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力式挡土墙施工方案43050

重力式挡土墙施工方案43050

TA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致:铁科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外联合体京沈客专辽宁段JL-6标(监理站) 我单位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已编制完成重力式挡土墙施工方案,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重力式挡土墙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章) :技术负责人:日期: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项目监理机构(章):总监理工程师:日期:工程项目名称:新建铁路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辽宁段施工合同段:TJ-11标编号:注:本表一式4份,施工单位2份,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各1份。

中铁大桥局京沈客专辽宁段TJ-11标路基工程重力式挡土墙施工方案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京沈客专辽宁段TJ-11标项目经理部中铁大桥局京沈客专辽宁段TJ-11标路基工程重力式挡土墙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京沈客专辽宁段TJ-11标项目经理部年月日目录1 编制依据和原则 (1)1.1 编制依据 (1)1.2 编制原则 (1)2 工程概况 (2)3 施工部署 (2)3.1人员配置 (2)3.2机械设备 (4)4 进度计划 (4)5 施工方案 (4)5.1施工工艺流程 (6)5.2 施工方法 (7)6质量保证措施 (10)6.1 组织措施 (10)6.2管理措施 (10)6.3技术措施 (10)7安全保证措施 (14)7.1安全管理制度 (14)7.2安全保证措施 (14)8.环水保、文明施工措施 (15)8.1管理目标 (15)8.2环水保、文明施工措施 (16)重力式挡土墙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和原则1.1 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辽宁段)工程站前施工JSLNTJ-11标段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协议、会议纪要、合同补遗书等有效合同文件。

(2)设计文件、图纸及本工程项目采用的设计、施工、验收有效的技术标准、规范与有关规定。

(3)施工调查报告。

包括施工场地和周边环境条件,水、电、路、临时租地和地材等情况,水文地质、气象、交通、机械、物资采购等资料。

(4)国家、铁路总公司、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5)京沈铁路客运专线辽宁有限责任公司下发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6)新建铁路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辽宁段)工程站前施工JSLNTJ-11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7)本单位当前客专建设的装备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工法及科研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8)《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9)《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15);(10)《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1.2 编制原则(1)京沈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和局指挥部要求的总体工期、质量目标的原则;(2)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

认真核对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3)严格按照铁路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上级有关安全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要求,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措施,确保施工安全;(4)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工艺,合理配置资源,遵循一切围绕“便于施工,少占耕地,减少投入,严格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的原则;(5)遵循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原则;(6)遵循本企业贯标机制的原则。

确保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在本项目工程施工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2 工程概况新建铁路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辽宁段)站前工程JSLNTJ-11标中,标段起讫里程为DK605+320.95~DK634+404.57,全长29.084km。

位于辽宁省境内,途经新民市,沿线依次经过姚堡乡、梁山镇、新柳河街道。

其中重力式挡土墙共四段,分别为:新民北站DK633+044.85~DK633+268.15右侧扶壁式挡土墙两端头设置0~9m高重力式挡土墙,长13.5m;DK634+395.17左侧端头设置0~9.8m高重力式挡土墙,长14.7m;DK634+404.57左侧设置9.8m高重力式挡土墙端墙,长12.6005m。

重力式挡土墙采用C30混凝土浇筑,墙面及背坡坡率1:0.25,沿墙长、墙高每隔2~3m交错布置泄水孔,孔径10cm,内设PVC管,泄水管进口包裹0.3m×0.3m 透水土工布(400g/m3),泄水管设置4%的坡度。

墙背设0.3m袋装卵石反滤层,反滤层底部设置厚0.3mC30混凝土垫层应与墙身一同浇筑。

沿墙长方向每隔10~15m设置宽0.02m的伸缩缝,缝内沿墙顶、内外三边填塞深度不小于0.2m的沥青麻筋。

基坑采用原状土回填。

3 施工部署3.1人员配置根据工程施工范围以及主要工作内容、工程数量,按照“集中领导、职责明确、提高效率、有利协调”的原则,更好的促进架子队标准化建设,确保按期、优质完成工程任务,组建项目部、工区、架子队的管理模式。

(1)工区组织机构图见图3-1。

图3-1 工区组织机构图(2)架子队主要施工人员见表3-1。

3.2机械设备本着各种设备之间能力协调、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配置。

以需要的生产能力为目标,协调配备挖、装、运、平整、碾压机械。

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见表3-2。

4 进度计划根据以上施工机械以及人员,新民北站扶壁式挡土墙端头重力式挡土墙施工计划2015年8月10日开工,2015年09月10日完工。

5 施工方案挡土墙墙身沿线路方向并结合墙高及地质变化情况每隔10m~15m设置宽0.02m的伸缩缝一道,缝内沿墙顶、内、外三边填塞深度不小于0.2m的沥青麻筋。

墙身在地面以上部分,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向外倾斜的4%PVC圆形泄水孔,直径为10cm,反滤层采用0.3m厚袋装卵石反滤层。

