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管理学第一章学前教育管理学概述一、管理:就是通过协调不同个人的行为,以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二、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职能:指的是管理活动自身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作用,换言之,就是管理工作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管理这种“劳动”需要做哪些方面的事情。
①计划职能②组织职能③控制职能三、管理活动的特性①管理的自然属性②管理的社会属性四、学前教育管理及其特点学前教育管理:是指有关幼教行政人员和托幼机构管理者按照教养工作的客观规律,根据一定的指导原则,采用科学的工作方式,将人、财、物等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组织起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从而获得良好的幼儿教育质量效果,包括办园质量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前教育的社会效益的活动过程。
特点:p7五、管理思想(一)泰罗的管理思想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是以任务为主的管理方法,把粗放的经验管理体制经过变革,变成刺激积极性的管理体制,后又经过积极改革,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
特别突出地表现为任务管理,规定标准化的任务,提供标准的工作条件,又以标准化的方法来培训职工,提供高奖励的工资,实行职能化的组织系统保证任务的完成。
泰罗的管理方法把职工等同于工具人、经济人。
(二)法约尔的管理思想“一般管理”理论,明确了管理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不同。
(三)韦伯的管理思想注意正式组织的强制性、权威性,有依法管理的思想。
思想异同:泰罗着重从生产技术方面研究管理,为科学管理学派的代表。
法约尔和韦伯是组织管理理论的创立者。
共同特点是强调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注重正式组织的作用。
第二章学前教育行政一、教育行政:是国家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为了实现教育目的,通过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对各类教育事业和教育机构进行的领导管理话动。
二、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1.集体制教育行政体制:(代表:法国)我国概念:指教育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下属的地方政府或下级机关设有或很少有自主权,一切措施都必须由上级制定的法令为准,中央直接干预和支配全国教育系统运作,使全国形成整齐划一、自上而下的垂直型组织体系。
优点:一是有利于统筹全局,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统一办教育的标准;二是有利于调节各地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便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保持全国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
弊端:一方面教育行政管理权力高度集中,管理过程容易僵化,统得过死而缺乏弹性,致使管理脱离当地实际情况,不能因地制宜。
另一方面容易束缚和影响下级机关办教育的积极性、创造性,致使教育行政管理缺乏生机与活力。
2.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代表:美国)概念:指下级机关和地方政府在管理范围内有完全独立的权力,中央政府对下级机关和地方政府权限内的事项不加干预。
优点:有利于从各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事业,使教育事业和当地的社会经济紧密结合、协调发展;有利于调动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如公民和公共团体及各种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集资办学的积极性,发挥地方办教育的创造性。
再有,可以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教育改革,规划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各地办学特色。
局限:权力过分分散,容易导致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和管理出现政令不统一、地方各行其是等问题,造成教育行政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
另外,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容易造成各地教育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及教育质量方面的差异,加大各地教育的不平衡和差距。
第三节我国现行学前教育体制及其改革(一)我国幼教事业方针1.发展幼儿教育必须坚持多渠道2幼儿教育的组织形式要坚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二) 我国现行幼教管理体制与管理原则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要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指出,实行“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
幼儿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部分,管理体制被确立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
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原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确立幼儿教育事业领导管理职责分工请示的通知》,明确提出,幼儿教育事业“必须要在政府的统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
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又以法规形式将这-体制确立下来。
“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既是我国现行的幼教行政管理体制,同时又是幼教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为贯彻我国幼教事业发展方针并和方针相一数的领导与管理原则。
在贯彻实施中,应正确认识这原则的几点基本含义。
1.政府负责,幼教事业管理地方化2.分级管理,教育部门发挥主管主导作用具体来说,基层幼教行政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统筹管理辖区内托幼园所(2)对各类型托幼园所进行规范管理和视察指导。
(3)抓好示范园、中心网,以点带面地建立业务网络。
(4)注重园长、教师的培训和队伍建设。
(5)支持社区教育工作及家庭教育指导。
3.分工负责,幼教事业管理社会化二、深化我国学前教育体制改革(一)现行幼儿教育发展与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现行幼教体制的不完善比较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协调统筹功能欠缺,导致管理效率不高一方面,中央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之间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之间的管理权限仍然存在不够明确,清晰的地方。
