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枸杞子提取物技术要求

枸杞子提取物技术要求

枸杞子提取物技术要求本技术要求的编写格式是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的有关规定编辑。

本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GB/T 5009.11;GB 5009.12;GB/T 5009.13;GB/T 5009.15;GB/T 5009.17;GB/T 5009.19等国家标准,以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本技术要求的附录A、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

1 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以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提取物。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技术要求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技术要求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3 食品中铜的测定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19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 4789.4 食品卫生徽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3 技术要求3.1 制法取枸杞子,粉碎成粗粉,加15倍量的80%乙醇为提取溶剂,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再以水为提取溶剂,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10倍量,第二次加8倍量,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滤液于50℃减压浓缩至稠膏状,50℃以下真空干燥,即得。

3.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规定。

表1 感官要求3.3 功效成分: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功效成分3.4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理化指标3.5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4规定。

表4 微生物指标4 检验方法4.1 感官检验取适量试样,置于白瓷板上,在自然光下,用肉眼观察其色泽、性状、杂质,闻其气味,用温开水漱口,品尝其滋味。

4.2 功效成分检验4.2.1 枸杞多糖按规范性附录A规定的方法测定。

4.2.2 总黄酮按规范性附录B规定的方法测定。

4.2.3 甜菜碱按规范性附录C规定的方法测定。

4.3 理化检验4.3.1 薄层鉴别4.3.1.1取本品粉末0.5g,加水35ml,振摇使溶解,滤过,滤液用乙酸乙酯15ml振摇提取,分取乙酸乙酯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枸杞子对照药材0.5g,加水35ml,加热煮沸15分钟,放冷,滤过,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5:8:1.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3.1.2取本品粉末约2g,加80%甲醇溶液50ml,超声30min,滤过,取滤液浓缩至10ml,用盐酸调节pH值至1,加入活性炭1g,加热煮沸,放冷,滤过,用水15ml分次洗涤,合并洗液和滤液,加入新配制的2.5%硫氰酸铬铵溶液20ml,摇匀,10℃以下放置3小时,用G4垂熔漏斗滤过,沉淀用少量冰水洗涤,抽干,残渣加5ml丙酮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甜菜碱对照品适量,加盐酸甲醇溶液(0.5→100)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丙酮-无水乙醇-甲酸(10:6:1.5)为展开剂,预饱和30分钟,展开,取出,挥干溶剂,立即喷以新配制的改良碘化铋钾试液,放置约2小时至斑点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甜菜碱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注改良碘化铋钾试液:取碱式硝酸铋0.85g,加冰醋酸10ml与水40ml溶解后,加碘化钾溶液(4→10)20ml,摇匀;取1ml,加0.6mol/L盐酸溶液2ml,加水至10ml,摇匀,即得。

4.3.2 干燥失重:取本品,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在40℃减压干燥至恒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G测定,不得过5.0%。

4.3.3 炽灼残渣: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J测定,不得过5.0%。

4.3.4 铅:按GB 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规定的方法测定。

4.3.5 镉:按GB/T 5009.15《食品中镉的测定》规定的方法测定。

4.3.6 砷:按GB/T 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规定的方法测定。

4.3.7 汞:按GB/T 5009.17《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规定的方法测定。

4.3.8 铜:按GB/T 5009.13《食品中铜的测定》规定的方法测定。

4.3.9 六六六、滴滴涕及五氯硝基苯:按GB/T 5009.19《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规定的方法测定。

4.4 微生物检验4.4.1 菌落总数:按GB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规定的方法测定。

4.4.2 大肠菌群:按GB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规定的方法测定。

4.4.3 霉菌和酵母菌:按GB 4789.1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规定的方法测定。

4.4.4 沙门氏菌:按GB 4789.4 《食品卫生徽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规定的方法测定。

4.4.5 志贺氏菌:按GB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规定的方法测定。

4.4.6 金黄色葡萄球菌:按GB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规定的方法测定。

4.4.7 溶血性链球菌:按GB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规定的方法测定。

5 贮藏密封,置凉暗干燥处。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功效成分-枸杞多糖的检验A.1 原理用80%乙醇作溶剂,超声溶解除去单糖、低聚糖等杂质,得枸杞多糖沉淀物。

枸杞多糖成分在浓硫酸的作用下,水解成单糖,并迅速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与苯酚缩合成有色化合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A.2 试剂A.2.1水:纯化水。

A.2.2乙醇:分析纯。

A.2.3苯酚:分析纯。

A.2.4硫酸:分析纯。

A.2.5无水葡萄糖(C6H12O6)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A.3 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

超声波清洗器。

A.4 分析步骤A.4.1 溶液的制备A.4.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无水葡萄糖对照品1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无水葡萄糖0.1mg)。

A.4.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约60mg,精密称定,置250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80%乙醇10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用80%乙醇30ml分次洗涤锥形瓶与滤渣、滤器,弃去滤液,滤渣连同滤纸置100ml锥形瓶中,加热水约60ml,振摇,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并用适量水洗涤锥形瓶与滤器,合并滤液,滤液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A.4.2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2ml、0.4ml、0.6ml、0.8ml、1.0ml,分别置具塞试管中,分别加水补至2.0ml(对照品浓度分别为10、20、30、40、50μg/ml),各精密加入5%苯酚溶液1ml,摇匀,迅速精密加入硫酸5ml,摇匀,放置10分钟,置40℃水浴中保温15分钟,取出,迅速冷却至室温,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ⅤA),在49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A.4.3 样品测定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ml,置具塞试管中,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各精密加入5%苯酚溶液1ml”起,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含葡萄糖的浓度,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枸杞多糖以葡萄糖(C6H12O6)计,不得少于3.6%。

A.4.4 计算C×100×100X=W×(1-M)×1000式中:X-试样中枸杞多糖的含量,%;C-从标准曲线上求得供试品溶液中葡萄糖的浓度,μg/ml;W-取样量,mg;M-干燥失重,%。

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A.4.5 允许差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相对平均偏差不得超过5.0%。

附录 B(规范性附录)功效成分-总黄酮的检验B.1 原理在中性或弱碱性及亚硝酸钠存在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与铝盐生成螯合物,加入氢氧化钠试液后显红橙色,在500nm波长处有吸收,以芦丁为对照,进行定量测定.B.2 试剂B.2.1水:纯化水。

B.2.2乙醇:分析纯。

B.2.3亚硝酸钠:分析纯。

B.2.4硝酸铝:分析纯。

B.2.5氢氧化钠:分析纯。

B.2.6氢氧化钠试液:取氢氧化钠4.3g,加水溶解成100ml,即得。

B.2.7芦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B.3 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

超声波清洗器。

B.4 分析步骤B.4.1 溶液的制备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芦丁对照品2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60%乙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ml,置5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芦丁0.2m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约0.25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水5ml,振摇使溶解,再加入60%乙醇至刻度,超声处理30min,摇匀,过滤,即得。

B.4.2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ml、2ml、3ml、4ml、5ml、6ml,分别置25ml量瓶中,各加30%乙醇至6ml,加5%亚硝酸钠溶液1ml,混匀,放置6分钟,再加10%硝酸铝溶液1ml,摇匀,放置6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10ml,再加30%乙醇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ⅤA),在50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对照品溶液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B.4.3 样品测定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ml,置25ml量瓶中,加30%乙醇至6ml,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5%亚硝酸钠溶液1ml”起,依法测定吸光度,同时取供试品溶液2ml,除不加氢氧化钠试液外,其余同上操作,作为空白,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含芦丁的浓度,计算,即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