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规范一血常规检验标本1用EDTA-2K(EDTA-K2.2H2O)1.5~2.2mg/ml抗凝(EDTA抗凝管、紫色帽)采血。
2注意事项:A 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血至2ml。
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强力震荡,以免造成溶血。
C 采血后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必须在2h内完成检测)。
二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检验标本1静脉采集枸橼酸钠(109mmol/L,即32.06g/L)抗凝血(枸橼酸钠抗凝管、黑色帽)。
2注意事项:A 单独采1管血,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血至2ml(抗凝剂:全血=0.4:1.6)。
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强力震荡。
C 采血后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必须在2h内完成检测)。
三凝血检测(PT、APTT、Fbg、TT、D2-聚体)标本1静脉采集枸橼酸钠(109mmol/L,即32.06g/L;抗凝剂:全血=0.2:1.8)抗凝血(枸橼酸钠抗凝管、蓝色帽)。
注意事项:A 单独采1管血,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血至2ml。
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有凝块。
C 采血后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必须在2h内完成检测)。
D 空腹采血(餐后脂血会影响检验结果)。
四血型与交叉配合标本1用EDTA-2K(EDTA-K2.2H2O)1.5~2.2mg/ml抗凝(EDTA抗凝管、蓝色帽)采血。
2注意事项:A 按抗凝管刻度采血至2~3ml。
最好单独采血,便于标本保存。
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强力震荡,以免造成溶血。
五血流变检查标本1 用肝素钠抗凝管(肝素钠、绿色帽)2 注意事项:A 按抗凝管刻度采血至4~5ml。
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强力震荡,以免造成溶血。
六尿液常规检查标本1住院病人尽量留取晨尿(安静状态下留取清晨第一次尿)。
2门急诊病人可留取随机尿,但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
3尿液采集于洁净尿杯中,不可使用其它未经洗涤的器皿如药瓶、试剂瓶等。
标本留取后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必须在2h内完成检测)。
七尿液特殊检查标本1尿液成分定量检查应根据检查目的选择并在检验科领取防腐剂。
A 尿爱迪氏计数或3h计数:甲醛(40%),5ml/L尿液;3h和12h尿沉渣计数的留尿时间分别为(5:30-8:30)和(20:00-次日8:00)。
B 尿蛋白或尿糖定量:甲苯,5~20ml/L尿液。
C 尿17-羟、17-酮、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和尿钙等:浓盐酸,10ml/L尿液。
2尿稀释浓缩试验:试验日正常进餐,上午8点排尿弃去,没隔2h留尿一次,至晚上8点共六次标本;晚8点至次晨8点为夜尿,收集于一个容器中,分别标记时间后送检。
八粪便常规检查标本1一般应为新鲜的自然排出的粪便3~5g,必要时可肛试子取出,但需注明。
2样品置于洁净容器中,最好用带盖塑料盒。
3粪便应选取含脓、血、粘液等异常成分进行检查。
4做隐血试验时,应嘱病人检查前3天禁食肉类、含动物血的食物。
九浆膜腔积液检查标本1标本一般由临床医师无菌穿刺采取。
2送检标本量:常规检查、生化检查、细胞学检查各留取2ml;细菌学检查用无菌管采集标本,结核菌检查留取10ml。
3标本采集后必须立即送检,否则可因标本凝固、细胞变性等导致标本无法检测或结果不准确。
4用于细胞学检查时,可在标本中加适量EDTA抗凝,但还需留1管不加抗凝剂的标本用于观察积液的凝固性。
十临床化学检验标本1一般生化检查(肝功、肾功、血脂、血糖、免疫、电解质、心肌酶等)留取不抗凝血(红色帽、真空负压管),采血量视检查项目多少而定,一般为4~5ml。
2糖化血红蛋白需用EDTA抗凝管,操作规程同血常规标本。
3血钾检测标本须立即送检,2h内完成检测。
4空腹采血。
如为餐后标本,应在申请单上注明。
十一临床免疫检验及化学发光检验标本1一般免疫学检验(乙肝病毒、丙肝病毒、HIV、梅毒螺旋体、结核、自身免疫病等)和化学发光检验(各种激素、肿瘤标志物等)留取不抗凝血(红色帽、真空负压管),采血量视检查项目多少而定,一般为4~5ml。
2严格按生物安全有关规定采血。
3空腹采血。
如为餐后标本,应在申请单上注明。
十二微生物学检验标本1标本采集、运送、验收和处理注意事项①标本采集A 申请单标记必须清楚(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标本来源、采集时间、检查项目、抗生素应用情况等),以便实验室合理选用培养基。
B 尽量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标本。
C 标本采集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D 采集标本的容器必须经灭菌处理或使用一次性无菌专用容器。
②标本运送A 标本采集后尽快送微生物室。
B 标本采集后在室温下超过2h未送达实验室,视为不合格标本。
③标本验收A 实验室只能接受和处理合格标本。
B 实验室对不合格标本退回时,须注明原因,并及时与临床联系。
