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建筑设计概述1.1 建筑设计概况1.1.1工程简介本工程地处市莱山区,首层为缴费大厅,其上四层为附属办公楼,,建筑总高度为16.80 m,标准层层高为3.9m,底层、顶层层高为4.2m,建筑面积:3832.72平方米。
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设防等级为三级,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1.1.2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办公楼建筑设计规》(JGJ67-2006)(4)《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5)《建筑做法图集》(L06J002).(6)《屋面工程技术规》(GB50345-2012.)1.2设计题目及要求1.2.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莱山区办公楼2)建设地点:市莱山区3)用地围:该办公楼位于市莱山区市府路北侧,用场地围如图1所示。
4)建筑规模和要求:图1 拟建教学楼用地围表1 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允许5%增减;2)建筑等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耐火等级为Ⅱ级,采光等级为Ⅱ级。
3)层数、层高:依据《办公楼建筑设计规》JGJ67-2006中4.1.11根据办公建筑分类,办公室的净高应满足:一类办公建筑不应低于2.70m;二类办公建筑不应低于2.60m;三类办公建筑不应低于2.50m。
本设计中办公楼属于二类建筑,结合平面会议室的跨度估计梁高,大会议室布置在顶层,定层高为4.2m。
4)建筑水、电均由城市集中供应;5)房间数量、使用人数和面积要求:1.2.2设计依据(1)建设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批复文件;(2)建设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审查通过的设计方案;(3)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4)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
(GB50011-2010);(5)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
(GB50016-2006);(6)依据《办公楼建筑设计规》。
(JGJ67-2006);(7)依据《旅馆建筑设计规》。
(JGJ62-90)(8)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1/T1477-2006 J10923-2007);(10)依据国家建筑标准图集《工程做法》(J909、G120)(11)依据国家建筑标准图集《楼梯栏杆栏板》(06J403-1)(12)依据国家建筑标准图集《平屋面建筑构造图集》(12J201)一、平面图设计(一).各主要房间面积、尺寸、数量:1.依据《办公楼建筑设计规》(GB50099-2006)规定确定各类主要房间的面积尺寸。
(1)规中4.1.1 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
办公建筑由办公室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和设备用房等组成。
(2)规中4.1.7.1 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00m,高度不应小于2.10m;(3)规中4.3.3 对外办事大厅宜靠近出入口或单独分开设置,并与部办公人员出入口分开。
缴费大厅应有规规定的要求,单独入口,故设在建筑物一层一侧。
m,中(4)规中4.3.2.2 中、小会议室可分散布置;小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30 2m;中小会议室每人使用面积:有会议桌的不应小于1.80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60 22m;设计要求小会议室每间30人使用,故小会议m,无会议桌的不应小于0.802室面积大于等于542m,初步确定小会议室开间进深均为7.2m。
面积增幅小于5%,故满足要求。
(5)规中4.3.2.1 根据需要可分设小会议室和大会议室;(6)规中4.3.2.3 大会议室应根据使用人数和桌椅设置情况确定使用面积,平面长宽比不宜大于2:1,宜有扩声、放映、多媒体、投影、灯光控制等设施,并应有隔声、吸声和外窗遮光措施;大会议室所在层数、面积和安全出口的设置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规的要求;(7)规中4.2.3.7 值班办公室可根据使用需要设置;设有夜间值班室时,宜设专用卫生间;m,单间办公室净面积不应(8)规中4.2.3.8 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2m。
小于1022.依据《旅馆建筑设计规》(JGJ62-90)规定确定客房面积尺寸。
(1)规中表3.2.2规定二级建筑双床间客房净面积不应小于162m。
(2)规中3.2.6规定客房入口门洞宽度不应小于0.9m,高度不应低于2.1m。
客房卫生间门洞宽度不应小于0.75m,高度不应低于2.1m。
3.根据以上规中的各项规定,确定主要房间的使用面积如表2所示:表2 房间数量、使用人数和使用面积要求(二)各类辅助房间确定:1.依据《办公楼建筑设计规》[GB50099-2006]规定确定辅助房间的面积尺寸形状。
(1)规中4.4.1 服务用房应包括一般性服务用房和技术性服务用房。
一般性服务用房为档案室、资料室、图书阅览室、文秘室、汽车库、非机动车库、员工餐厅、卫生管理设施间等。
技术性服务用房为总机房、计算机房、晒图室等。
(2)规中4.4.2.3 档案和资料查阅间、图书阅览室应光线充足、通风良好,避免直射及眩光。
故设置建筑物的北面。
(3)规中4.4.3.2 应设打字、复印、电传等服务性空间。
