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三国鼎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PPT课件
《三国鼎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PPT课件
荆州
夷陵之战
白帝托孤,平定南中,北上伐魏
以少胜多的战役
• 巨鹿之战
• 官渡之战 • 赤壁之战
项羽和秦军主力
曹操和袁绍 孙刘联军和曹操
秦末
200年 208年
课堂小结 东 汉 末 年 军 阀 混 战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魏 吴
孙权
刘备
赤壁之战 ( 208年) 联合抗曹
蜀
随堂训练
1.下列人物不是三国时期人物的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董卓入京:废少帝、立献帝,专擅朝政。 关东军的成立:以袁绍为盟主,“名豪大侠,富室强族, 飘扬云会,万里相赴。”(《三国志· 文帝纪》注引《典 论· 自叙》)
消灭董卓以后,各诸侯相互发动兼并战争,连年混战。东汉名 存实亡。
一、北方走向统一
官渡之战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袁绍 马腾 曹操 张鲁
刘璋
袁术 刘表 孙策
一、北方走向统一
北方二雄
曹操势力日益壮大 东汉名门“汝南袁氏” ,自袁 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 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 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 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 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 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 势力达到顶点。
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迁都 许昌 (2)重视人才,“唯才是举” 经济上: (1)招募流民垦荒 (2)组织兵士耕田 曹操个人杰出的军事才能
一山不容二虎
匈 奴
袁绍
200年 官渡之战
曹操
刘璋 刘表 袁术
袁 绍
官 渡 之 战 经 过
公元200年
十万人
延津
乌巢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曹
三四 万人
袁绍
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骄兵必败! 天下统一条件不成熟。启示:脚踏实地,戒骄戒躁
三、三国鼎 立
220年,曹 丕自称皇 帝,国号 魏,定都 洛阳。
221年,刘备 称帝,国号 汉,史称蜀 汉,定都成 都。
229年, 孙权称 帝,国 号吴, 定都建 业。
三国鼎立
政权名称
曹操是东汉末 年丞相
时间
创建者
A.曹丕
B.孙权
C.曹操 D.刘备 2.三国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A.魏、蜀、吴 B.蜀、吴、魏 C.吴、蜀、魏 D.魏、吴、蜀
3.寒假时请同学们阅读名著《三国演义》。
学习测评
1.填写下表。
战争名称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交战双方
项羽、秦军 袁绍、曹操 曹操、孙刘联军
共同特点
以少胜多
2.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获全胜,在赤壁之战中却惨遭失败?这留 给后人哪些经验教训?
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曹操以多败于少,而之前的官渡之战中又 能以少胜多呢?这段历史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启迪呢?
官渡之战
曹操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 招贤纳士 经济: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赤壁之战
曹操 1.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 不服, 2.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轻敌, 战术失误。 孙刘联军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2.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定都
魏 蜀 吴
220年
221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
229年
三、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鼎立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 皇,国号汉,史称蜀。
229年,孙权称帝,国 号吴,定都建业。
魏蜀吴的建立,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三国间关系
曹魏蜀汉孙吴,三足鼎立之势,一强二弱,吴蜀连横可抗魏。可惜吴蜀各怀鬼 胎,更因关羽之死成水火之势,曹魏拣了便宜。
南方势力分布图
长江上、 图
中、
下游三州地
刘表据长江中游荆 州地区死后外戚夺 权
刘璋据长江上 游益州地区暗 弱
兵败投奔刘表
孙权继父兄事 业据长江中下 游扬州地区
三顾茅庐
名 成 八 阵 图 。
功 盖 三 分 国 ,
南方势力分布图
长江上、 图
中、
下游三州地
刘表据长江中游荆 州地区死后外戚夺 权
刘璋据长江上 游益州地区暗 弱
孙权继父兄事 业据长江中下 游扬州地区
兵败投奔刘表
曹 刘 刘 刘
208年
刘
赤壁
孙、刘联军 孙 大战
二、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原因?
孙刘联军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2.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操 1.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 战,水土不服, 2.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轻敌,战术失误。
刘备、诸葛亮、庞统、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姜维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
并且毫不畏惧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
1、与雄心壮志相伴而来的,应老老实实循环渐进 的学习方法。——华罗庚 2、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使人聪明,惟有 努力,不断地努力,才会出现才能。——华罗庚 3、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4、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 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基 5、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官渡之战后形势图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结束分裂局面,消除军阀割据,使国家统一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曹操的志在哪里? 一 统 天 下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赤壁之战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
东汉末年政局形式:东汉末年,中央政权名存实亡,众多军阀各 据一方,互相兼并,连年混战。著名的有袁绍、曹操等。
至199年,主要军阀有袁绍(占青、冀、幽、并四州)、曹操(
豫、兖二州)、孙策(据江东)、刘表(占荆州)、刘璋(据益州)、 韩遂与马腾(占有凉州)、公孙度(盘踞辽东)等。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失败原因 曹操 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教训:①应随时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傲必然失败;②重视合理利用自
然条件;③培养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④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操
以少胜多
一、北方走向统一 1.东汉末年政局状况:军阀混战 2.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曹操胜利
几年之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思考: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统一北方? 1.政治:谋略得当,挟天之以令诸侯. 重视人才,“唯才是举”. 2.经济:开垦荒地,实行屯田. 3.军事:战略战术得当. 4.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