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印发《湖南科技大学教学礼拜主题活动

关于印发《湖南科技大学教学礼拜主题活动

湖南科技大学文件关于印发《湖南科技大学“教学礼拜”主题活动实施纲要(修订)》的通知校属各单位:现将《湖南科技大学“教学礼拜”主题活动实施纲要(修订)》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湖南科技大学2017年10月17日湖南科技大学“教学礼拜”主题活动实施纲要(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开展“教学礼拜”主题活动的决定》(科大政发〔2011〕175号)《湖南科技大学关于实施卓越本科教育计划的意见》(科大党发〔2017〕12号)《湖南科技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科大政发〔2017〕11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修订本实施纲要。

第二条活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自觉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通过持续开展“教学礼拜”主题活动,不断增强“全局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发展以质量为目标”的意识;不断破解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体制机制问题;不断完善学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不断营造“尊重教师、关爱学生、礼拜教学”的文化氛围。

第三条教学礼拜”主题活动是学校常规性工作。

原则上每学年设定一个主题,将每学期第10周、第11周定为“教学礼拜”主题活动周,其中第10周为无会议周,集中精力进行教学专题调研与- 2 -反思,星期二为“教学礼拜主题日”;第11周为教学专题研讨周;1-9周和12-20周为“教学礼拜”主题活动的建设与整改时间。

第四条每学期“教学礼拜”主题活动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中心环节,主要工作包括:总结、分析、反思前期教学活动、学生事务与活动、教学支撑条件、后勤保障服务等工作和日常检查结果;系统评价学校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以及前一次活动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和体系本身的适应性与完备性;制定改进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分层次实施。

第二章实施原则第五条坚持全面质量管理原则。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第一,全面的质量,包括教学活动质量、教学支撑条件质量、后勤保障服务质量等;第二,全程的质量,指质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招生到就业,用各项工作质量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第三,全员育人的质量,强化师生员工的质量意识,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强调全员育人;第四,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目的是建立包括全体师生员工、各管理层级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第六条坚持质量持续改进原则。

树立评价、改进、再评价、再改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完善教学质量标准、教学检查及监测办法,强化持续改进,形成质量控制闭环。

强化“教学礼拜”主题活动的反思反馈、持续改进功能,规范活动内容和程序,根据“计划、- 3 -执行、检查、完善”质量循环原理,每学期开展一次活动,形成学期小循环、学年大循环、持续改进、不断循环的质量提升过程。

学校将监测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为即时、学期、学年下达整改清单,由牵头部门组织整改。

学校从整改情况评估、当前情况研判和下一步整改项目及措施等方面形成整改评估报告,建立“教学礼拜”整改工作“回头看”的工作机制。

第七条坚持统筹协调原则。

学校统筹谋划每学年两次的主题活动,每学期根据各个方面工作与教学相关特点开展反思分析和总结,既有统一要求,又各有侧重;原则上每学年一个活动主题,认真凝练活动主题,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切实突出活动主题,突出问题导向,通过问题的系统理性分析,协调开展改进工作。

第八条坚持建设文化品牌原则。

学校开展以巩固教学中心地位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礼拜”主题活动,不断激发全体师生员工投入教学、尊崇和敬畏教学,并以责任和义务的形式确定、强调并固化。

不断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使重视教学、认真教学成为一种思想和行为自觉,逐步形成“礼拜教学”的校园文化品牌。

第三章实施内容第九条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学校实际,教务处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确定每学年“教学礼拜”主题活动的主题,活动主题贯穿于活动全过程、落实于活动全方位,既突出每次活动的重点,又彰显每次活动的特色。

各级领导、各单位围绕活动主题开展“教学礼拜”主题活动。

- 4 -第十条校领导在第10周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谈心走访、调查研究等形式,听取和征求联系学院领导班子及成员、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有关单位协同学院解决建设与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促进“教学礼拜”主题活动在基层的落实,以保证工作落实的时效性,使“教学礼拜”主题活动成为教学质量保障中的中枢环节、持续改进的关键节点。

第十一条教务处等部门在全面部署和组织各教学院检查和调研的基础上,开展统计、分析、评价与整改活动;各教学院在部署和组织教学系、学生班级检查和调研的基础上开展统计、分析、评价与整改活动。

教务处和各教学院要从专业招生、就业和社会反馈等方面,统计分析专业招生计划、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从日常检查情况,统计分析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进程和教学组织实施等之间的一致性;从日常教学检查、学籍异动、考风检查、学风检查、评教评学等情况,统计分析教学质量标准和有关工作规程与制度的执行情况;制定并实施相关整改措施,提出并上报相关改进建议。

第十二条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团委等单位,在全面部署和组织各教学院检查和调研的基础上,开展统计、分析、评价与整改活动。