沿线路方向,不同高度墙身墙顶采用顺坡连接。

本四段重力式挡土墙均为扶壁式挡土墙端头堵墙,长度均在15m范围内,采用一次性整体浇筑。

待扶壁式挡土墙施工完后,路基填筑至距扶壁式挡土墙顶4m时,对路基进行刷坡,开挖重力式挡土墙基础,浇筑混凝土垫层,施做路基顶面距最底一层泄水孔间的袋装卵石反滤层,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进行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70%后,进行基坑及墙背填筑。

5.1施工工艺流程重力式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图5.2 施工方法5.2.1 施工准备(1)在开工前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应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和应急预案。

(2)测量放样平整场地及排水对场地进行平整清除杂物,然后进行施工放样。

按设计图纸定出挡土墙基础开挖位置。

基坑四周设置地表截、排水及防渗设施做好排水准备,如拦水坎,坡顶截水沟等;(3)基础开挖前,应落实现场管线的位置、高程,如与施工有冲突时,应与管线单位共同协商加固措施,挡土墙基础开挖后,如与地质勘测报告出入较大,应通知勘测单位和设计单位共同验槽,提出处理意见。

(4)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建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和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5.2.2 施工方法(1)基槽开挖挖基槽土方采用挖掘机及人工配合进行开挖。

首先测量放线,定出开挖中线及边线,起点及终点,设立桩标,注明高程及开挖深度,用挖掘机开挖,多余的土方装车外运弃土。

根据设计图,挡土墙设有1:0.25的坡度,开挖时墙背应预留10cm 采用人工修整,以保证坡度准确及墙背后土不被扰动,便于墙背0.3m厚袋装卵石反滤层堆码;前墙、侧墙开挖时,采用1:0. 5反坡进行放坡开挖,预留10cm采用人工修整,并超挖0.5m以保证基坑排水及施工作业面。

当开挖至基底时,应预留10cm 进行人工清基以保证地基原状土不被扰动。

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排水沟及集水抗进行施工排水,保证工作面干燥以及基底不被水浸。

(2)地基处理当挖至基底后,对基底地基进行夯实处理,及时施做混凝土垫层,若发现基底有淤泥层或软土层时,需报请监理工程师及设计单位,经共同协商制定可行性方案并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3)模板安装图5-1 重力式挡土墙模板安装示意图墙身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用钢管作围楞,竖枋间距0.6m、横向间距为0.4m,用双钢管作围楞,用钢管作斜撑进行支撑,侧模与前墙横楞需用扣件联成整体以保证接缝严密、牢固。

墙身内侧用10×10cm的木枋作顶撑,以防前墙模板向内倾倒,内顶撑的尺寸应比设计墙厚短5mm左右,墙背侧顶于土体表面,用短方木抄垫增大受力面积,另一侧顶于前墙模板内侧,用木楔块调整好墙身尺寸然后将木楔块打紧,内顶撑以1×1m的间距布置。

模板表面应平整,表面涂刷脱模剂。

模板与模板拼接处采用双层海绵条胶带,防止拼接处出现漏浆现象,若模板间缝隙较大,则应重新对模板进行调整处理并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墙身模板采用一次立模方式。

(4)泄水孔安装泄水孔采用直径为10cm的PVC塑料排水管,间距为3×3m,梅花形布置,安装时PVC管进口端采用土工布包裹,同时两头须用胶带密封严密,防止是泥浆进入堵塞泄水孔,最下面一排位置应高出地面不小于30cm,其排水坡度不少于4%。

(5)混凝土施工砼由混凝土拌合站集中供应,用砼运输车运至现场。

在墙顶搭设平台,采用汽车泵输送混凝土入模,当砼落高大于2.0m时,要采用串筒输送砼入仓,避免砼产生离析。

砼浇灌从低处开始分层均匀进行,分层厚度一般为30c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遵循“快插慢拔”原则,振捣棒移动距离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混凝土入模后及时振捣,振捣棒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至少5cm,确保上下层混凝土接触良好,振捣时间适当,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易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不欠振、过振、漏振。

在砼浇灌过程中,如表面泌水过多,应及时将水排走或采取逐层减水措施,以免产生松顶,浇灌到顶面后,应及时抹面,定浆后再二次抹面,使表面平整。

砼浇灌过程中,当砼面到达内支撑位置时应将其拆除、取出,不得将其灌入墙体中,也不允许拆除过早以免造成跑模事故。

砼浇灌过程中,应派专人(木工、电工及试验工)在现场值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砼强度件制作应在现场拌和地点或浇灌地点随机制取,每工作班每100m3取二组试块。

(6)模板拆除及混凝土养护砼浇灌完进行收浆后,1小时内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在常温下一般24小时后即可拆除墙身侧模板,拆模时,严禁重击和硬撬,避免造成模板局部变形或损坏混凝土棱角;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清理表面的灰渍,并均匀涂抹一层隔离剂或防腐剂。

模板拆除后,宜用草帘子、塑料布等覆盖并洒水养护,以防止温缩和干缩裂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