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1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1

《宏观经济学》模拟考试试题
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财政部向()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增加:
A、居民;
B、企业;
C、商业银行;
D、中央银行。

()2、在短期内,居民以下哪一部分的数额会大于可支配收入。

A、储蓄;
B、消费;
C、所得税;
D、转移支付。

()3、1998年我国货币信贷制度完成重大改革,其中:当年3月21
日,法定准备金和备付金帐户合一,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的20%
调整至15%。

这属于:
A、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C、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D、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4、某地区年人均GDP为4000美元,比人均GNP低2个百分点,
这表明该地区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地区
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可能小于。

()5、IS曲线表示满足以下哪一关系:
A、收入-支出均衡;
B、总供给-总需求均衡;
C、储蓄-投资均衡;
D、以上都对。

()6、GDP高于均衡水平,意味着:
A、收入流量中漏出的储蓄S大于注入收入流量的投资I;
B、计划的消费支出C的总额超过计划投资I的总量;
C、GDP偶然沿着消费曲线超过收入平衡点;
D、计划投资I的总额和计划消费C总额之和超过现值GDP水平()7、根据相对收入假说,消费倾向在下述哪种情况较高?
A、教育程度低;
B、社会地位较低;
C、拥有较多流动资产;
D、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较高。

()8、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
A、法定准备率;
B、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率; D、道义劝告。

()9、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A、一个;
B、无数个;
C、一个或无数个;
D、一个或无数个都不可能
()10、如果某人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二、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若法定准备金率是0.16,没有超额准备,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
(1)假定总储备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
(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下调至0.1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亿美元)。

2、假定某经济存在下列关系式:消费函数为D Y C 8.01400+=,税收函数为
y ty T 25.0==,投资函数为r I 50200-=,政府需求为200=G ,货币需求为
r Y P M d 1004.0-=,名900=s M ,求总需求函数。

3、假设消费需求为Y C 63.0800+=,投资需求为r I 200007500-=,货币需求为r Y L 100001625.0-=,价格水平1=P ,试求货币名义供给是6,000亿美元,政府购买是7,500亿美元时的GDP 之值,并证明所求GDP 之值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之总和。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凯恩斯在《通论》中写到:“当所得增加时,人们将增加其消费,但消费之增加不
如其所得增加之甚”。

请问这如何用函数式表示?
2、 为什么经济萧条时凯恩斯主义容易走运,而通胀居高不下时货币主义容易成为“时
髦”?
3、 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有什么差别?
4、 为什么称转移支付是自动稳定器?
四、论述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为什么经济萧条时凯恩斯主义容易走运,而通胀居高不下时货币主义容易成为“时髦”?
2、为什么古典的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而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平缓地倾斜的?请用图形配合文字具体说明。

《宏观经济学》模拟考试试题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是:
A 、之和等于1;
B 、之和大于1;
C 、之和小于1;
D 、无关。

( )2、我国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报告中提出拟增发1500亿国债,主要用于在建的国债建设项目、西部开发项目、重点企业技术改造等。

这属于:
A、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C、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D、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3、在短期内,居民以下哪一部分的数额会大于可支配收入。

A、储蓄;
B、消费;
C、所得税;
D、转移支付。

()4、某地区年人均GDP大于人均GNP,这表明该地区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地区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可能小于。

()5、LM曲线表示满足以下哪一关系:
A、收入-支出均衡;
B、总供给-总需求均衡;
C、储蓄-投资均衡;
D、货币供求均衡。

()6、GDP高于均衡水平,意味着:
A、收入流量中漏出的储蓄S大于注入收入流量的投资I;
B、计划的消费支出C的总额超过计划投资I的总量;
C、GDP偶然沿着消费曲线超过收入平衡点;
D、计划投资I的总额和计划消费C总额之和超过现值GDP水平
()7、包括房地产在内的个人消费信贷是我国银行业的一项金融创新,请问这受哪一消费理论的支持:
A、绝对收入假说;
B、相对收入假说;
C、持久收入假说;
D、生命周期假说。

()8、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
A、法定准备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率;
D、道义劝告。

()9、在LM曲线上存在货币供求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A、一个;
B、无数个;
C、一个或无数个;
D、一个或无数个都不可能
()10、某一衣衫褴褛的年轻人游手好闲,宁愿吃救济也不愿找工作,这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愿失业。

二、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为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为4100,政府预算赤字为200,消费为3800,贸易赤字是100。

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

2、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投资为60(单位: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意愿存货投资积累为多少?
3、假设消费需求为,投资需求为,货币需求为,价格水平,试求货币名义供给是6,000亿美元,政府购买是7,500亿美元时的GDP之值,并证明所求GDP之值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之总和。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问平衡预算乘数为什么等于1?
2、理论界有一规范性的命题叫作"富人的一元不等于穷人的一元",如何理解?
3、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计入GDP吗?为什么?
4、什么是"挤出效应"?政府投资的增加一定挤出私人投资吗?
四、论述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可以用来抵消各种干扰对经济运行的冲击,有哪些具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请问我们国家为什么总是偏向于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妥的货币政策?
2、为什么古典的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而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平缓地倾斜的?请用图形配合文字具体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