另一方面,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其他部门领域的社会协调和综合统筹的功能依然不足教育行政内部也表现为各自为政倾问,缺乏横向沟通协调2.教育行政的管理职能窄化,手段上重直接轻间接越位现象:教育行政干预或限制过多,管了不应该管的事情,包揽太多,统得过死;托幼机构的自主权受到削弱。
错位现象:中央、地方、部门之间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导致政出多门,交叉错位。
缺位现象:政府应该办的事情没有真正抓起来。
3投资渠道窄,资源未能统筹调配,存在短缺和浪费并存现象4办园形式仍以正规化园所为主,托动机构面向社会的服务意识比较欠缺(二)深化幼教体制改革的要点1.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率(1)中央和地方关系上,坚持基础教育管理地方化,简政放权。
(2)明确政府对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教育管理的权责关系,注重发挥政府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有关职能部门比如民政、文联、计划、财政等部门的统筹协调功能(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理顺关系(4)改善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同教育机构也即托幻园所的关系,下放办学自主权,增强教育机构办学的动力和活力,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规政策,依法行政和加强服务。
2.改革办学体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实现发展渠道多元化(1)继续坚持“谁办园谁出钱,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建立财政支持、举办者投资、幼儿家长缴费、社会捐资、幼儿园自筹等多元投资机制。
(2)推动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办园的转型,改革对学前教有的财政投资体制。
实现社会、个人、国家分担教育有的投资机制。
(3)研究新形势下的新问题。
为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各种新的办园类型,比如民办园、转制园、非正规幼教机构包括未经审批的托幼园所等,出台适宜的制度规范,给予相应的支持。
(4)要建立政策措施,确保弱势人群幼儿包括农村幼儿低收人家庭和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3.发展社区教育,强化社区管理功能第三章学前教育管理的原则与方法第三节学前教育管理方法一、行政方法(一)行政方法的意义行政方法是指托幼园所管理者依靠各级组织机构及其赋予的权力,通过发布行政指令的方式,直接对教职员工产生影响的管理手段。
(二)行政方法的特点和作用行政方法具有如下特点:1.权威性2.强制性3.单向性4.无偿性(三)运用行政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认识行政方法的有效性和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第一,过分强调上级权威和集中统,容易导致长官意志和官僚主义;第二,更多地强调的是工作关系,不重视人的多方面的需要,使教职工往往处在被动和被强制的地位,他们的各种愿望和要求往往不能得到满足,从而不利于下级和教职工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第三,强调管理权力集中统一,园长拥有管理的全权,下级不能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应急的措施和行动,因此使管理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受到限制;第四,行政方法的信息传递缺乏横向联系和必要的反馈,会影响园所上下左右的沟通与协调。
2.正确认识和对待权威的作用为了有效地运用行政方法,园长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权威的作用,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二、经济方法(一)经济方法的意义托幼机构管理的经济方法,是指同所管理者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对教职工的行动进行管理的方法。
(二)经济方法的特点和作用经济方法源于经济组织的管理,它具有以下特点:1.利益性2有偿性3.平等性4.间接性(三)运用经济方法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认识经济方法的局限性经济方法在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方面是有局限的,因为人们除了物质需要还有更多的精神和社会心理方面的需要。
经济方法不能解决一切工作问题,并且由于它是一种强调物质利益的方法,过分运用还容易导致个人主义价值现和金钱至上的错误倾向,使教职工队伍缺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2.奖惩结合实行奖惩必须注意:①论功行赏,赏罚分明。
受奖者确实有值得奖赏的功绩;受惩者确实有必要惩罚的过错。
②慎重对待,不可滥施。
奖惩的功效在于教育人,它关系到对一个人的某种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并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经济利益,因此,必须慎重,得当。
赏得太滥,则无人珍视;罚得太滥,则无人畏惧。
3.全面兼顾在实行分配时,必须全面兼顾,正确处理国家、集体、教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用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教职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情操,从而保证托幼园所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的方法。
(二)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如下作用和特点:1.启发性2长期性3.复杂多样性(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注意的问题1.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局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通过思想和精神因素间接影响园所的管理工作,而不是直接决定管理的过程。
它对园所管理过程中一些有关业务问题、社会心理问题,尤其是需要立即改变行动的问题,并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因而这一方法并不是万能的。
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有科学性科学靠的是真理和知识的力量,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按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把它当作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紧密联系教育领域的方针、政策,联系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联系教职工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全面地学习、宣传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全园教职工的思想觉悟,振奋精神,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