以专业招生、就业和社会反馈为依据,统计分析社会需求,提出优化专业招生计划、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改进就业工作的建议;统计分析学生奖惩、勤工助学、心理服务、社团组织、课外活动等学生事务,提出改进学生管理与服务的建议;以日常教学检查、考风检查、学风检查、评教评学、教学督导等- 5 -结果为依据,统计分析教学质量标准和有关工作规程与制度的执行情况,评价学风状态与水平,评价教学支撑条件与后勤保障服务质量,提出相关整改措施和改进建议。

第十三条国有资产管理处、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等教学保障服务部门,在全面部署和组织各个单位检查和调研的基础上,开展统计、分析、评价与整改活动。

对教学设备与设施、实验设备与设施、图书文献、网络信息等支撑系统的日常检查和师生员工反映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现状、运行状态、使用情况、更新维护情况和服务状况等,综合分析教学质量标准和有关工作规程与制度的执行情况、评价教学支撑服务系统的适应性和完备性,提出教学支撑系统建设与保障运行的持续改进建议方案,改进管理服务工作。

第十四条后勤管理处、保卫处、基建处等单位,在检查和调研的基础上,开展统计、分析、评价与整改活动。

对教学、实验、行政、学生生活等硬件设施、安全设施和交通车运行、医疗保障、校园环境(绿化、景观、卫生)的日常检查和师生员工反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设施现状、运行状态、使用情况、更新维护情况、服务和安全状况等;对学生食堂的饮食卫生安全、品种价格质量、用餐人数等日常检查和师生员工反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运行状态、服务和安全状况,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综合分析服务保障教学的有关质量标准和工作规程与制度的执行情况,提出保障教学的设备和设施建设、改造和维护管理的建议方案,改进管理服务工作。

- 6 -第十五条人事处、党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在对队伍建设全面检查和调研的基础上,开展统计、分析、评价与整改活动。

对师资队伍结构、各职称级别教师上课情况、师德师风、教风状况、学生评价等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评价教师教学投入状况、教学能力和态度、职业素养,分析评价管理服务队伍履职情况和职业适应性;分析评价定编定岗、进人条件与待遇、履职考核与奖励、职称评定、岗位设置与聘用等人事政策和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以及与教学系统运行状态的耦合度等,提出加强队伍建设的建议方案。

第十六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研究生院等部门,要围绕人才培养开展统计、分析、评价与整改活动。

从人才培养、条件建设、学术交流、研究生招生录取等方面,分析评估学科建设对本科专业建设的支撑引领作用、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相互促进作用;从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设计论文选题、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等方面统计分析,综合评价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持续推进教学科研良性互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第十七条党办校办牵头,协调各单位根据职能和精细化管理要求,围绕提升管理服务育人质量开展统计、分析、评价与整改活动。

结合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建议以及师生员工反映的情况,综合分析相关管理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签批程序和服务指南以及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和适应性,并适时修改完善。

第十八条每学期的第4周,教学工作、学生事务、支撑服- 7 -务、后勤保障、人事、学科科研研究生和行政管理等七个组召开协调会,研讨安排“教学礼拜”相关工作。

每学期的5-9周,全体领导干部、教师完成本学期听课任务;教务处负责组织全校性的教学工作调研和自查、学生工作处负责组织全校性的学生工作调研和自查;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党办校办、国有资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人事处等部门,根据需要牵头组织相关工作调研和自查。

第十九条在“教学礼拜”主题活动的无会议周(第10周),教务处牵头召开学生座谈会,人事处牵头召开教师座谈会。

各单位分别负责综合整理调研、自查以及座谈会的情况,形成总结报告交教务处。

第二十条无会议周(第10周)的星期二为“教学礼拜主题日”。

各机关处室、直属单位以处室或科室为单位,以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为主题,召开专题研讨会,重点反思履职尽责情况;各教学院以教学系(部)或者教研室为单位,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召开专题研讨会,独立科研机构的教师全部到相应的系(部)或教研室参加会议,重点反思教育教学工作。

全体教职员工集中时间和精力,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各学生班级召开专题班会,重点反思自我学习和学风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第二十一条在“教学礼拜”主题活动的教学专题研究周(第11周),教务处综合各方面总结报告形成全校综合报告初稿,组织学生工作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人事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党办校办等单位讨论修改完善,由教学工作委- 8 -员会审议后,召开综合情况汇报会,重大问题提交学校党委会、校务会。

党委会、校务会综合分析研究,重点破解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体制、机制问题和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问题,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审定学校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四章组织保障第二十二条“教学礼拜”主题活动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分管校领导分工负责,各单位主要领导负责本单位主题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主题活动实施一般分教学工作、学生事务、支撑服务、后勤保障、队伍建设、学科科研研究生和行政管理七个领域展开,分别由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人事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党办校办等单位牵头组织,相应分管校领导负责。

相关主题