:准备、策划、实施与运行、监督与评价、改进与提高。

(1)准备阶段应确定企业安全标准化的目标,并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初始评估。

(2)策划阶段应根据初始评估的结果和本导则及相关实施指南的要求,确定建立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内容。

(3)实施与运行阶段应根据策划结果,落实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各项要求,提供有效运行的必要资源。

(4)监督与评价阶段应对安全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内部评价,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提出完善措施。

(5)改进与提高阶段应根据监督与评价的结果,改进安全标准化系统,不断提高安全标准化水平和安全绩效。

8、安全标准化如何监督管理?答:(1)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标准化的实施进行监督,对不符合安全标准化要求的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安全标准化的实施效果。

(2)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安全标准化的评定,每三年至少应进行一次。

发生死亡事故或具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故后,应重新进行安全标准化评定。

9、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什么?答: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加强标准化建设的技术支撑体系、考评体系、培训体系、奖励约束体系和信息交流体系,立足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从策划、执行、符合性和绩效性四个环节(即PDCA),全面完成准备与策划、实施与运行、监督与评价、改进与提高四个环节的创建过程,实现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阶梯式推进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效消除风险,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10、国家安全标准化建设考评标准是什么?答: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一制定了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尾矿库、小型露天采石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分别按照相应的评分办法进行评定。

11、安全标准化等级及评定单位如何划分?答:安全标准化等级分为一、二、三、共3个等级,一级为最高,三级为最低。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负责组织对达到一、级标准的矿山企业进行评定,各省局负责组织对达到二级及以下标准的矿山企业进行评定,其中三级标准评定工作,可视具体情况由各省局授权市、县级安全监管部门负责。

12、国家对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有什么约束和激励措施?答:一是将标准化建设与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结合起来。

各地可根据实际,逐步将标准化最低评定等级作为金属非金属矿山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基本条件。

到2013年底凡未达到最低标准化等级的,一律依法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并提请地方人民政府关闭;2010年底以后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矿山企业,必须达到安全标准化最低等级。

二是将标准化建设与相关经济政策结合起来。

对于达到标准化三级以上(含)的矿山企业,各地可探索在落实相关安全生产经济政策、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减少对其检查频率等方面采取优惠措施,鼓励企业不断提高标准化等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