(4)规中4.3.6 公用厕所应符合下列要求:;1.距离最远工作点不应大于50m;2.应设前室;公用厕所的门不宜直接开向办公用房、门厅、电梯厅等主要公共空间;3.宜有天然采光、通风;条件不允许时,应有机械通风措施;4.卫生洁具数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的规定。
接待室应符合下列要求:(5)规中4.3.4 .1 应根据需要和使用要求设置接待室;专用接待室应靠近使用部门;行政办公建筑的群众来访接待室宜靠近基地出入口,与主体建筑分开单独设置;(6)规中4.3.4.2 宜设置专用茶具室、洗消室、卫生间和贮藏空间等。
2.依据《旅馆建筑设计规》(JGJ62-90)规定:(1)规中3.2.6.1客房入口门洞宽度不应小于0.9m,高度不应低于2.1m。
(2)规中3.2.6.2客房卫生间门洞宽度不应小于0.75m,高度不应低于2.1m。
3.根据上述规要求,各类房间布置如下:(1)杂物储藏室标准层每层分布一间,尺寸为7200mm×3600mm,以供放置桌椅和其他杂物用具等。
(2)为了配合大会议室的使用要求,在大会议室旁边设有打印室作为会议准备室。
(3)在靠近门厅的入口处设有接待室,方便招待访客和对外联系。
(4)一层客房区设有服务用房,便于日常事务的管理和旅客的咨询等相关事宜。
(5)在办公楼每层集中设一男女厕所,因厕所无需考虑良好日照采光的要求,将厕所设计在背面,每层均设.尺寸为7200mm×3600mm,男生女生各自独立,根据男女比例为1:1,男生设置大便蹲位3个,小便斗3个,女生设置蹲位3个,在前室位置设盥洗槽4个。
拖把池放在前室。
(三)交通联系空间1.依据《办公楼建筑设计规》[GB50099-2006]规定:(1)规中4.1.4 电梯数量应满足使用要求,按办公建筑面积每50002m至少设置1台。
(2)规中4.1.8 办公建筑的门厅应符合下列要求:1.门厅可附设传达、收发、会客、服务、问讯、展示等功能房间(场所)。
根据使用要求也可设商务中心、咖啡厅、警卫室、衣帽间、间等;2.楼梯、电梯厅宜与门厅邻近,并应满足防火疏散的要求;3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门厅应设门斗或其他防寒设施;(3)规中4.1.9 办公楼建筑的走道宽度应满足:当走道长度>40m且双面布房时,走道最小净宽度为1.8m。
(4)规中4.1.11办公建筑的走道净高不应低于2.20m。
(5)规中5.0.2 办公建筑的开放式、半开放式办公室,其室任何一点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超过30m。
(6)规中5.0.3 综合楼的办公部分的疏散出入口不应与同一楼对外的商场、营业厅、娱乐、餐饮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出入口共用。
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规定:(7)规中5.3.1 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 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8)规中5.3.2 公共建筑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 个。
(9)规中5.3.13.3 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
当层数不超过4 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m 处;(10)规中5.3.14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11)规中5.3.8.2 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外,房间位于走道尽端,且由房间任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小于等于15m、其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m;(12)规中5.3.17 每层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 人净宽度不应小于表5.3.17-1的规定: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确定。
2.根据上述规要求,交通联系空间布置如下:设廊,其宽度为2400mm,净宽为2160mm。
门厅两处,分别为缴费大厅门厅及办公楼出入门厅,都设置在主楼一层以疏散人流。
考虑北方防寒防风,设置门斗,即主门厅处设两道大门,每道为两双扇门,平面尺寸为1800mm×2700mm。
门两侧为玻璃幕墙,尽显端庄美观。
门厅尺寸为7200×7200,在主楼门厅处设置一部双跑楼梯间,开间3600mm,进深7200mm,梯段宽度1560mm。
另设置一部辅助楼梯间,开间3600mm,进深7200mm,在主门厅处设一部电梯。
(四)平面组合设计该办公楼的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图1底层平面图建筑平面为矩形17.14m×54.34m此设计满足“适用、经济、美观”的总体要求,走廊两侧分布各类房间,平面规则对称。
各房间沿走道一侧或两侧并列布置,房间门直接开向走道,通过走道相互联系;各房间基本上不被交通穿越,能较好地保持相对独立性;各房间有直接的天然采光和通风等。
具有下列优点:1.便于设备的布置,提高面积利用率2.房间的开间进深易于调整统一,便于平面组合3.结构布置和预制构件的选用较易解决,便于结构设计与施工。
该办公楼在进行功能分区时,分别从空间的“主” 与“次”、“闹” 与“静”、“”与“外”等的关系加以分析,使各部分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一层设有缴费大厅,为满足其使用功能要求,单独设有出入口,与此办公楼的出入口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一层设有客房,亦为单独入口,考虑到客房使用所需的安静环境,使其与该办公楼的其它出入口相互隔离。
由图可知,建筑物设两大出入口,对外联系较强,,尽量布置在出入口等交通枢纽的附近;与部联系性较强的空间,力争布置在比较隐蔽的部位,并使其靠近部交通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