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不住的初中生
迟雅
z: 男,初中二年级学生。
丹东人。
汉族。
2012年5月25日前来咨询。
聘请迟雅老师当成长顾问,为期一年。
一、求助者一般情况
父母都是大学生,孩子是剖腹产。
小时候比较听话,读了很课外多书。
自从上了初中之后,出现叛逆言行。
初中二年级开始,几乎无心学习,厌学,对父母、老师逆反,上网,迷恋电视。
因为非常叛逆,母亲对他束手无策,父亲经常不在家,一回来就非常恼火,埋怨母亲没有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而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面对孩子的问题和丈夫的埋怨,母亲陷入抑郁状态,经常以泪洗面,甚至想到从楼上跳下去结束这一切。
母亲介绍说,这半年多来,孩子无心学习,上课不注意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时常通宵上网,看电视也经常看到后半夜,以至于影响正常上学。
最近频繁逃学。
因此,成为班级和学校的老大难。
在德育校长的建议下,前来求助。
咨询师观察的情况:求助者安定不下来,一刻也坐不住,在同咨询师交谈的时候,一会儿躺下,一会儿坐起,说话忙乱,写字忙乱,注意力不集中,整体上给人的印象就是很“闹得慌”。
二、诊断
厌学,情绪障碍,青春期逆反,多动。
三、心理调适
每周一到两次接受咨询,主要运用认知疗法,中医疗法,沙盘疗法,行为矫正技术,家庭心理治疗。
心理调适主要分为三步:
第一步:解决他行为不能自控,情绪不能自控的状态。
采用“先跟后带”策略,同时身心同调以解决“坐不住”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解决,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解决他身体的问题,求助者血燥血热,通过滋阴凉血这个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二是解决他意志品质不良问题,这事心理素质问题。
需要逐步实施。
第二步:解决理想缺失、目标缺失问题。
重新建立信念、目标、计划。
理想目标,是一个人的长久动力。
不甘于平庸才会努力。
有了目标才有努力的方向,有了计划,行动才不会盲目。
第三步:矫正不良行为习惯,建立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传授学习方法,补接知识链条。
在动力机制没有建立之前,一切方法都是无意义的。
2012年7月21日,咨询师与求助者母亲交流,母亲感觉孩子有些变化。
主要表现是不像以前那样忙乱,可以坐住的时间也延长了一些。
2012年8月11日,求助者正在学习游泳。
以前家长建议他暑假学习游泳,他坚决反对。
后来,在咨询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下,同意去学习游泳。
但是,坚持不找教练。
因为他最烦有人管他。
今天下午再一次来到咨询室,接受了咨询师给安排的学习内容。
虽然学习上还不够主动,但是能够感受到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情绪进一步稳定,
可以坐下来连续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学习咨询师为其安排的学习内容。
开学之前,咨询师为其做了一个沙盘。
从这个沙盘来看,他现在是抱定不想学习的态度,混一天算一天。
他的内心已经彻底向学习投降了。
原因是他的学习彻底跟不上了,因此,失去了继续跟班学习的信心。
返校的日子,他显得有些退缩,主要是因为作业没有完成,很晚才到学校去。
当他到校的时候,老师已经忙别的事情去了,他没有见到班主任老师。
索性与两个同学到国门湾新区去玩儿了,晚上很晚才回家。
开学的第一天没有去上学。
他的理由是学校这一天不上课,要打扫卫生,他不愿意劳动,只愿意玩儿。
母亲的解释是,他头天晚上看电视看到后半夜两三点钟,早晨自然起不来。
2012年9月1日,咨询师与之讨论了他的下一步打算问题。
他是从来没有打算的人。
这次,咨询师跟他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讨论。
首先是想不想读书的事情。
咨询师告诉他,如果不想读书,可以考虑参加劳动。
他的选择是想读书。
其次是读什么学校的问题。
在职高和普通高中之间,他选择普高。
在普高中,咨询师告诉他,想考上重点高中对于他来说,现在已经不是很有希望了。
但是,可以考虑自费读高中。
即使自费,也要得600分以上才可以上重点高中,否则没戏。
咨询师启发他为自己的每一科成绩打个目标分数。
他的目标是: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自己争取得110分。
物理120分,争取得
100分。
化学80分,争取得60分。
政治、历史各50分,争取各得40分。
体育60分,争取得50分。
这样,总分可以得到620分。
看到这个分数目标,他似乎看到了一点希望,于是,跟咨询师饶有兴趣地谈论起来。
并且表示,既然现在已经开学,就好好学习。
在此基础上,咨询师建议他哪个成绩不好,可以请有关老师先行补课。
他以前是坚决反对老师给补课的,这次答应了,不知道最终能否去践行。
求助者母亲的焦虑指数很高,只要孩子没有按照她的意愿去做,她就会心乱如麻,经常发一些短信给咨询师,诸如“我的心都碎了”,“我死的心都有”……孩子的变化必须一点点来,因势利导,否则欲速则不达。
尤其是这样的孩子。
秋季开学后,求助者仍然出现几次逃学现象。
老师建议家长狠狠地揍他一顿。
家长问咨询师是否可行,咨询师不同意这样做。
建议家长要有耐心。
有一次因为孩子没有及时回家,家长将其拒之门外。
针对这种做法,咨询师与家长进行了一次长谈,改变了家长的一些认知和错误的教育方式。
求助者的厌学问题,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有直接关系。
家长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是焦虑。
他们看不到孩子的进步,看不到孩子的长处,不懂得赏识教育,容易埋怨和指责。
比如,孩子有一点没有如家长的意,家长就会全盘否定他的一切,甚至否定咨询师所做的工作,否定孩子的进步,甚至对孩子采取放弃的态度。
针对家长焦虑指数偏高问题,咨询师进行了家庭心理治疗。
因为求助者与咨询师建立了很好的心理链接,所以,求助者比较听咨询师
的话。
这样一来,家长对咨询师也有一些心理依赖,一没有办法的时候,就来找咨询师。
这个求助者有很多优点,比如,他几乎不说谎,他纯真、正直,他热爱生活,具有青春活力。
在他的身上还保留着少年不该被扼杀的天性。
对此,咨询师予以高度肯定和接纳。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求助者开始发生变化,逐渐开始愿意学习。
同意家长为其找老师补课,同意家长为其亲自补课。
寒假前期末考试,他虽然学习成绩在班级还是倒数,但是他自己却很满意。
他对咨询师说:老师,我现在最大的变化,就是我开始爱学习了。
寒假期间,来英才心理咨询公司参加心理沙龙活动,在心理拓展活动中他表现很好。
家长对其学习上的变化,开始笑逐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