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办公楼设计说明

办公楼设计说明

四•经济技术指标第一章:设计总说明.工程背景:本工程为孙庄片区西北角地块开发项目地块位于孙庄社区西北角,地块北至惠民路,南至廉租房小区,东邻孙庄社区,西至奎星路本工程总用地面积:4274 m20.项目建设的规模本项目地块总建筑面积21535.55平方米,其中地上18032.75平方米,地下3503.8平方米, 容积率为4.23 o 用地面积:427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535.55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8032.75平方米其中:办公:15195.60平方米商业:2837.1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503.8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603.56平方米建筑密度:37.60%容积率:4.23建筑高度:67.5米绿地率:15%停车位:131个,其中:地面49个,地下82个。

三.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各项规范、规定,尊重各主管部门、业主与建设单位的意见,尽最大的努力将本项目的设计工作做的更加完善。

2、尊重地块整体详规方案对本地块的整体空间形态和建筑风格的要求,统一处理好与周边地块在空间架构、交通组织、绿地景观等方面的关系。

3、合理组织交通,安排停车位;严格执行防火规范和抗震规范,采用保温屋面和外墙自保温处理,使建筑物达到实用、安全和节能的要求。

4、注重建筑物形体和立面的处理,使建筑物展现现代建筑的简洁与大气,同时注重整体比例和材料组合以及主要细部的刻画,使建筑物展现出一种精致与典雅的美感。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说明.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1、孙庄社区西北角地块规划设计条件;2、金乡县规划局红线图;3、国家与地方的相关设计规范、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4、本招标文件的相关设计要求二. 场地概述本地块位于位于金乡县孙庄社区西北角,地块北至惠民路,南至廉租房小区,东邻孙庄社区,西至奎星路。

基地形态呈L形,用地现状地势平坦,地形规整。

三. 总平面布置1、建筑形态:通过对基地形态与周边环境的深入研究,以及大楼功能的分析,建筑呈L型沿街布置, 转角处稍做退让。

2、交通与停车组织:基地沿惠民路一侧设置7米宽机动车双向主入口,沿奎星路一侧设置3米宽人行入口。

并设置一个出入口直接进入地下车库。

交通组织上,设计因势利导。

各类机动车辆(消防、救护车辆除外)通过奎星路上直接接口的车库入口,直接进入地下室;地面停车设置在主楼的东、南两面,从而基本实现人车分流的效果,以便给主楼西面打造一较完整的步行休闲景观系统,整个规划设计中的交通流线合理流畅,整个交通系统构架清晰,分级明确,同时满足消防、救护等要求。

地下室设一个汽车出入口,净宽度不小于7米,位于主楼南侧,直接连接奎星路。

地下室机动车道均做环路,保证汽车环环相通。

停车方式:汽车以地下停车为主,部分地面停车。

车库入口结合景观设计加强绿化,在车库通道顶棚种植攀援和藤本植物,使之成为“绿色出入口”。

停车位设计标准:停车场面积不低于建筑工程面积的20%地块实际停车131辆,其中地面停车:49辆,地下车库停车82辆。

5、竖向设计基地现状地势平坦。

结合地形,地块内室外地面标高略高于主要出入口道路中心标高,以避免场地内集水,室外标高为黄海高程36.5米;室内外高差0.3米。

道路纵坡控制在3%以内,利于车辆、人员通行,并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6、景观构思景观设计是建筑在室外的延伸,通过对建筑外立面的解读,通过铺装线条,绿化种植方式来表达景观专业对于场地的理解。

重点有其中两部分:其一:地面铺装及绿化。

因为建筑本身尺度较小,西面绿化带又遮挡了一层出入及行人的通道,所以在绿化带,根据实际需要,穿插几条主要的行人路口,在丰富绿化带功能的同时,增加行人驻留,休憩以及通往建筑本身的流畅性。

建筑本身线条感非常明朗,富有活力<所以在铺装上,景观设计也是追寻了同样的手法。

直线的线条的映衬,更能辅助的映射出建筑强调线条的机理。

其二: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开放空间及建筑的制高点,利用建筑的屋顶, 形成比较半私密的屋顶花园提供给建筑内部人员休息所用。

设计手法相对独立。

对顶层的保温隔热效果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次,在空间面积比较小的红线范围内,尽可能大的增加绿化效果及游玩空间。

第三章:建筑设计说明.设计依据1.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6.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7.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建筑标准建筑物耐久年限:50年建筑物耐火等级:公共建筑为一级。

建筑物分类: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三. 建筑设计1、建筑功能本项目地块为商务办公楼和商铺。

2、立面造型注重建筑的天际轮廓线,在保证了建筑形体的丰富性和雕塑感后,立面风格为简洁大方的简欧式。

住宅突出体现建筑的体量感及住宅建筑的特性,材料以石材,涂料,玻璃为主。

通过立面细节凹凸有致的变化,再融合适宜的造型手法,形成典雅大气的外观效果,建筑细部则注意建筑形态的统一性和怡人的尺度,并以雅致的色调体现现代的商业理念和怡人的购物环境。

在商业的造型设计中,通过玻璃与实墙面的暖色调不同的质感,形成虚与实,色调冷与暖的对比,同时结合色彩丰富绚丽的广告招牌,使沿街面的商业氛围显得极其浓郁,同时充分体现了作为商业的人性化和亲切感。