2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和处理①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通常留取晨起第一次尿液,及时送检,并保证2h内接种;不能及时送检时,标本应置冰箱保存,并于8h内送检。
怀疑沙门氏菌感染时,应于发病2周左右采集标本;怀疑钩端螺旋体感染时,应于发病后2周左右采集标本。
常用的标本采集方法如下:A 中段尿采集法:成年男性和女性分别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和外阴部,再用灭菌水冲洗尿道口,然后排尿弃去前段尿液,于带盖的无菌试管中留取中段尿液5~10ml。
B 导尿法:用导尿管导取5~10ml尿液于无菌试管中;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应更换导尿管留尿;留置导尿时,用无菌消毒法消毒导尿管外部及导尿管口,用无菌注射器通过导尿管抽取尿液送检,不可采集尿液收集袋中的尿液送检。
C 其它方法:膀胱穿刺或肾盂尿采集法须由临床医师采集。
②粪便标本采集和处理A 采集时间:腹泻患者处于急性期,尽量在用药前采集粪便;怀疑伤寒患者在发病两周以后采集粪便;怀疑霍乱时应立即采集粪便送检。
B 采集方法:一般患者,取新鲜粪便的黏液、脓血或絮状物等有意义成分2~3g或1~3ml,盛无菌容器内送检;难以获得粪便或排便困难的患者和婴幼儿,可用直肠试子采集标本,再插入灭菌试管中送检。
③痰及下呼吸道标本采集和处理A 自然咳痰法:晨痰为佳;先嗽口,清洁牙齿和口腔;再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痰量不得少于1ml;咳痰困难者可先做雾化处理。
B 小儿取痰法:用弯压舌板向后压舌,将试子深入咽部,小儿因压舌板刺激引起咳嗽,喷出的肺或气管分泌物粘在试子上送检。
C 支气管镜、支气管穿刺、支气管肺泡灌洗等采集法:由临床医师实施。
④血液及骨髓培养标本A 抗生素治疗前,严格无菌静脉采血8~10ml(儿童1~4ml);骨髓1~2ml。
B 无菌注入专用培养瓶中送检。
C 如已用抗生素不能停用时,可在48h内分别于下次抗生素使用前,多次采集血液标本送检。
D 疑为心内膜炎时,为提高阳性检出率,可酌情不同部位、不同时间多次采血送检。
⑤脑脊液培养标本A 怀疑脑膜炎时应立即采集脑脊液,最好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
B 无菌腰穿采集脑脊液1~2ml,立即送检。
⑥穿刺液培养标本A 包括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鞘膜液等。
B 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或在停用抗生素2~3天后采集。
C 无菌穿刺采集,标本量不少于1ml。
D 为防标本凝固,可在无菌盛器中加入适量灭菌肝素。
⑦胃液及胆汁培养A 采集方法:抽取空腹胃液5ml,置无菌管内送检;胆汁培养标本由十二指肠引流法或胆囊穿刺法或手术中留取胆汁5ml,置无菌管内送检。
B 标本采集后必须立即送检。
⑧脓汁和病灶分泌物培养A 标本采集前,先对病灶周围消毒,然后用无菌方法采取脓汁或病灶分泌物或组织。
B 标本采集后立即置无菌管内送检。
⑨眼、耳、鼻、咽试子分泌物培养标本A 用无菌试子常规采集标本。
B 标本采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被粘膜上的正常菌群污染。
C 标本采集后连同试子一起置无菌管内送检。
⑩泌尿生殖道培养标本A 尿道分泌物:清洗尿道后采取尿道溢出的脓性分泌物,或用无菌试子插入尿道2~4cm处轻轻转动后取出,置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
B 阴道、宫颈分泌物:通过阴道扩张器,用灭菌试子采取阴道口或宫颈管1~2cm处分泌物,置无菌试管中送检。
C 前列腺液:清洗尿道、冲洗膀胱后用前列腺按摩法采集前列腺液于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
D 精液:受检者应5天以上未派精,清洗尿道后用手淫或体外排精法,射精于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
E 溃疡分泌物:灭菌生理盐水清洗患处,用无菌试子取其边缘或基底部的分泌物,置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
⑾烧伤感染培养标本烧伤12h后用无菌棉试子采集标本;要注意从多个创面取样;烧伤严重感染时易发生败血症,创面取样的同时应采集血样送做血培养。
⑿真菌感染培养标本A 浅部真菌感染标本采集:皮癣者常规消毒皮肤,从皮损边缘刮取鳞屑,置无菌平皿中送检;皮肤溃疡则采集皮损周围脓汁或组织;毛发则采集其根部折断处,至少5~6根送检;指(趾)甲:消毒指(趾)甲并去掉其表面部分,取可疑病变部分,用刀片修成小薄片5~6片,置无菌容器中送检。
B 深部真菌感染标本采集:血液:无菌采血8~10ml,注入血培养瓶中,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刻送检时血培养瓶应放室温,但不可超过8h。
脑脊液:采样量不少于3ml,分别注入两支无菌试管中送检(一支做真菌培养和墨汁染色,一支做普通培养)。
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标本:采集方法同普通培养。
⒀厌氧菌感染培养标本A 标本采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标本污染和与空气接触;用注射器抽取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胆汁、脑脊液或无菌手术抽取脓液;抽出液体标本后,要尽快排除注射器内的空气。
B 标本运送:标本采集后不得冰箱储存,必须尽快(半小时内)送检;标本运送可采用注射器(已驱氧)或含运送培养基的无氧小瓶或厌氧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