四. 工程做法1、屋顶(由上至下)4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兼做刚性防水层),内配双向①6@150干铺油毡隔离层一道;80厚岩棉保温层;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作防水层;20厚1: 3水泥砂浆找平层;结构现浇板(建筑找坡用加气混凝土碎料);刚性保护层按标准图设分仓缝。

2、外墙(自保温与外保温复合保温系统,由内至外)基层-混凝土墙及24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体积密度采用B07;强度等级不应小于A5.0)外界面层-界面砂浆;50厚岩棉保温层;外抗裂层一5厚抗裂砂浆+耐碱网格布一道;饰面层-外墙干挂石材。

3、内墙(由内到外)基层-混凝土墙及120/24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体积密度采用B05;强度等级不应小于A3.5 );界面层-界面砂浆;粉刷层-20厚混合砂浆;4、楼地面1)一般室内:30厚C20细石砼随捣随抹平;钢筋砼楼板,板面清理•2)卫生间:管道施工完毕,管道口用FJS H型防水涂料加强,1mm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加色料);钢筋砼楼板,板面清理。

3)电梯厅、门厅等公共部位:20厚花岗石面层;15厚1: 3水泥砂浆结合层;5、顶棚1)室内:砼表面清理(接缝处磨平、清除浮浆等,且满足净高及净高差要求);黑水泥浆二道;批白内墙腻子二道,涂料饰面。

2)公共部位(无吊顶):砼表面清理(接缝处磨平、清除浮浆等,且满足净高及净高差要求);黑水泥浆二道;批白内墙腻子二道刷白;白色乳胶漆二道。

6、地下室地下室种植顶板防水等级为一级,其他防水等级为二级,采用混凝土自防水方式,砼的设计抗渗等级为P6,砼内掺加10—15%水泥用量砼膨胀剂(根据产品定)取代砼内等量的水泥。

抗渗砼的配比、施工缝的留设及构造;按照《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2008)等有关规范规定执行。

1)地下室工程防水处理:a. 地下室底板防水:底板下垫层,厚度,标号见结构说明;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0.8厚PET聚酯高强复合防水卷材;钢筋砼自防水结构底板,C25细石砼找平。

b. 地下室侧壁防水:钢筋砼自防水结构侧板;基层处理,0.8厚PET聚酯高强复合防水卷材;外120砖墙保护层,(地下室顶板上侧墙保护用60厚砖),保护层施工完毕后应及时素土分层夯实。

c. 地下室顶板防水:基层-钢筋砼自防水结构顶板;找坡层-1:8水泥陶粒1%找坡层,最薄处30厚;找平层-20厚1:2.5水泥砂浆;防水层-0.8厚双层PET聚酯高强复合防水卷材(需满足耐根穿刺防水层的技术要求);隔根层-隔根膜或无纺布隔离层;保护层-70厚C25细石砼(内掺微膨胀剂,配%%c6@15(双向),分格缝纵横与排水沟结合,缝宽400MM缝内填碎石,排水层-;塑料板排水层;过滤层-土工布过滤层;种植层-轻质混合营养覆土(遇道路,广场等硬地时按市政设计)。

2)地下室天棚:砼表面清理(接缝处磨平、清除浮浆等,且满足净高及净高差要求);黑水泥浆二道;批白内墙腻子二道刷白;白色丙烯酸防霉涂料。

3)楼地面做法:a. 地下室楼面一:C25细石砼随捣随抹平,i=0.5%,最薄处30厚。

(用于汽车库,自行车库。

)其中汽车库面层另作浅色耐磨漆。

b. 地下室楼面二:30 厚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纯水泥浆一道,20厚花岗石。

(楼梯间,前室及电梯门厅)4)墙面做法:.砼墙面增刷一道砼界面剂;8厚1 : 3水泥砂浆打底,7厚1 : 2水泥砂浆抹面,白水泥腻子二道,白色丙烯酸防霉涂料。

六、建筑消防设计(详见消防设计专篇)七、建筑人防设计(详见人防设计专篇)八、建筑节能设计(详见节能设计专篇)第五章:结构设计说明、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金乡县孙庄社区西北角,地块北至惠民路,南至廉租房小区,东邻孙庄社区,西至奎星路。

工程包含1幢17层办公楼;一层地下汽车库。

地上面积18188.11平方米,地下面积3516.81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1、建筑方案设计资料2、结构设计以下列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依据:GB50009 —2001 (2006 年版)GB50011 —2010GB50010 —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 —2010《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其它有关现行国家及地方行业规范规程三、抗震设防标准建筑抗震重要性分类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场地土类别为川类,场地特征周期为0.65s。

四、设计荷载1、垂直荷载静荷载按照材料的自重确定。

活荷载根据使用部位的功能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001)确定。

其中办公2.0KN/m2 商铺3.5 KN/m2 公共卫生间(包括填料)4 .0KN/m2消防疏散楼梯3.5 KN/m2 电梯厅、走廊过道2.5 KN/m2消控室10.0 KN/m2 电梯机房7.0 KN/m2 上人屋面2.0 KN/m22、风荷载高层建筑基本风压按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济宁市为0.45KN/m2。

多层建筑基本风压按50《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223 —2008GB50007 —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2008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为0.40KN/m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